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龙鉴别研究进展

李茎;赵子佳;孙佳明;张辉

关键词:海龙, 真伪鉴别, 质量控制
摘要:海龙为我国传统温肾壮阳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海龙富含许多蛋白质、甾醇、氨基酸、核苷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作用.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癥瘕积聚,瘰疬痰核,跌扑损伤,延缓衰老,抗肿瘤,治疗老年性痴呆症;外治痈肿疔疮等药理作用.海龙的应用广泛而普遍,但其价格昂贵,所以市场上有很多混伪品的存在.本文归纳总结国内外文献,详细综述海龙种类鉴别的方法.
吉林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干预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研究针灸干预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疗效.方法 对郑州市中医院肾病风湿科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单纯药物干预组(n=30)、单纯针灸干预组(n=30)和针灸加药物干预组(n=30)3组,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b、Hct、SF、TSA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针灸加药物干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单纯药物干预组、单纯针灸干预组73.3%(22/30)、76.7%(23/30)(P<0.05),Hb、Hct、SF、TSAT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干预组、单纯针灸干预组(P<0.05).结论 针灸加药物干预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疗效较单纯针灸干预、单纯药物干预好.

    作者:胡江平;于国俊;程新;罗方;左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居延汉简中所见疾病的病因探析

    出土的居延汉简中记载了汉代西北边疆戍边军人疾病概况.通过梳理《居延汉简》《居延新简》中有关史料,结合汉代已有的医学知识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发现恶劣的气候环境、军事活动中金刃、跌打损伤,军队饮食条件,高强度劳动,戍卒体质、情志等因素是造成居延汉简中所见疾病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稳根;张如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析营卫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营卫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营气和卫气两者密切相关,在人体内如环无端的运行,维持着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正常的生理功能,《黄帝内经》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将各相关篇章联系总结后对营卫的生成、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等方面进行阐述,进而探讨营卫理论在临床自汗、盗汗、失眠、嗜睡、痹证等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针灸治疗有关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国强;胡怀珍;于晓雯;杨佃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弱视的取穴现状及理论分析

    目的 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针灸治疗弱视的相关文献,综述针灸作为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儿童弱视的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总结查阅相关文献.结果 在弱视的临床治疗中,经典疗法单独使用和配合针灸使用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弱视的治疗过程中针灸和弱视经典疗法相结合,应当成为弱视患者的理想选择.临床医者在运用经典疗法的同时,不应忽视针灸的作用.

    作者:陈美清;毕爱玲;马先祯;毕宏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刮痧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

    目的 观察刮痧结合拔罐与单纯刮痧、单纯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刮痧组、拔罐组和结合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刮痧治疗、拔罐治疗和刮痧结合拔罐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SF-MPQ和Mell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与刮痧组和拔罐组相比,结合组各项评分低(P<0.05);刮痧组评分略低于拔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体临床疗效上,结合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P<0.05),刮痧组和拔罐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 刮痧和拔罐均可有效减轻肩周炎患者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且刮痧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刮痧和单纯拔罐治疗.

    作者:陈昕;居雪婷;陈秀珍;张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汤剂辅助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

    目的 探索中药汤剂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2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服用量,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程度积分与实验室指标BNP、高敏C反应蛋白、Fg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服用量、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程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NP、高敏C反应蛋白、F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汤剂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可获得较单纯常规治疗更好的疗效,明显改善了心绞痛症状与程度,降低了与冠心病发生发展风险有关的实验室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南山;王学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论火针散郁法治疗胃脘痛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证,《内经》指出,胃脘痛与脾胃关系密切,其发病多与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肝郁化热等因素均可导致胃脘痛.胃脘痛因气机不得条达而作痛,治疗胃脘痛的关键在于因势利导,行气开郁,发散郁结之气.火针具有开结散郁的功效,能通利气机,治疗体内病邪滞留而导致的各种症状.五脏之中脾为根本,治疗时首先从脾胃入手.火针从肝脾胃经取穴可用于治疗胃脘痛.

    作者:李永红;张万龙;汪芗;杨文婷;王丹;王惠敏;张俞;陈响;于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身痛逐瘀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

    目的 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73例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73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73例,身痛逐瘀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上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Oswestry活动评分、Oswestry功能评分、β-EP、TXB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加显著,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作者:柴杨;温胜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提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适宜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用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温针灸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一次,每周5次,4周后分析比较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肢体疼痛及肿胀情况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在目测类比评分(VAS)、肢体肿胀评分、Fugl-Meyer评分方面,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可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肢体疼痛及肿胀症状,改善偏瘫肢体功能活动,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优选方法.

    作者:刘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灸美容研究进展

    目的 梳理总结针灸美容的临床方法及选穴.方法 通过搜索CNKI,查找近7年来有关针灸美容的文献资料,分析归纳针灸美容的诊治研究概况.结果 中医针灸疗法在美容方面,尤其在治疗黄褐斑、痤疮、抗老化水平上,方法多样,较单纯使用西药有优势.结论 针灸美容在黄褐斑、痤疮、抗老化方面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简便易行,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作者:杨晓青;王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香丹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香丹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口服给予曲美他嗪片,1片/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香丹注射液(丹参、降香)治疗,1次/d.2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评价2组综合及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TG、TC、HDL-C及LDL-C等血脂指标,hs-CRP、TNF-α、IL-6及IL-8等炎性因子含量.结果 观察组综合及心电图疗效评价中,总有效率分别为84.6%及87.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HDL-C及LDL-C水平分别为(2.27±0.63)mmol/L、(1.43±0.38)mmol/L、(2.12±0.27)mmol/L及(1.69±0.29)mmol/L,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IL-6及IL-8含量分别为(57.4±11.2)ng/mL、(0.84±0.26)pg/mL、(29.6±7.7)ng/mL及(0.29±0.03)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香丹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脂及炎性因子指标.

    作者:卓新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痰湿体质易感疾病探析

    通过查阅相关古今文献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就痰湿、痰湿体质的意涵、痰湿的致病特点进行梳理,并对痰湿体质易感疾病进行了分析、总结.由于痰湿具有特殊的致病特点,如痰湿乃阴浊之邪,易困遏清阳、痰湿体性黏腻胶固,所致病症多有此特点、痰湿阴邪易蒙蔽心窍、脑窍,惑乱心神、痰湿为有形之邪,所致病症常有肿胖之象等,一旦人体形成了痰湿体质,则将容易罹患一系列疾病,如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痛风、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等.这些疾病在痰湿体质人群中的发病率偏高,较之其他体质个体的差异显著.

    作者:潘立文;王晓明;杨先振;李光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对近5年关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从病因辨证、脏腑辨证、分期辨证3个方面论述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结果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论治已经得到广泛重视,且临床上已经普遍得到共识,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然已经被广泛的认可,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临床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论治尚未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客观化等.

    作者:闫学朋;黄传兵;付俊;毛古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海龙鉴别研究进展

    海龙为我国传统温肾壮阳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海龙富含许多蛋白质、甾醇、氨基酸、核苷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作用.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癥瘕积聚,瘰疬痰核,跌扑损伤,延缓衰老,抗肿瘤,治疗老年性痴呆症;外治痈肿疔疮等药理作用.海龙的应用广泛而普遍,但其价格昂贵,所以市场上有很多混伪品的存在.本文归纳总结国内外文献,详细综述海龙种类鉴别的方法.

    作者:李茎;赵子佳;孙佳明;张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绝经女性脾阳虚及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程度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绝经女性脾阳虚型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在骨密度表现中的差异.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脾阳虚型与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各60例,观察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腰部骨密度较肝肾阴虚型患者腰部骨密度值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影响水谷精微的吸收分布,进而导致气血不足,从而加重了骨质疏松的进展.因此在日后的中医诊疗骨质疏松症中,应注意固护脾胃之气.

    作者:张晓宇;王平;吴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现代文献穴位贴敷治疗胃脘痛的取穴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 通过整理现代文献中穴位贴敷主治胃脘痛的腧穴和用药,归纳总结出治疗胃脘痛的取穴用药规律,为穴位贴敷疗法中的腧穴配伍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自1957年至今关于胃脘痛的穴位贴敷的相关文献,建立穴位贴敷防治胃脘痛的研究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取穴、用药规律进行描述.结果 共检索相关文献48篇,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终共收集腧穴处方40个,用药处方48个.包括30个穴位、73味药物.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取穴以中脘穴为主穴,穴位多分布在胸腹部,以脾胃两经穴为主,穴位类型以募穴、背俞穴为主;用药上,以延胡索、肉桂、细辛、丁香居多,以活血化瘀药、温里药、理气药为主,多归于脾、胃两经,药性多温,药味多辛、苦、甘,均以生姜为药引.

    作者:朱宇生;王鹤;赵浩智;王富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王玉英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王玉英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载,治疗女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尤其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王老师认为肾气亏虚是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原因.补肾法为治疗本病的第一大法,补肾重在调补阴阳,使之恢复相对的平衡,肾阴虚者治宜滋养肾阴,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肾阳,并强调阴阳互补.补肾法应贯穿始终.然而临床中单纯肾阴虚证或肾阳虚证较少见,多累及其他脏腑,夹杂兼证,故治疗需兼顾,在临床治疗时若以主症为主,则用药时以主方为主再根据兼症进行适当加减;若以兼症为主,则以治疗兼症的方药为主再加补肾的药物进行治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调整,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韩松雪;孙语男;王丽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桂枝茯苓丸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肌瘤体积的变化;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痛经、腰腹胀痛患者比例及观察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比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为(2.02±0.83)cm3,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21±0.81)cm3(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2、LH、FSH、P水平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黏度及ARBC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除LH外,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可显著降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患者血液黏度,肌瘤体积明显减小且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疗效明显优于米非司酮单独治疗.

    作者:柳学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大枣在《肘后备急方》中的应用

    《肘后备急方》是我国东晋著名的中医药学家葛洪所撰,成书于公元四世纪中期,为仓促治疗疾病所需的袖珍著作.从《肘后备急方》中大枣的名称考证、所含大枣的方剂数、含大枣的方剂治疗疾病的类型、剂型分类、服用方法、与大枣配伍的药物与辅料、解毒和用法用量等方面,对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包含大枣的药方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分析.发现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收集大枣治疗疾病的方剂共26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治疗疾病种类较为丰富,继承了传统的服药方法.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发挥了更好的治疗作用.同时也为深入探讨和开发大枣临床价值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世军;闫晓;唐志书;崔春利;刘红波;梁艳妮;张娱;宋忠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温针灸量治疗老年性夜尿频多

    目的 探讨运用不同灸量温针灸法治疗老年性夜尿频多(肾阳虚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老年性夜尿频多属肾阳虚衰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1壮组,温针灸2壮组,温针灸3壮组,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3组夜尿次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P<0.05),温针灸2壮组及温针灸3壮组夜尿次数皆明显少于温针灸1壮组(P<0.05),温针灸2壮和3壮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温针2壮组痊愈率53.33%,显效率26.67%,有效率13.33%,总有效率93.33%,温针灸3壮组痊愈率50.00%,显效率33.33%,有效率10%,总有效率93.33%;温针灸1壮组痊愈率33.33%,显效率26.67%,有效率20.00%,总有效率80.00%.结论 从疗效和经济、治疗时间等角度看,艾灸2壮量是温针灸治疗老年性夜尿频多的佳灸量.

    作者:张权义;王祚邦;周璇;江果;郭勇军;赖居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吉林中医药杂志

吉林中医药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