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畏;张勤;叶再元
目的 研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膜瘤的疗效、作用机制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对428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脑膜瘤患者进行详尽的影像学随访和组织学研究,以了解和分析其疗效.结果 428例脑膜瘤中,影像学诊断167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261例.肿瘤部位:大脑凸面82例,颅底211例,脑室内23例,其它部位112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平均周边剂量12.5Gy,平均中心剂量26.3Gy,剂量曲线40%~50%.随访2年以上,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病灶明显缩小57例(13.3%),病情稳定297例(69.4%),病灶增大6例(1.4%),其中43例行血管造影检查,37例肿瘤血管染色明显减少.59例脑膜瘤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组织学检查发现脑膜瘤主要病理改变为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降低、血栓形成、小血管闭塞和肿瘤间质增生.治疗后68例(15.9%)出现顽固性瘤周脑水肿、放射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能通过其抑制脑膜瘤细胞增殖、减少和阻断肿瘤血液供应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对多数脑膜瘤产生延缓肿瘤生长、减少手术治疗中出血以及推迟术后复发时间的治疗作用.对于无法或不适合手术治疗以及复发性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作者:黄礼明;朱飚;卢刚;厉民;赵仲生;王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中等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EEN组和肠外营养(TPN)组,自术后第2天起分别给予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血清营养指标及术后的消化道症状、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营养药物费用、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较营养支持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5),而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EN组肛门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较TPN组缩短(均P<0.01),营养药物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亦少于TPN组(均P<0.01),两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进行EEN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能节省医药费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费伦;吴丹;王培云;陈以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以幕上、脑内较为多见,病灶多伴有亚临床型微出血,而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则相对较少,约8%~37%,报道也较少[1-4].现将我科1998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6例幕上脑内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宁;杨晓清;余一骏;曾上飞;郑海军;郑侠;王朝晖;杨瑞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根管治疗是通过机械和化学处理的方法,清除髓腔内特别是根管内的感染源,经过根管冲洗、消毒和充填,从而防止再感染,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得以愈合,其成功率已达94%以上[1].根管治疗一次法是将根管预备、根管冲洗、根管充填在一次治疗内完成,具有就诊次数少、治疗连续、效率高等优点.
作者:叶志飞;杜艳;朱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颌骨囊性病变包括牙源性囊肿、单囊型成釉细胞瘤,都属于良性病变, 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就诊时往往病变累及范围较大.采用常规囊肿刮除术保守治疗虽然可以保留颌骨的形态和功能, 但术后复发率高,且搔刮区骨质再生缓慢,有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危险.行颌骨区域切除或方块切除根治性手术则手术创伤大,且会造成面部形态改变,并可发生咀嚼功能减退、下唇麻木等并发症.
作者:童锦发;蒋娟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根据Lauge-Haasen分型,旋后外旋型损伤为常见,约占手术患者的60%以上,其中以Ⅳ度损伤为严重,属关节内骨折.精确的复位、有效的固定及术后功能锻炼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关键[1].我们于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共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3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施铁军;曹杨;汪志明;倪东亮;赵巍;林平;姜丹生;杨骐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腕管综合征是指腕管内压力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压或正中神经直接在腕管内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腕部外伤为常见的病因.如不能早期正确的治疗,则可造成不良后果,甚至造成肢体永久性残废.
作者:游春华;李重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非弥漫性腹膜炎腹痛待查患者行早期腹腔镜探查术前检查CT、hs-CRP的必要性.方法 将无弥漫性腹膜炎体征,门急诊初步检查后未能明确诊断的146例腹痛待查患者,入院后按CT、hs-CRP检查结果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腹部CT检查无阳性发现,hs-CRP在正常范围;B组为CT有阳性发现,hs-CRP在正常范围;C组CT无阳性发现,hs-CRP升高;D组为CT有阳性发现,hs-CRP升高.均在入院24h内行早期腹腔镜探查术,比较4组患者的术中确诊率、治愈率、手术中处理率、住院时间以及患方满意度.结果 B、C、D组的术中确诊率、治愈率、患方满意度等均优于A组(均P<0.05);D组的术中处理率高于A组(P<0.05),但B、C两组的术中处理率与A、D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D组的术中确诊率、治愈率、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与B、C两组相仿(均P >0.05).在住院时间上B、C、D 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术前CT、hs-CRP检查的结果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腹腔镜探查的效果,非弥漫性腹膜炎的腹痛待查患者行早期腹腔镜探查前有做CT、hs-CRP检查的必要.
作者:周鸿鲲;王晓光;曹浩强;宋政炜;陈徐坚;沈亦珏;蒋达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球囊式椎体扩张器注射扩张病椎,并用骨水泥进行填充.A组21例在全麻下俯卧位通过椎弓根进行双侧注射,B组35例在局麻下侧卧位经椎弓根进行单侧注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即VAS评定)、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变化、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效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A组VAS评分由术前的(8.63±0.91)分下降至术后的(1.71±1.35)分,B组患者由术前的(8.67±0.93)分下降至术后的(1.69±1.33)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13.30±2.340)mm,术后为(23.32±2.40)mm;术前椎体后缘平均高度为(22.13±2.11)mm,术后为(23.59±2.78)mm.B组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14.27±2.42)mm,术后为(22.21±2.15)mm; 术前椎体后缘平均高度为(22.18±2.11)mm,术后为(23.48±2.35)mm;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8±20)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5±13)min,B组明显缩短(P<0.05).A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81±1.80)万元,B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41±1.61)万元,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局麻下侧卧位单侧注射与全麻下俯卧位双侧注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智伟;刘雪龙;倪建国;徐国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外分泌腺损伤为主的常见全身免疫性疾病,是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第二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病常可累及唾液腺腺组织,而使其功能受损.唾液腺是口腔消化酶分泌的主要器官,唾液腺摄取、分泌功能降低可引起口腔干燥[1].
作者:张丽霞;王晓明;亓丽丽;张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术中持续输注极化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Ⅱ~Ⅲ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年龄65~88岁,分为极化液组(G组) 和对照组(C组),G组于手术切皮前开始静脉输注极化液(50%葡萄糖注射液50ml+胰岛素10U+10%氯化钾注射液20ml)0.4ml·kg-1·h-1至手术结束,C组只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术前(T0)、术中(T1)(骨水泥后3~5 min)、术毕(T2)、术后3 h(T3)、术后12 h(T4)的HR、MAP、ECG各导联ST段变化,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结果 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时MAP降低,HR增快,C组T1、T2、T3和T4的ST段阳性变化发生率增加,SV、CO、CI降低(均P<0.05).与C组比较,G组术中MAP升高,HR减慢,T1、T2、T3的ST段阳性变化发生率降低,术中SV、CO、CI各指标增加(均P<0.05).结论 术中持续输注极化液可稳定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维持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保护心血管功能.
作者:成建庆;葛叶盈;狄正林;蔡燕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所构建的三维有限元锁骨模型,对重建钢板治疗锁骨干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并探讨相关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 在锁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上进行模拟钻孔、重建钢板模拟固定,设定材料属性,然后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 (1)Vonmisese应力:小应力值出现于50 862号节点,位置处于34.1768、84.0147、-702.5mm,力值为0.986467 N/m2;大应力值出现于65 097号节点,位置处于138.674、74.5003、-753.5mm,力值为10 703.8 N/m2.(2)应变:小应变处于50 361节点,大应变处于39 254节点,应变范围为0~2.3878e-008.(3)位移:小位移处于9 325节点,大位移处于12 337节点,位移范围为0~6.68641e-009m.(4)变形:能够清晰地显示整个整体的变形结果.结论 在重建钢板固定锁骨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当中可以看到,应力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较为均匀的状态.从分析结果图可以看出,钢板固定周围的应力分布有一定程度集中,尤其是螺钉周围,有应力集中现象,这种应力集中对于早期维持骨折断端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钢板与锁骨接触的部位,应力呈现一种平缓过渡状态,在钢板下方的锁骨部位接受较高应力的作用,表现在钢板对侧的螺钉周围应力密度明显较高,作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助于将锁骨骨折进行一个有效而坚强的固定.
作者:阮国模;苏佳灿;苏忠良;张春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几何构型改变对左心房壁心肌运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294例,其中正常构型者87例(组Ⅱ),向心性重构者69例(组Ⅲ),向心性肥厚者57例(组Ⅴ),离心性肥厚者81例(组Ⅴ).另择同期正常体检人群45例(组Ⅰ).测定比较各组左心房壁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APVs)、平均舒张早期速度(AVe)、平均舒张晚期速度(AVa)、平均收缩期峰值位移(APDs)、平均收缩期峰值应变(APSs)、平均收缩期峰值应变率(APSRs)、平均舒张早期应变率(AEsr)及平均舒张晚期应变率(AAsr).结果 APVs:组Ⅲ>组Ⅱ、Ⅳ>组Ⅰ>组Ⅴ;APDs:组Ⅱ、Ⅲ>组Ⅰ、Ⅳ>组Ⅴ;APSRs、Ava:组Ⅱ、Ⅲ、Ⅳ>组Ⅰ>组Ⅴ;APSs:组Ⅰ、Ⅱ、Ⅳ>组Ⅲ>组Ⅴ;AVe:组Ⅰ>组Ⅱ>组Ⅲ、Ⅳ>组Ⅴ;AESR:组Ⅰ>组Ⅱ、Ⅲ、Ⅳ、Ⅴ,组Ⅱ>组Ⅲ;AASR:组Ⅱ、Ⅳ>组Ⅲ>组Ⅰ、Ⅴ(均P<0.05).结论 高血压病左心室几何构型改变对左心房壁心肌运动在心动周期的不同时相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使其显示不同的运动特性及心肌功能.
作者:高继康;郑哲岚;郑凤华;袁华芳;马芳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钠血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高钠血症的危害性.方法 对2009~2010年收治的18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每天2次测血清钠>150mmol/L的47例诊断为高钠血症,其中有手术指征者及时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者给予脱水、预防感染、止血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出现高钠血症的47例患者死亡25例(53.2%),未出现高钠血症的139例患者死亡31例(22.3%),两者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高钠血症的患者表现为特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5分)33例(70.2%),未出现高钠血症的患者表现为特重型颅脑损伤52例(37.4%),两者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占比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的急危重症,能加重颅脑损伤后的病情,且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可能是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滕灵方;邵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超声导向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使用较多,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分辨力CT、MRI的普及,许多腹腔占位病变能得到明确诊断,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已较少使用.但是在部分不典型病例,确诊仍很困难,超声导向细针穿刺并行病理细胞学检查,对确定腹腔占位病变的性质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王克畏;张勤;叶再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青蒿琥酯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噻唑氮蓝(MTT),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及细胞凋亡情况;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1)青蒿琥酯及奥沙利铂单独作用胃癌细胞后,其生长均明显被抑制,抑制率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2)青蒿琥酯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优于青蒿琥酯或奥沙利铂单药使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3)胃癌细胞的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浓度增加而增加.(4)青蒿琥酯及青蒿琥酯联合奥沙利铂作用于胃癌细胞后p38MAPK、Caspase-3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青蒿琥酯联合奥沙利铂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38MAPK通路诱导p38MAPK和Caspase-3表达增加终导致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周磊;葛小刚;林赛锋;孙维建;李丕宏;郑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约占急诊骨折的17%,好发于中老年人.以往对闭合方式不能实现或维持良好复位者采用手术治疗,随着人们对于良好复位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和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者逐渐增多.
作者:傅利锋;程德良;吴天泉;谢兴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低位去大骨瓣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术式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超低位去大骨瓣联合亚低温治疗组(A组)、单纯超低位去大骨瓣治疗组(B组)与常规去骨瓣治疗组(C组),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第1、5、10天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JSO2)及血乳酸(Jlac)值是否存在差异,并比较各组患者3个月后疗效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术后PI及Jlac值均低于B、C组 (均P<0.05),而JSO2则高于后两组(均P<0.05).3个月后患者的恢复率以A组高(76.7%),但与B、C组(70.0%、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低位去大骨瓣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缺血状态具有一定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选择.
作者:宣宏飞;芦明;董伟峰;司赟;谢仁龙;张俊;陈新治;严肖峰;胡典祥;缪建庆;顾水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院是一家以创伤外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建院10年来,由于医院业务发展迅速,专科分化较快,新建科室较多,导致护理人员缺编以及大量年轻护士上岗,目前工作年限低于3年的护理人员占了46.7%.年轻护士风险意识较差,业务水平相对较低,应急处理能力较弱,特别在夜间对临床突发事件(如住院患者猝死等)的预见性不强,抢救物品、药品准备不足,护患纠纷明显增多.
作者:应瑛;冯乐玲;胡红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工业和交通事故的增多,腹内脏器损伤的患者也明显增多.在严重的腹内脏器损伤患者中,肝破裂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可高达10%~5%,合并多个脏器损伤的重型肝破裂患者病死率更高.因此,对重型肝破裂如何及时正确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自1998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重型肝破裂3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金崇田;杨永龙;蔡柳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