学术投稿

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护理体会

任华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 护理, 体会
摘要: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是指一次性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至通常水平,长时间(>30分钟)发作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致残致死率极高[1].临床常见类型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即使积极抢救,病死率仍有3.6%.对2007~2011年收治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5例,对治疗护理进行回顾分析,从速控制发作和精心护理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现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巧辩中药材真伪的简易方法

    通过近几年临床工作经验,在一些药材市场、药店等地发现了一些药材存在掺杂、掺假、染色等现象,一些中药材市场药材品质良莠不齐,在没有专业鉴别手段的情况下,为了杜绝假冒、质次的药材流入医疗活动,把自己的一些鉴别经验与大家探讨,以提高我们的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0~6岁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体内钙、铁、锌元素的含量,更好地进行儿童营养指导.方法:健康体检儿童578例,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钙、铁、锌等8种微量元素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微量元素缺乏前3位的是锌缺乏17.65%,铁缺乏15.4%,钙缺乏14.71%.结论: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锌、铁、钙的需求相对较大,易缺乏.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调整饮食结构,重视儿童健康发育,定期健康体检,争取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梁敏;边俊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年轻肺癌1例临床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女,26岁,未婚.既往体健,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阵发性咳嗽、胸闷、憋气,夜间明显,有时影响睡眠,伴有咽痒,咳少量白黏痰,无发热,无胸痛、咯血,无其他不适,在外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名称及剂量不详),效果差,并且2天前出现咯血1口,为鲜血,无血凝块,以后未再咯血,遂来我我院就诊,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入院后行胸部CT示:右肺上叶占位,纵膈及右肺门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结核性,不除外肿瘤.后行相关辅助检查示结核抗体、血沉均正常,痰中未查到抗酸杆菌,且无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表现,排除肺结核,行血肿瘤标志物检查示细胞角蛋白19片断4.80ng/ml,鳞癌细胞抗原(SCC)0.41ng/ml,甲胎蛋白0.00ng/ml,癌胚抗原1.52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4.10ng/ml,亦未见异常,经家属同意给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示右主支气管近端,距隆突约2cm处,后壁新生物突入管腔,黏膜皱襞中断,新生物质脆易出血,于此活检、刷检,刷检到癌细胞,病理结果是鳞状细胞癌.目前已行手术治疗.

    作者:李彬;李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老年心血管患者也会增多.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肺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等.这些疾病长期反复发作,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暴露出许多心理问题和新的疾病、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治疗.目前,我院提倡护理工作要人性化,笔者认为护士应结合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病情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护理,这样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魏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所造成的高葡萄糖血症可危及体内诸多系统,特别对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影响大.糖尿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社区医院定期对糖尿病患者防治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内容.健康教育是一种以防病保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不仅能为居民提供佳的优质服务,极大地发挥社区医疗的服务平台作用,又体现政府对居民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同时使社区医护人员与居民建立了紧密的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通过对辖区49000人的入户调查,为居民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再将慢性病分类管理,其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管理.

    作者:芦翠玲;关秀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溃疡误诊腰背痛1例

    十二指肠溃疡(DU)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典型的DU根据症状、体征不难诊断,但是少部分DU临床表现不明显,体征不典型,临床容易误诊.在临床中曾遇到1例,记录如下,以供大家分享.

    作者:杨勇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腹探查失误30例分析

    目的:探讨剖腹探查术失误的原因与对策.方法:近5年来收治不必要剖腹探查术患者30例,对患者病历和临床资料等进行分析,总结剖腹探查失误的原因和对策.结果:手术结果表明,此30例患者没有发现腹腔内有脏器破裂和损伤情况,属于误诊.造成误诊的主要是因为检查不充分、过分依赖设备和检查人员主观因素造成.结论:通过对剖腹探查术失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剖腹探查失误的原因和对策,有利于临床上引以为戒,减少误判率.

    作者:徐晓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为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对医疗服务的追求,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卫生部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我院也积极开展了此项活动,肝脏普外科在护理部直接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开始推行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孙继红;赵东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科医学的社区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的目标是促进人类的健康[1],因此,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将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全科医学应运而生.而社区卫生服务将是对社区、家庭、个人提供全面系统,持续性的全科医疗照顾.

    作者:覃永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探讨

    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对策,尤其是抓好医院消毒灭菌工作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为重要、有效的措施.供应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主要任务是回收临床各科室可重复使用的诊疗物品、器械、器具,然后进行洗涤、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再发放到各科室,其消毒效果会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压力蒸汽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医学领域使用广泛、经济、灭菌效果可靠的一种灭菌方法,是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压力蒸汽灭菌岗位人员的管理和严密的灭菌效果监测,保证压力蒸汽灭菌工作的质量,无差错事故发生,及时供应临床无菌物品,为患者诊疗.现就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白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安全观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分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硝酸异山梨酯片、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及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硝酸异山梨酯片(对照组)进行治疗,并进行2个月的治疗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时的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变化、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36例、对照组24例均完成了治疗2个月的随访评估、治疗组在症状疗效、ECG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别,但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日耗量,ECG∑ST的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麝香保心丸长期口服可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良药.

    作者:王中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对ALI/ARDS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1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加用UTI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氧合指数(PaO2/FiO2)改变、超敏C-反应蛋白(CRP)变化、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CRP、IL-6、TNF-α明显下降(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P<0.05).结论:UTI可改善ALI/ARDS患者的氧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对ALI/ARDS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汉明;郑伟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26例周期性麻痹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血清钾3.0~3.5mmol/L 12例,2.5~2.9mmol/L 7例,2.0~2.4mmol/L 3例,低于1.9mmol/L 4例.结论: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应引起临床重视,补钾可迅速改善症状,补钾的同时尽早抗甲亢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胡庆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康复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住院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返回社区的脑卒中伴生活活动能力障碍患者84例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经过半年的康复训练,采用观察法,把康复前后的差异借用Bather指数评定表进行评分,采用统计学方法(构成比)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训练前有49例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需完全依赖,32例患者需较大部分依赖,3例患者需少许帮助基本能自理.经过半年的训练,ADL完全依赖8例,ADL大部分依赖15例,ADL基本自理61例.结论: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和家属掌握了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方法,患者的ADL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易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秋季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滴.结果:研究组治愈39例,好转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景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表面线圈检查,分别采用自旋回波序列梯度回波序列,脂肪抑制序列,做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扫描.结果:核磁检查可见较清楚显示膝关节半月板、韧带及骨挫伤.本组11例病例中,半月板损伤8例,其中外侧半月板损伤6例,内侧关月板损伤2例,韧带损伤6例,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胫侧副韧带损伤3例,骨挫伤3例.结论:MRI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对软组织具有极高的分辨力率,不仅能较清楚显示膝关节韧带损伤,并能显示半月板损伤及骨挫伤,可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国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PH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研究进展

    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首先报告了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PPH手术,国内自2000年也在各地相继开展,PPH手术具有符合肛门部解剖生理,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但是PPH的并发症的报道也有所增加.现就2000年以来PPH手术所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作一个回顾性总结.

    作者:吴军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肝炎患者测定血清胆汁酸的临床意义

    目的:血清胆汁酸测定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探讨其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将住院肝炎患者测定的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的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血浆胆汁酸水平与肝脏炎症情况呈正相关.结论:血清TBA水平与肝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在临床上可由此来观察疗效,判断预后.

    作者:赵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微创优越性,它具有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患者住院日减少、腹壁美容效果和盆腔粘连少等优点[1].但是,腹腔镜手术毕竟是一种手术,正确的护理实施尤为重要.现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鞠洪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因及对策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频繁的侵入性操作、耐药细菌的传播、医疗环境的污染、是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中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手术切口的感染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增加患者的额外医疗支出,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此手术室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现将我院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因及控制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杨旭平;翟君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