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谢民
0引言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原发性心电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初于1992年由西班牙学者Brugada兄弟首先提出,1996年由日本学者将此命名为Brugada综合征,由于它高发的家族性心源性猝死率,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和熟知。现将我科2010年收治的1例较为典型的家族遗传性Brugada综合征汇报如下。
作者:张振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水针加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急性期重症周围性面瘫的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剂方法治疗在普通针剂基础上,在翳风穴、听宫穴、合谷穴、地仓穴水针。在颊车、下关、翳风穴、TDP照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34/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22/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平均治愈时12天,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20天,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针加针剂配合TDP照射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疗效可靠,有效减少了治疗天数,缩短了疗程,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的临床药理作用,以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将1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87例,对照组83例。试验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卢固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胰腺炎(ASP)患儿的临床效果,进一步了解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其优势,从而制定出重症胰腺炎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60例ASP患儿,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观察营养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升高,PN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住院时间均高于EN组(P<0.05)。结论在无绝对禁忌证的情况下,尽早给予EN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SP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潘莹;谷口;刘东;苏靖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甲状腺肿物的病理分型以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于我院就诊并且确诊为甲状腺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8例诊断结果显示,甲状腺癌48例(14.5%),其中主要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未分化癌;结节性甲状腺肿124例(37.8%),甲状腺腺瘤98例(29.7%),单纯性甲状腺肿50例(15.2%),甲状腺炎8例(2.8%)。结论甲状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主要依据是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显示甲状腺良性肿块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恶性肿块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主。
作者:孙永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紫杉醇为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抗肿瘤药物,是由短叶紫衫或我国红豆杉的树皮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属于新型抗微管药物,选择性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并抑制其解聚,从而使紫杉醇为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抗肿瘤药物,属于新型抗微管药物,选择性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并抑制其解聚,从而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使细胞的周期终止于对放疗敏感的G2和M期[1]。紫杉醇药物化学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对耐药肿瘤细胞有效,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我科今年发生一起二次输注紫杉醇发生过敏事件,因抢救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
作者:舒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4月-2014年6月年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不同时间段血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观察组平均治愈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治疗3d观察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血气分析等指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伟军;邹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新生儿窒息导致心肌损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1,6二磷酸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测定所有患儿的心肌酶谱,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治疗新生儿窒息导致心肌损伤时增加1,6二磷酸果糖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霞;李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动态脑电图结构的变化。方法对12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动态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热性惊厥患儿的动态脑电图结构异常变化与患儿的发病年龄、体温、出生史、家族遗传史、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等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结构变化对小儿热性惊厥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程静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高血压心脏病中的应用。方法将87例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观察组)与5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左室参数E/A、LVEF小于健康者, LAD、LVMM、LVEDV、LVESV大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LVESV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直观、快速地诊断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对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何岩青;王莉;宋亚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在双膝骨关节病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120例双膝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手法按摩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病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延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护理感受。方法从我科室选取4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好,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儿童精神分裂患者康复中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儿童病患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儿童的生活质量,让其健康地回归社会。
作者:田华;赵景;韩梦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术中冰冻切片是为了快速确定病变的良恶性,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以及肿瘤的各切缘,特别是肿瘤底部是否已切干净,为选定术式及手术争取时间带来极大的方便。方法通过冰冻切片及染色。结论而冰冻切片质量的好坏。染色的清晰度直接影响到病理医师能否及时准确的作出病理诊断。现将我们在冰冻切片及染色等方面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段成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温针灸法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病例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替硝唑及头孢西丁等药物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法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观察组(95.0%,6.67%)均优于对照组(86.67%,11.67),对比分析具有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医辨证法,选用温针灸法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雪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Ⅱ、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Ⅱ、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对照组给单一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及症状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分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Ⅱ、Ⅲ型前列腺炎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德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肩袖损伤患者实行关节镜下修补术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护理体会。方法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骨科肩袖损伤并接受关节镜下修补术的住院患者中选取接受康复护理训练的患者220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主被动功能性锻炼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对比患者康复护理前后的肩关节功能及评分结果,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患者术后回访调查的6-19个月中,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国际评分有显著提高,由术前(14.3±3.6)分上升到(33.4±1.4)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价优级130例,良级50例,一般40例,有显著改善。结论肩袖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修补术的疗效显著,舒服速度快,手术创伤小。及时采取康复护理计划对改善患者肩关节,提高痊愈水平,改善预后作用重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海云;张冬梅;沙英林;李海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甲功五项的基质效应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甲功五项高值血清,用8种基质山羊血清、马血清、牛血清、生理盐水、水解明胶、正常人血清、甲亢人血清和甲减人血清分别对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高值血清进行倍比稀释,观察基质效应,检测8种基质中蛋白含量,分析蛋白含量与基质效应的相关性。结果T3项目中牛血清、水解明胶有明显的基质效应,T4和FT3项目中牛血清、生理盐水、水解明胶有明显的基质效应,FT4项目中马血清、牛血清、生理盐水、水解明胶有明显的基质效应,TSH项目中均无明显的基质效应,甲功五项中正常人血清、甲亢人血清和甲减人血清均无明显的基质效应;血清中蛋白含量多少与基质效应无关。结论人血清是基质效应小的液体,稀释T3、T4、FT3和FT4高值血清可选择甲减人血清,稀释TSH高值血清可选择甲亢人血清。
作者:郭立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数字化X线摄影在急性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份到2014年7月份收治的80例急性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依次实施常规X线片检查以及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常规X线胸片检出率为76.9%,数字化X线摄影的检出率为96.8%,数字化X线摄影的检出率相比常规X线胸片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的图像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对急性骨外伤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诊断可靠,有利于为医师的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和依据,值得基础医院普及和应用。
作者:赵昌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140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诊断方法,并将此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氧化碳激光组和电凝治疗组,对比治疗结果。结果二氧化碳激光组治愈率为92.85%,电凝治疗组治愈率为78.57%,二氧化碳激光组治愈率显著高于电凝治疗组, P<0.05;二氧化碳激光组复发率7.14%,电凝治疗组复发率18.57%,二氧化碳激光组复发率显著低于电凝治疗组,P<0.05。结论对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醋酸白试验和阴道镜下经组织病理检查等方法确诊,治疗方式上,二氧化碳激光能达到较好效果,电凝法较适宜尖锐湿疣面积较小的患者。
作者:张艳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缩宫素注射液和益母草注射液在顺产后中的应用引起宫缩痛的比较。方法将68顺产产后3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注射缩宫素注射液)34例,对照组(注射益母草注射液)34例。两组产妇第一组从产后第一天起在早、晚9:00进行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10u,另组产妇则在相同的时间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 ml,连续3天。且于每天上午9:30由管床医生采用数字评分观察评价产妇宫缩疼痛情况及阴道出血量。结果两种宫缩剂注射后引起宫缩痛的疼痛强度,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其宫缩痛疼痛强度益母草显著轻于缩宫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48小时出血量无差异(P>0.05)。结论在保证产妇产后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轻产妇宫缩痛的程度,使产妇能够在相对舒适、愉快、少痛苦的情绪下接受医生的治疗,推荐产后尽可能选用益母草注射液。
作者:王博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