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冬梅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or BNP)是目前诊断心力衰竭(HF)的重要标志物,也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不同的检测技术、检测仪器和检测试剂的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尚无统一标准,严重影响了NT-por BNP检测的标准化.
作者:刘长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在精神病患者也常有发生,因抗精神病药物镇静镇痛效应及患者表达不清,症状隐蔽,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近2年发生肠梗阻的精神病患者45例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分型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黄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与诺和锐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将68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每日睡前1次地特胰岛素联合三餐前诺和锐进行治疗,停用原有口服药,住院治疗20天,完善自我血糖的监测,观察治疗前后血糖控制的水平、低血糖发生的次数等血糖控制指标.结果:地特胰岛素联合三餐前诺和锐进行治疗,FBG、2hPG、HbA1c明显下降,低血糖发生率较小.空腹血糖由11.40±1.43mmol/L降至6.8±3.4mmol/L(P<0.05),三餐后2小时平均血糖由19.76±4.78mmol/L降至11.90±3.6mmol/L,HbA1c由11.64%±3.6%降至6.5%±2.1%(P<0.05),HbA1c达标率(<7.0%)为64.7%.治疗后共有9例次发生轻度低血糖反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诺和锐在控制血糖方面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崔颖;潘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对症处理.两组在入院时和治疗6周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记录并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周早期康复,康复评分60分以上20例(40.00%),对照组60分以上5例(13.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科显著提高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作者:邱峰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性味功能各异以及临床应用目的和患者病症的不同变化,必须有统一而合理的煎剂和服用方法,才能达到安全、有效适当的目的,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周勤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教育与管理,对减轻或避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1].探索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模式,规范糖尿病的管理[2],有效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苏庆建;王为民;郭妮;杨丽;颜新;潘琼华;陆锦昆;韦美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老年便秘是老年人大肠处于瘀滞,导致很少排便和(或)粪便干、硬状态[1].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生率逐渐上升,特别是老年人肠胃蠕动减慢,老年便秘患者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便秘的危害性很大,长期便秘可导致痔疮、直肠炎、肛裂等多种肛门疾病还可诱发癌症,特别是老年患者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等多种老年性常见病,更容易引发中风甚至猝死,病程久者还可伴有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症状.为了改善老年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评估20例老年便秘患者护理前后的变化,发现临床护理后老年便秘症状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浅易滑动且回血缓慢,皮肤组织松软,常规针头输液容易失败,加上老年患者多种疾病并存,用药种类多,病情反复发作,输液量大,浅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便,管腔柔软,能较长时间留置血管内,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2009年1月~2011年9月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给108例内科老年患者行静脉输液,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建立并保持长时间的静脉通道,保证了老年患者在治疗上药物的及时应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美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导尿时使用利多卡因胶浆达到局部麻醉作用,减轻男性患者导尿时产生的疼痛感和异物感.方法:将5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留置尿管的常规操作步骤实施,试验组在插管前5~10分钟给尿道推入利多卡因胶浆,插尿管时,取利多卡因胶浆适量涂于尿管,起润滑作用,其余步骤同尿管插入的常规操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对尿管的耐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尿路刺激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能够很好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导尿,患者也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受,减少了护理人员在给老年男性导尿时的操作次数,也减少了因反复操作而导致的尿道损伤.结论:利多卡因胶浆可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与不适感.
作者:石思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及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行为作为一种服务形式日渐成为共识,医院面临的考验日益严峻,其中的医患关系更是成为焦点.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对全国10城市医患关系典型调查显示,医患关系现状很好或较好、一般、不好或很不好的比例分别为36.4%、42.9%和20.7%[1],目前这个数字有恶化趋势.就目前而言,从不断增加的不良医疗事件中,逐渐意识到,医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
作者:张晓君;高伟;吕海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律、心率与心率变异性.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价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并分析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指标.结果:111例患者均为窦性心律,心律失常检出率74.77%,房性心律失常53.1%,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39.6%和ST-T改变30.6%,13.5%的患者有短暂房性心动过速,0.9%的有室性心动过速,4.5%有房室传导阻滞,4.5%有室内传导阻滞,2.7%检出有异常Q波.各项时域参数值较正常对照组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具有高发生率且广谱的特性,房性心律失常多见.HRV明显降低.
作者:林昕;珊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昏迷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收治昏迷患者142例,对这些昏迷患者的护理管理进行总结.结果:好转126例,死亡16例,经过护理管理未出现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对昏迷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管理,可减少并发症、后遗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包淑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治疗的56名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护理,制定个体化疗治疗方案,简化治疗方法,取得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对放疗患者的特殊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肺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提高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应及早进行对症护理干预.
作者:赵群英;张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者正在持续上升,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已居首位[1],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刻不容缓.药物治疗仍是惟一有效降低患者血压的方法,应合理正确使用降压药物.现将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策略及护理总结以下几点.
作者:王大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为了更好的发挥数字化X线摄影的优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损伤,2008年12月~2011年9月制定出每个部位的标准照射野,用CR进行数字化摄影5298例,10630幅图像;用DR进行数字化摄影71332例,152592幅图像;两者计76630例,163222幅图像.每个病例均合理调节照射野,严格控制射线束,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射线束和散射线,进一步降低了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辐射量,改善了数字化X线摄影的成像质量.数字化摄影中采用严格控制照射野的方法,可明显减少受检者和工作人员的照射面积,还能提高影像质量,是一种高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梁子贤;王哲;李宏伟;孙鹏;李建朝;韩兴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门静脉血栓并非是常见的病症,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肝硬化、门静脉周围淋巴管炎、门静脉血流减少、肝组织纤维变性、门静脉硬化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其发病年龄很广,从婴儿到成人均可发病.在肝硬化的患者中,门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高达24%~32%,目前肝硬化已被公认是成人门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其血栓若发生于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临床上常出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且出血量较大,也是腹水形成的一个诱因.腹水生长速度迅速且难以消退,1天出水量8~20L,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以及肝肾综合症、肾功能衰竭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现报告运用中西医结合法成功救治1例门静脉血栓引起的难治性腹水病历报告.
作者:刘占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小儿支气管肺炎大部分由肺炎球菌所致,小儿患病后由于气道和肺泡壁的充血,水肿和渗出,导致气道阻塞和呼吸膜增厚,甚至肺泡填塞或萎陷,引起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发生呼吸衰竭,并引起其他系统的广泛损害.本文测定4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以探讨这3种细胞因子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中明;李建华;李昌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步长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1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日.对照组予复方丹参针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5天.结果:步长丹红注射液组有效率为90%,复方丹参针组为63%.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5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步长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作者:关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真菌的感染情况,分析真菌感染的分布特征,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96株医院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两年来检出真菌296株,医院的真菌感染率0.53%;菌种分布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检出178株(60.1%);主要感染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其次是肿瘤内科;主要存在部位是呼吸道63.5%,其次是尿液31.8%.药敏结果显示,临床真菌对四种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均>80%,其中两性霉素的敏感率高达97.9%,因此两性霉素在无药敏结果的情况下,可以作为首选抗真菌药物.结论:真菌的感染是各方面综合因素造成的,临床上应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于高龄、严重基础疾病及接受侵入性治疗患者应加强病原菌监测,并采取适当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医院真菌感染.
作者:杨秀云;李捷;梁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AP)血清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及其在AP病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定数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分析的方法对各组的血清Amy、CRP作比较分析.结果:AP患者的血清Amy、CRP水平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且随着病情的加重,Amy、CRP水平变化更加明显.结论:血清Amy、CRP是AP患者常见的试验异常指标,其升高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韩晨鹏;韩庆伟;姚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