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性惊厥的研究进展

刘艳

关键词:热性惊厥, 预防方法, 相关因素, 无热惊厥, 神经系统, 颅内感染, 临床急症, 发育正常, 婴幼儿, 现象, 复发, 儿科
摘要:热性惊厥(FC)是指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正常,没有明确颅内感染及无热惊厥史时而出现的惊厥现象,是儿科为常见的一种临床急症[1].本文就与FC发生的相关因素、FC复发以及预防方法进行综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超声检查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逐渐走向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2003年起对B超检查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让超声检查过程中使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降到低限度.报告如下.

    作者:丁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髋部骨折越来越多,股骨粗隆骨折在髋部骨折中较为常见.针对股骨粗隆骨折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所以早期手术内固定、尽早功能锻炼已达成共识.因患者为老年,基础疾病多,合并症多,因此整体护理尤为重要.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股骨粗隆骨折患者35例,其中31例行手术内固定.护理人员针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特点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美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昂丹司琼预防剖宫产术后椎管内吗啡镇痛瘙痒反应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联合昂丹司琼术后镇痛,术后瘙痒发生率是否减低.方法:选择剖宫产术患者6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良好,随机分成两组,关腹时经硬膜外注入镇痛药.A组负荷量:昂丹司琼4mg+吗啡2mg+0.2%罗哌卡因6ml共9ml注入.镇痛泵药液配方:昂丹司琼4mg+吗啡3mg+罗哌卡因300mg+生理盐水稀释到150ml.B组负荷量:吗啡2mg+0.2%罗哌卡因6ml共7ml注入.泵内药液配方:吗啡3mg+罗哌卡因300mg+生理盐水稀释到150ml.结果:A组皮肤瘙痒发生显著减低,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昂丹司琼不影响椎管内吗啡镇痛效果,可以显著减少剖宫产术后皮肤瘙痒发生.

    作者:叶强;陈守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临终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原则

    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虽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生机,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大为延长,但从根本上改变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当今医学上严酷现实也表明象艾滋病、恶性肿瘤和某些危重疑难患者仍逃脱不了死亡的结局.本文拟就医务人员如何尽大努力减轻临终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其尚存的生命质量,使其安宁地渡过人生后旅程谈几点粗浅认识.

    作者:化宜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门诊护患沟通的实践技巧

    护患沟通首先是护士接诊患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进行信息交流,达到双方联络配合诊断治疗的过程,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门诊护理部工作中应用护理沟通的理论指导护理实践,探索通过沟通的技巧、克服患者心理压力和就诊科室定位不准带来的心里烦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降低了医闹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就诊治疗的满意度,工作体会如下.

    作者:陈璐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荆州市大中专院校学生对院前急救知识技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市大中专院校学生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获取途径、学习需求及掌握现状,探讨对院前急救培训意义及实施有效的普及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中专院校学生1100名进行调查.结果:市大中专院校学生获得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及广播(30.3%)、学校和家长(26.1%),学生获取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的途径较单一.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掌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结论:如何为市大中专院校学生院前急救提供有效、持续、多方面的培训已经迫在眉睫.

    作者:宋鹏;李艾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尖锐湿疣的健康教育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疾病,常发生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表现为肉质赘生物,可呈菜花状,少数患者可诱发癌变.该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具传染.尖锐湿疣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和残废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因此,健康教育对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性病爱滋病这种与人们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的疾病预防控制中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控制性病爱滋病的流行和充分利用临床实践开展性病爱滋病的综合防治,临床在日常工作中应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杜金英;唐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胆道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胆道疾病是我区常见病、多发病.这些疾病的特点是胆道感染和梗阻,绝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因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及健康愈后.对开展胆道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体验,结合几年来的外科临床护理实践,特介绍如下.

    作者:张文翠;陈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关注青春期性健康知识教育及保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青春期普遍提前.对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青少年身心发育的变化,尤其是被伴随性发育而产生的一系列性心理问题所困扰.他们渴望得到科学的卫生知识和成人的正确引导,帮助摆脱困惑,使他们在理智中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杨银香;黄爱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实行人工机械通气(MV)治疗48小时以上并发,或原有肺部感染行MV治疗48小时以上再发,并经病原学证实的一种医源性的感染(多为细菌性的肺炎)[1].VAP的预防一直是医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近几年临床预防VAP的护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童伟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用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用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血肿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术后ADL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用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血肿清除率与预后效果.

    作者:叶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74例

    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74例,进行随机分组,37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另37例使用抗病毒、预防感染、局部涂药治疗进行对比,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福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DCA循环在医用材料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管理质量的标准不断提高,需要用更严格、更规范的要求来提高医院的质量管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高医院医用材料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以寻求提高医用材料的管理质量,可以针对医院的自身特点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终使得医用材料管理得到持续的改进.

    作者:孙俊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的呼吸道护理

    食管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食管癌切术后患者胸廓弹性下降,肺组织弹性纤维减少,肺活量降低等因素,患者在术后往往会存在排痰困难的现象,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广泛性焦虑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6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和氯米帕明组各33例.研究观察8周,应用焦虑自评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SAS、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各期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有效率75.75%,与氯米帕明组比较无显著差别(78.78%,X2=0.09,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24%,氯米帕明组51.51%,其差别具有显著性(X2=5.22,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有效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与氯米帕明相当,不良反应更小.

    作者:张淑芳;马闯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诊断经验,提高对流行性腮腺炎声像图表现的认识.方法:对超声检查并经临床确诊并治愈的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声像图、流行病史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侧或单侧腮腺弥漫性肿大94例,腮腺内回声不均匀,内部血流丰富85例,患侧腮腺轮廓边缘不清晰78例,腮腺内部、周边及颌下淋巴结肿大90例.流行性腮腺炎有比较典型的声像图特征,诊断需密切结合流行病史及临床.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方便、可重复性强的检查技术,可为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作者:吴海莉;李奕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麻醉术前访视的重要性

    目的:观察麻醉术前访视与传统的术前谈话对急诊患者麻醉配合,术前心率,血压,术中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做好麻醉术前访视.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访视组与谈话组,谈话组进行传统的术前谈话,访视组进行必要的麻醉术前谈话,包括麻醉的选择,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心理干预.记录术前(T1)以及麻醉后5分钟(T2)、10分钟(T3)、15分钟(T4)心率的变化,麻醉的配合程度.结果:访视组较谈话组术前以及术中的血压心率平稳,在整个麻醉穿刺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较好,能顺利完成整个过程.结论:进行必要的术前访视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焦虑,对麻醉的顺利实施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徐艳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

    病人满意度正在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及改进医疗护理工作的标准[1],它真实地反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一系列服务的体验.为全面了解我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及时有效地指导我科临床护理工作,2009年1~10月对我科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病房环境、入院介绍、护理技术,服务态度等方面.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重视入院介绍、改善服务态度、实行人性化护理等措施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中HCV-RNA与转氨酶的关系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中病毒核糖核酸(HCV-RNA)与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5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患者中进行抗-HCV、HCV-RNA及AST、ALT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HCV,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HCV-RNA,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AST、ALT及血糖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患者分别在HCV-RNA大于临界值组(≥1000copies/ml)和小于临界值组的HCV-RNA与血清转氨酶关系.结果:本研究95例糖尿病合并丙型肝炎标本中抗-HCV均为阳性,其中HCV-RNA高于上限值67例,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共有56例存在ALT异常,64例存在AST异常,ALT、AST水平与HCV-RNA含量对数值无显著相关性,但ALT、AST阳性率与HCV-RNA大于临界值有一定的吻合关系.结论:HCV-RNA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在2型糖尿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中结合AST、ALT结果可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状况及肝脏的损伤情况.

    作者:王小平;庄永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康复新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辅助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方法:收治疱疹性口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康复新,对照组用冰硼散,两组均服用双黄连颗粒抗炎、退热等对症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5%,对照组有效率7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临床疗效好,疗程短.

    作者:莫朗;李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