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累及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25例手术疗效分析

曾强华;朱群威;何永清;阮朝阳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前交叉韧带损伤, 现报道如下, 手术治疗, 髁骨, 骨折患者, 折相对
摘要:胫骨平台骨折累及后髁骨折相对少见,常伴有前交叉韧带损伤。2005-08-2011-12我院手术治疗25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治疗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癌15例疗效分析

    目前,随着临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泌尿外科医师在利用腹腔镜进行膀胱全切除及下尿路重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近年来,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对15例浸润性膀胱癌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钟亮;江明友;张大宏;万明发;毛云峰;徐倩;叶一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囊肿24例疗效分析

    肾上腺囊肿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肾上腺疾病,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病率为0.06%[1],多见于3O~50岁的中年人群,男女发病比率为1、3~1、2[2]。近年来,我院收治肾上腺囊肿患者24例,均采用经后腹腔途径施行腹腔镜微创治疗,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馨;郭晓;李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自制排便训练器治疗功能性便秘60例疗效评价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粪便重量和次数减少。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和生活行为习惯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北京、天津、西安等地60岁以上人群中功能性便秘发生率高达15%~20%[1]。该病病程长,患者痛苦大,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或者生物反馈治疗[2]。但药物治疗远期效果不佳,易造成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尽管生物反馈治疗效果较理想,但需要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费用高,患者在家中以及基层医院无法治疗,费事、费力。近年来,我院利用生物反馈治疗的原理,试制简易排便训练器对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怡庭;曹晨曦;李森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舟山海岛地区不同孕期妇女甲状腺激素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舟山海岛地区妊娠妇女的孕期甲状腺激素变化过程。方法选取孕妇358例,检测其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并按年龄分组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孕晚期TT3、TT4、FT3含量均高于孕早期和孕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30岁年龄组孕晚期TT3、TT4、FT3含量均高于孕早期和孕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岁以上年龄组孕早期TT4、FT4含量均低于0~23岁和24~3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孕晚期TT3、TT4含量31岁以上年龄组均低于0~23岁和24~3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FT3、FT4含量31岁以上年龄组低于24~3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海岛地区孕妇孕晚期尤其是24~30岁育龄阶段孕晚期甲状腺激素的监测,有助于减少当地妊娠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作者:徐海耿;毛亚飞;王晔恺;花晓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血压鼻出血188例护理体会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60%以上的人群至少发生过1次鼻出血[1]。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血压波动时鼻腔动脉易破裂出血,病理特点是出血量多、易反复,易引起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2]。现对我院收治的188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颜霜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早期骶3神经电调节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骶3神经电调节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电针治疗组、电针对照组,每组15只。采用脊髓横断法建立大鼠神经源性膀胱的模型。电针对照组与电针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均进行电极植入;电针治疗组进行电调节治疗,1次/d,连续治疗4周;正常组常规饲养。3组大鼠在电针治疗组治疗4周后均行尿动力学测定,同时处死取材,采用免疫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M3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尿动力学结果显示在膀胱大容量、膀胱漏尿点压、膀胱顺应性指标中,电针治疗组与电针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电针治疗组膀胱M3R的mRNA含量明显高于电针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早期骶3神经电调节可以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电调节促进脊髓损伤早期膀胱逼尿肌组织中M3R的高表达,抑制逼尿肌纤维化,改善膀胱顺应性。

    作者:徐智慧;王彦彬;诸靖宇;黄邦高;周鹏;宋晨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28例临床分析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pancreatic sinistral portal hy原pertension,PSPH)是由于胰腺疾病及其并发症致使脾静脉受压、扭曲、管壁炎性增厚或管内堵塞,孤立性脾静脉血栓形成,影响脾静脉回流,导致脾静脉压力增高,终脾脏肿大和脾胃区静脉压增高。门静脉是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两个主要分支汇聚而成,因此门静脉循环可分为内脏大循环支(肠系膜区)和内脏小循环支(脾胃区)。脾动脉内的血液经脾静脉、胃网膜左静脉、胃短静脉、胃左静脉回流至门静脉,故脾静脉回流受阻只累及脾胃区,形成区域性门脉高压,因此亦称“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左侧门脉高压症”、“胃区门脉高压症”[1-2]。本病主要由胰腺疾病所致,亦称为胰源性门脉高压症,临床上较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28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方海星;姚红华;袁年勇;高峰;柯庆宏;徐骁;郑树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变化分析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目前老年患者主要且常见的疾病,占脑血管疾病中的60%~80%,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对其可控危险因素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观察ACI患者血液中锌(Zn)、镁(Mg)、钙(Ca)、铅(Pb)、铁(Fe)的水平变化,探讨其是否为ACI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建民;罗方;兰朝阳;盛高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小鼠胰岛密度梯度离心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索优的密度梯度离心方案,提高胰岛的纯度和得率,为胰岛移植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雄性Balb/c小鼠作为供体分离胰岛,以0.5mg/ml胶原酶Ⅺ灌注和消化胰腺,通过不同的密度梯度离心策略分离纯化胰岛,进行双硫腙(DTZ)特异染色法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胰岛的纯度和得率,并通过吖啶橙(AO)/碘化丙啶(PI)染色检查分离获得的胰岛活性,终确定佳的密度梯度离心方法。结果 Balb/c小鼠在Ficol-1.108(4ml)、1.096(2ml)、1.069(2ml)、HBSS(2ml),加速度1、减速度1、400r/min、4min中转1800r/min、8min离心后胰岛得率为(125±39)IEQ、纯度为(79.6±10.5)%,经相同条件二次梯度后得率无明显降低但纯度明显提高,达(96.2±1.4)%。经AO/PI染色鉴定分离胰岛活性良好。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小鼠胰岛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很有效,能稳定地获得纯度较高且数量可观的胰岛。

    作者:张金花;邵益;厉智威;方程;田阳;严盛;郑树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氧化型LDL、内皮素及NO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探讨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氧化型LDL(Ox- LDL)、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54例COPD患者[其中25例并发肺动脉高压(A组),29例未并发肺动脉高压(B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对照组),测定比较其Ox- LDL、NO、ET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包括A、B组)血浆Ox- LDL和ET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比较,血浆Ox- LDL和ET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Ox- LDL水平与ET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与NO水平呈负性相关(P<0.05),而且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与血浆Ox- LDL水平呈正性相关(P<0.05)。结论 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Ox- LDL水平升高,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边绿斐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13例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急性期护理体会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2009年以来我国新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 virus,SFTSV)感染引起。SFTSV是由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于2010年分离并确认的一种新病毒,多发于春、夏季节,易感人群多为居住在丘陵地区的中老年人群,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尚不明确。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患者血液可能具有传染性[1]。该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12%。SFTSV具有泛嗜性,可侵犯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可能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并危及生命,如出现败血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2]。现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3例SFTSV急性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沈璐梦;李世波;韩明芳;朱鸳鸯;张浙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食管癌术中三种鼻肠管置入法比较分析

    食管癌术后普遍存在胃肠功能紊乱、自我进食不足等问题。Meta分析研究显示,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可以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鼻胃管置入过程痛苦,多数患者难以一次插管成功,但多次插管易引起喉头黏膜损伤水肿、声带黏膜溃疡形成及声带麻痹[2]。目前,术中鼻肠管置入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但因置管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越来越受重视。本研究通过比较3种不同置管方法的优缺点,探寻佳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厉小丽;李商庚;朱柳娇;林芬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有关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策略的几点看法

    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ATP)芋于2001年发布。2004年修订以来,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防治研究有较大进展,人们持续关注ATPⅣ,期待将近10年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防治的成就体现在新的指南中。今年6月19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放弃已基本成型的包括ATPⅣ、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八次报告(JNC8)等指南的发布,改由学术机构制定和颁布。在新的指南发布前,我们对未来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策略发表几点看法。

    作者:胡大一;史旭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早期间歇气压疗法联合速碧林注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常发生于术后2~5d[2]。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DVT的3大因素。有研究显示,患者术后绝对平卧6h,存在着DVT的隐患,但只要积极有效预防可以降低发病率,使用抗凝药物和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是主要的预防方法[3]。近年来,笔者采用早期间歇气压疗法(intermittent pneu原matic compression,IPC)联合速碧林注射,用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联合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术后的患者,有效的预防了DVT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伟英;杜淑华;张晓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枕顶部巨大颅内外贯通表皮样囊肿1例报道

    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5%~1.8%[1],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好发于桥小脑角、鞍旁,其次为第四脑室、侧脑室,也可发生在颅骨板障、脊柱等。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枕顶部巨大颅内外贯通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佳克;孙玉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 PGS)是一种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是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功能性并发症。准确诊断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及正确、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我院收治腹部手术后PGS患者21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戴江峰;林智宏;胡月明;吴国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大肠癌中microRNA-9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microRNA-9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取42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采用茎环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microRNA-9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表达差异。结果(1)microRNA-9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microRNA-93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或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3)microRNA-93评价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67和0.556,评价大肠癌浸润深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0.800和0.833。结论 microRNA-93表达上调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microRNA-93可作为评价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辅助指标。

    作者:任约翰;余红敏;陈积贤;薛迪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累及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25例手术疗效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累及后髁骨折相对少见,常伴有前交叉韧带损伤。2005-08-2011-12我院手术治疗25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强华;朱群威;何永清;阮朝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BAG-1与脑膜瘤瘤周水肿及术后复发的关系

    目的探讨BAG-1与脑膜瘤瘤周水肿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取158例脑膜瘤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直接检测BAG-1的表达情况。按染色强度和阳性范围评估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析BAG-1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评分(IHS)表示]与脑膜瘤瘤周水肿及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WHOⅠ级(上皮、纤维、混合、微囊、砂粒型)、Ⅱ级(不典型和脊索样型)、Ⅲ级(乳头型和间变型)的各亚型脑膜瘤BAG-1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术后复发患者24例,呈高表达状态3例(12.50%);未复发患者134例,呈高表达状态102例(76.12%)。术后复发者IHS增高者明显少于未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水肿程度为0级与1级、2级与3级的患者其IHS高低例数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0、1级与2、3级的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膜瘤瘤周水肿及术后复发均与细胞凋亡有关,脑膜瘤BAG-1表达水平越低,其瘤周水肿越重,术后更易复发。

    作者:周开宇;金杭煌;周婷;罗永康;陈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双源CT肺灌注血池容积技术对于肺分支小血管栓塞的量化及初步分析

    目的探讨双源CT肺灌注血池容积技术对于肺分支小血管栓塞的量化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临床诊断为肺栓塞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及肺灌注血池容积(PBV)成像,所得图像以肺段为评价单位,分别对CTPA血管内栓子数量、位置、栓塞程度、PBV灌注减低区范围、平均CT值及碘含量值进行比较,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55例患者除3例有不同程度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或胸腔积液,双肺表现为弥漫性灌注降低,未纳入统计,其余共有832个肺段和肺段动脉纳入分析。其中197个肺段内有栓子存在。以肺段为评价单位,PBV共检出179个肺段有灌注减低,与CTPA检出197个栓子的符合率为90.8%。肺栓塞与无肺栓塞病变区域的CT值及PBV碘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完全性肺栓塞与不完全肺栓塞上述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8.9%(16/179)肺段远端肺实质内出现与栓塞程度不符的灌注减低,3.9%(7/179)肺段出现CTPA初期漏诊的情况。结论双源CT肺灌注血池容积技术避免了CTPA假阴性的可能,明显提高肺分支小血管栓塞的检出率。

    作者:沈起钧;单嫣娜;彭志毅;陈文辉;杨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