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辛红玲

关键词:锥颅, 脑出血, 护理
摘要: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大块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猛,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内科常规保守治疗主要是降低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防治并发症,争取出血自然停止和减少再次出血的机会,病程长,疗效慢;传统的脑外手术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术后患者痛苦多;而床边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是经颅骨将穿刺针刺入血肿,利用负压将血肿部位绝大部分积血清除,较开颅手术操作简便,不需要全麻和输血,对颅内血肿不同内型、不同时期都可以使用等优点,同时配合脱水、降颅压、止血、消炎、局部注入尿激酶等综合治疗,能尽快缓解血肿压迫,提高治愈率和病后存活质量,减少死亡.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静脉输液时针尖滑出血管外的护理对策

    目的:寻找预防静脉输液时针尖滑出血管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静脉输液患者800人次,分为两组,实验组400人次采用有效的护理对策来预防静脉输液时针尖滑出血管外.对照组400人次用常规方法护理操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针头滑出血管外7例(1.75%);对照组患者在针头滑出血管外39例(9.75%),X2=23.62,P<0.0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对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避免了针头滑出血管外,保证了输液顺利.

    作者:任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120例护理分析

    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病情严重可出现休克等症状,死亡率高.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情况、护理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改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士长健康教育管理职能在产科的体现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对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护理模式下,产科护士服务的对象既包括产妇和新生儿,又包括产妇的家属.服务的内容除了常规性的治疗护理外,很大一部分是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服务.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对产妇起到减少痛苦、促进健康、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帮助家属掌握护理技能的作用[1].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只有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得以顺利实施,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孙桂梅;张云红;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毒蕈中毒患者12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毒蕈又称毒蘑菇,有毒的蘑菇内含毒草碱、毒肽、毒草溶血素等毒性物质,可致心、肝、脑、肾、胃等多种脏器急性损害[1].近年来收治因误食野生有毒蘑菇急性中毒患者12例,经急救护理和对症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观察

    弱视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力的眼病,它不但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同时严重阻碍儿童双眼视的建立.弱视患者没有很好的双眼单视功能,难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双眼视觉功能,因此弱视的早期发现与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应该关心和思考的问题.2008年6月~2010年6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312例(468眼),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丁文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对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后的疗效.方法:将4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治疗14天.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疗法.给予尼莫地平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微泵输入,1次/日,连用14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除1例低血压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程度、意识障碍的恢复及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通过升高SAH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水平,提高脑灌注压,促进脑功能恢复.

    作者:赵群;勾巍毅;马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影响凝血功能测定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功能检测的标本采集因素、标本状态及技术因素、药物因素.方法:选择住院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患者的标本检测血凝功能,对标本不合格者重新抽血复查.结果:标本不合格与合格标本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本的采集、离心、标本状态不合格、标本处理不当都对凝血功能测定有很大影响.

    作者:杨占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南宁市糖尿病社区管理的研究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教育与管理,对减轻或避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1].探索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模式,规范糖尿病的管理[2],有效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苏庆建;王为民;郭妮;杨丽;颜新;潘琼华;陆锦昆;韦美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82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78例,非手术治疗4例;治愈81例,转上级医院1例.结论:及时、准确诊断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及早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治愈率.

    作者: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步长丹红注射液与复方丹参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步长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1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日.对照组予复方丹参针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5天.结果:步长丹红注射液组有效率为90%,复方丹参针组为63%.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5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步长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作者:关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无痛人工流产是指对早期妊娠妇女人工流产时采用麻醉镇痛方法施行手术.以往的手术是在无麻醉下进行,由于操作时对宫颈的牵拉、扩宫和对宫壁的刺激,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出现心动过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头昏、胸闷,甚至发生晕厥和抽搐等人工流产综合征的症状.2011年3~11月采用丙泊酚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2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根据无痛人工流产的特点和丙泊酚的药理特点,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性保护措施.

    作者:姜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78例住院患者,用药降纤酶10U+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小时后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5天.监测:治疗过程中检测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和颅内出血、皮下黏膜情况.评定:治疗4周后,其中显效24例,有效36例,无效16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77%.结论: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前后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董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观察

    以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患者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8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偏头痛患者40例,均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1].40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35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10.2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11例,有先兆偏头痛9例.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6~62岁,平均37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9年;其中无先兆偏头痛12例,有先兆偏头痛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较性.

    作者:魏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精神病患者发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对策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在精神病患者也常有发生,因抗精神病药物镇静镇痛效应及患者表达不清,症状隐蔽,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近2年发生肠梗阻的精神病患者45例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分型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黄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企业医院延伸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为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下发了一些列相关文件,由此,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得以提高,覆盖面得以扩大,管理水平也更上了一个台阶.但对于企业医院中由原来的门诊部延伸出来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来说,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所以,对这些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总结经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报告.

    作者:王元洪;孔祥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静脉肾盂造影、CT扫描对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8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超声、静脉泌尿系造影及CT的影像资料.8例患者均行彩超、静脉肾盂造影造影,其中3例患者行CT扫描,1例行MRI.结论:静脉肾盂造影为本病主要诊断方法,超声提示肾积水,动态增强CT和MRI可获得肾实质的动态增强曲线,继而间接评估肾实质的受损情况.

    作者:李迎晓;万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肺性脑病是由慢性胸肺或脊柱疾病引起伴有呼吸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所导致的神经精神综合征.肺性脑病是肺心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后差,病死率可高达56.4%[1].因而,对肺性脑病进行认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2008年1月~2010年1月通过对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痰病、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卵巢囊性畸胎瘤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46岁,因月经紊乱伴痛经5年余,加重2年就诊,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阴道前后穹隆不饱满,宫颈轻度肥大,呈Ⅱ度糜烂,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后壁凹凸不平,质硬,活动度差,骶韧处扪及约0.5cm×0.1cm大小的数个结节,左侧附件条状增粗,活动差,压痛,右侧附件区未扪及异常.

    作者:仁青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5例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除范围无显著差异.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镇痛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可作为治疗卵巢良性囊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润花;赖爱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例的CRRT应用及护理

    2004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CRRT方法,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55~76岁.风湿性心瓣膜病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1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10例.术前肾功能均正常尿素(BUN)<2.1mmol/L,血肌酐(Scr)<142mmol/L,体外循环时间120~240分钟.

    作者:李宏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