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长健康教育管理职能在产科的体现

孙桂梅;张云红;杨红梅

关键词:护士长, 健康教育, 管理职能, 产科护理模式,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人员, 医疗服务, 产妇及家属, 母乳喂养成功率, 治疗护理, 业务技能, 顺利实施, 人民群众, 母婴健康, 科学有效, 教育水平, 教育服务, 护士服务, 护理技能, 管理机制
摘要: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对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护理模式下,产科护士服务的对象既包括产妇和新生儿,又包括产妇的家属.服务的内容除了常规性的治疗护理外,很大一部分是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服务.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对产妇起到减少痛苦、促进健康、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帮助家属掌握护理技能的作用[1].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只有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得以顺利实施,促进母婴健康.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学的转型与发展

    以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为切入点,分析医院药学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药师的责任及医院药学的定位与发展趋势[1].

    作者:陈克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清CRP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AP)血清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及其在AP病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定数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分析的方法对各组的血清Amy、CRP作比较分析.结果:AP患者的血清Amy、CRP水平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且随着病情的加重,Amy、CRP水平变化更加明显.结论:血清Amy、CRP是AP患者常见的试验异常指标,其升高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韩晨鹏;韩庆伟;姚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促进心胸外科患者睡眠的护理

    睡眠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对于维持人类的健康,尤其是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心胸外科住院患者作为特定的人群需要充足的睡眠.有研究报道,住院患者睡眠形态紊乱发生率高于50%[2].因此了解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宝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脑卒中发病率不断升高,脑卒中的致残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为了使偏瘫患者早日回归生活,回归社会,2009年3月~2011年5月对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红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可能使全天血糖变化情况与正常人一样,但通过精心的护理使血糖波动尽可能接近正常,使患者逐渐地掌握自己病情变化和治疗规律,了解治疗的注意事项,现将胰岛素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术中输注不同温度的液体对患者体温及热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体温下输液对手术患者体温及热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温液体组和室温液体组.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60、120分钟和术终记录肛温、热量和寒战的反应,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硬膜外阻滞麻醉后30分钟两组肛温升高0.5℃后逐渐降温,温体液组患者较室温组肛温降低幅度小,无热量丢失、寒战反应发生率低(P<0.01).寒战患者肛温较非寒战患者者低(P<0.01),热量丢失多.结论:预热静脉液体不仅可以避免因输注液体温度低而引起的肢体发凉、发麻、胀痛、寒战,还可以防止术中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

    作者:刘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提高临床静脉输液排气效率的护理

    目的:寻找提高临床静脉输液排气工作效率的护理操作方法.方法:选择静脉输液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实验组49例患者使用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护理操作方法.结果:明显提高了一次性排气成功率,缩短了排气时间,避免了管道内气泡的产生.结论:新的护理操作方法,是临床实用护理操作技术,提高了静脉输液排气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大块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猛,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内科常规保守治疗主要是降低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防治并发症,争取出血自然停止和减少再次出血的机会,病程长,疗效慢;传统的脑外手术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术后患者痛苦多;而床边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是经颅骨将穿刺针刺入血肿,利用负压将血肿部位绝大部分积血清除,较开颅手术操作简便,不需要全麻和输血,对颅内血肿不同内型、不同时期都可以使用等优点,同时配合脱水、降颅压、止血、消炎、局部注入尿激酶等综合治疗,能尽快缓解血肿压迫,提高治愈率和病后存活质量,减少死亡.

    作者:辛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常继发于艾滋病,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恶心、呕吐,可有发热、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严重出现脑疝甚至死亡.对2009~2011年10例艾滋病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葛凤兰;魏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33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临床表现呈多样型,若表现非典型,易发生误诊,从而延误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1998年以来,共遇到误诊病例33例,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现将其分析如下.

    作者:李聪香;裴菊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及胃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6)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时的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夹心法分别检测了Hp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的IL-6的水平.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程度越严重者,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IL-6水平越高,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IL-6水平及Hp感染程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6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参与了胃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

    作者:毕波;周文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临床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直肠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其特点是复发和缓解交替出现,病情轻重不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近年来,U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现将一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武志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门诊的作用

    护理人员在妇产科门诊,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协助医生的工作,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采用微笑服务,礼貌用语;做各种检查、治疗前认真交待注意事项;孕期保健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门诊患者增多,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度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对医护态度的满意度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是用心在为患者服务,用充满人情味的就诊环境和服务方法为患者服务,促进了护患之间的和谐,提高了服务意识,改善了服务态度,让医师和患者都满意.

    作者:杨存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企业医院延伸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为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下发了一些列相关文件,由此,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得以提高,覆盖面得以扩大,管理水平也更上了一个台阶.但对于企业医院中由原来的门诊部延伸出来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来说,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所以,对这些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总结经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报告.

    作者:王元洪;孔祥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5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面神经炎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以激素、神经营养剂、抗炎、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痊愈14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雷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2例丘脑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治疗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通过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安全、有效、简单易行.

    作者:李美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综合护理

    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的人工气道,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挽救患者生命起了重要作用.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治疗手段,是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措施.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气管的正常生理状态,以及留置管道的时间比较长,易发生并发症.因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杨晓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褥疮的护理心得

    褥疮是指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这种损伤是由于压剪切力或身体与接触表面的摩擦力造成的.褥疮常发生在枕骨粗隆、耳郭、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常见的是病情危重,长期卧床、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水肿等病人.

    作者:赵兰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左臀部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坐骨神经损伤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是保证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症的关键.方法:采取术前术后观察、监测对症治疗等全面精心护理.总结:及早减压骨筋膜室,纠正肾衰糖尿病,修复神经损伤,实施全面护理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

    作者:刘鑫;刘力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润目闪亮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应用自拟纯中药制剂润目闪亮丸口服并润舒滴眼治疗干眼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8年3月~2011年6月收治干眼症患者185例,均双眼发病,其中男160例,女25例,年龄18~59岁,病程15天~2年.所有病例均符合干眼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5例,男110例,女25例,平均年龄38岁;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戴炎华;尚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