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括约肌切断术加减低切口治疗陈旧性肛裂78例临床观察

张洪奎

关键词:括约肌切断术, 加减, 切口治疗, 陈旧性肛裂, 内括约肌切断, 现报告如下, 熏洗治疗, 疗效满意, 间断缝合, 肛管狭窄, 玉红膏, 中药, 术后, 裂口, 溃疡, 患者, 换药
摘要:2004年以来,采用以侧方内括约肌切断间断缝合肛裂口溃疡面清除,裂创切口间断减低缝合,术后玉红膏换药,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肛裂伴肛管狭窄患者7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脐部护理体会

    新生儿脐带结扎后,残端坏死组织通常于出生后7~10天干燥脱落,但脐血管在体内还需3~4周才达到结构上的闭合[1].并且脐带断端形成一个脐窝,在脐部形成了缺氧环境,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很快在此繁殖,造成新生儿脐部感染.因此新生儿脐部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者:胡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数码相机在病理大体摄影中的应用及意义

    数码相机的普及使病理大体摄影的开展更方便,更快捷,更容易.病理大体标本摄影技术在医院的业务发展和减少医疗纠纷中起到关健的作用,在日常读片、会诊、资料检索及预防、减少医疗纠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大体标本摄影采集的大体形象和典型病变,保全了第一手临床资料,能减少或避免由于医疗证据不足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金成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患者63例(对照组)与Ⅰ期根治性切开术治疗患者65例(治疗组).分析两组病例术后两年内的脓肿复发情况和肛瘘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脓肿复发或瘘管形成率4.6%(3/65),对照组68.3%(34/63).结论:Ⅰ期根治性切开术较单纯切开引流术后肛周脓肿复发率和瘘管形成明显降低.

    作者:陈永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剖宫产产妇636例,其中有19例产妇局部麻醉失败而行全身麻醉的方法.结果:术中产妇子宫收缩均良好,术中出血150~300ml,平均216.8ml,手术时间33.5~57.6分钟,平均46.8分钟,19例产妇剖宫产分娩时间6~10分钟,平均7.4分钟,其中双胎19例,在麻醉过程中产妇生命体征正常,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压、呼吸、脉搏等均无异常.术后产妇苏醒时间15.2~21.5分钟,平均17.8分钟,48小时内均未发生全麻后不良反应及相关病症,所有婴儿均无异常.新生儿体重硬膜外组3465±422g,全麻组3430±415g,1分钟Apgar评分硬膜外组9.6±0.7分,全麻组9.5±0.7分,5分钟Apgar硬膜外组9.9±0.1分,全麻组9.9±0.1分,硬膜外组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20.9±5.3分钟,全麻组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9.3±2.0分钟,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硬膜外组8.6±3.2分钟,全麻组7.1±2.1分钟,两组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要注重用药剂量、方式及避免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王昭安;王玉玲;李建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脑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2007~2010年对80例缺血性脑中风(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梅;阎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120例护理分析

    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病情严重可出现休克等症状,死亡率高.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情况、护理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改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

    总结56例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阐述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强化足部保健措施,包括足部检查,每天进行足部护理,选择合适的鞋袜,立即治疗足病等.

    作者:董颖;许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孕妇的健康教育

    为了解妊娠期健康教育对孕妇健康行为及妊娠并发症、母乳喂养等方面的影响,对2009年1~6月分娩的360例妊娠期孕妇进行全程教育.在个人护理、孕期用药及分娩前准备、母乳喂养等方面,给予系统的、因人而异、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通过教育,增强了孕妇对妊娠及分娩这一生理过程的正确认识,加大了护患之间的亲和力,提高了孕妇的遵医行为率,降低了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显著上升.

    作者:姚桂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院药学的转型与发展

    以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为切入点,分析医院药学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药师的责任及医院药学的定位与发展趋势[1].

    作者:陈克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46例,给予临综合治疗,比较前后HAMD评分差异.结果:42例患者治疗前HAMD总分为26.45士6.2,经治疗6周后,HAMD总分下降至12.8±8.4,焦虑失眠症状大大改善(P<0.05).结论:综合多手段的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烦躁情绪,极大地恢复免疫调节机制.

    作者:姜松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特比萘芬用于皮肤癣菌病临床治疗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用于皮肤癣菌病治疗的正确用法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皮肤癣菌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特比萘芬外用联合口服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特比萘芬单纯外用进行治疗,疗程为6周.治疗结束后跟踪随访,对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1.67%(44/48);对照组治愈率为72.92%(35/48),提示外用联合口服特比萘芬比单纯外用具有更高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联合口服特比萘芬用于人皮肤癣菌病的治疗,具有理想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黄志雄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汗孔角化症继发鳞状细胞癌1例

    病历资料患者,男,69岁,因全身发生环状皮疹40年余,左脚趾皮疹形成溃疡3个月,于1998年12月来诊.患者40年前面部发生环状皮疹,以后头皮、四肢、躯干相继发生同样皮疹,无自觉症状,未作任何治疗.近3个月左足拇趾原皮损不明原因形成溃疡,自觉隐痛,在当地医院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但溃疡仍渐扩大.既往身体健康.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左侧腹股沟可触及3个黄豆至花生米大淋巴结,质硬,不活动.皮肤科情况,周身可见环形、不规则形皮疹,边缘呈堤状角质性隆起,中央轻度萎缩凹下,有的皮疹边缘狭窄,色深如同黑线,皮疹直径0.5~2cm,数目共计60余个,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多.左足拇趾伸侧有约3cm×4cm椭圆形溃疡灶.溃疡边缘整齐呈污秽暗红色,表面有脓血覆盖伴恶臭,双足底、足趾及左手掌指干燥脱皮,指趾甲肥厚、变色,甲下有角质碎屑.组织病理,背部环状皮疹,皮损边缘高起处表皮增生,表面凹陷形成裂沟,沟内有角质栓,角栓中有大量角化不全细胞排列呈柱状,皮损中央表皮轻度萎缩,真皮层有炎细胞浸润.左腹股沟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示大量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及坏死组织,并见成团及散在分布的上皮细胞,异型性明显.病甲真菌镜检阳性.诊断为播散性汗孔角化症;汗孔角化症继发鳞状细胞癌级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手足癣、甲癣.

    作者:李志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毒蕈中毒患者12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毒蕈又称毒蘑菇,有毒的蘑菇内含毒草碱、毒肽、毒草溶血素等毒性物质,可致心、肝、脑、肾、胃等多种脏器急性损害[1].近年来收治因误食野生有毒蘑菇急性中毒患者12例,经急救护理和对症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温馨护理在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给患者提供他(她)们所需的一切服务,他(她)们会有一种温馨感,亲近感[1],同时就减少了生病面临住院的恐惧感,让患者带着愉快的心情完成住院治疗,早日康复出院,是服务宗旨.对668例实施温馨护理,门诊大夫给患者开具入院证后电话通知病房,由预定的责任护士前往陪伴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整个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保持交流.通过护士热情、真诚的服务、明显增强了患者安全感、自尊感、信任感、自信心和护患情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支原体肺炎感染80例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人感染肺炎支原体不同时期的水平变化.方法:分别检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组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并对各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又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CK-MB、cTnT升高其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正常老年人(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和肺炎支原体感染者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介导的免疫损伤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导致心肌损伤.

    作者:兰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用药策略及护理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者正在持续上升,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已居首位[1],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刻不容缓.药物治疗仍是惟一有效降低患者血压的方法,应合理正确使用降压药物.现将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策略及护理总结以下几点.

    作者:王大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外伤性气管食管瘘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男,36岁,于2005年7月6日因煤矿塌方引起胸部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咳血3小时入院.查体:胸廓不对称,右侧锁骨下3、4、5肋骨处略塌陷,胸廓挤压试验阳性,颈胸部皮下念发音,右侧上胸部叩诊呈鼓音,右肺呼吸音弱.胸片提示:右前段3、4、5肋骨骨折,血气胸,颈胸部皮下积气.在右侧第6、7肋间液中线留置胸腔引流,引起气体和少量血性液,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善,皮下气肿进一步加重,头面部肿胀,胸骨上缘皮肤呈半球型隆起,随呼吸上下起伏.

    作者:王立宏;杨晶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成功率探讨

    为探讨护士的心理素质在临床静脉穿刺中的重要性,总结分析操作中护士的成功或失败原因,找出应对措施.结果发现,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也随之提高.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工作中锐器伤及防护对策

    护理行业有其独特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之中,而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锐器伤事件屡有发生,为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应尽快建立锐器伤登记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锐器伤的发生情况,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减少医疗锐器伤的发生,降低伤后的危害.

    作者:李秀梅;刘仲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280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经验.方法:收治高血压心脏病患者95例,给予美托洛尔、厄贝沙坦口服,疗程12个月,并进行心理、饮食、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治疗4周后肝肾功能水平、血脂、血糖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多发生在用药的第1周.结论:加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饮食、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郭薇;张小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