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裂松解术后并发急性心包炎诊治体会

戴正平;杨乾;孙志礼;王淑娟;黄岁鱼;邹云云

关键词:肛裂术后, 急性心包炎, 病因
摘要:目的 探讨肛裂松解术后并发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治方法,以提高我院对该症的处理水平.方法 我院收治1例重度肛裂患者,行肛裂松解术后第4天出现烦躁、高热、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有胸部疼痛、血压下降、贫血.给予该患者超声心动图、放射Tc-99m等检查,同时结合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心包炎症状,超声心动图提示大量心包积液,放射Tc-99m显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双侧腺体摄取功能差,甲功显示代谢功能减退.经抢救治疗转危为安,教训深刻.结论 准确把握肛裂松解术后并发急性心包炎患者各项症状及体征,并给予尽早诊断及治疗,是防治病情的关键,值得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食道癌患者行金属内支架治疗围手术期的医疗风险及处理方法

    目的 探讨食道癌患者行金属内支架治疗围手术期的医疗风险及处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食道癌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分析这些食道癌患者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手术资料,总结其在围手术期出现的医疗并发症和其他风险因素,总结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结果 有42例患者由于推迟支架置入手术的时机而引起病情加重,体质发生恶化,增加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的危险;有1例患者出现拒绝使用金属支架而引起饲管堵塞,发生医疗性纠纷.结论 食道癌患者行金属内支架术前、术中存在一些非手术操作的医疗风险,提高这些风险认识有助于支架置入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陈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糖尿病人患植物性胃石治疗的临床浅析

    目的 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了糖尿病人患植物性胃石及溃疡的临床特点.口服碳酸氢钠联合抑酸药物治疗植物性胃石、胃溃疡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朱秀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60例不孕患者,所有患者经过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确诊为输卵管梗阻不孕.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输卵管通畅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且患者出血少、痛苦小,术后恢复早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不孕治疗中推广.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具备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则应用传统的常规健康教育措施.将两组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及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与孕产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日也较对照组产妇有所缩短,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孕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育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30例疗效比较

    目的 探究年龄在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差异性.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B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每组各有患者15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以及APTT等均有所改善,B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无发生胃粘膜出血,A组患者2例出现胃黏膜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治疗均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氯吡格雷临床疗效更为突出,且老年患者在服用后不会出现胃粘膜出血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更好保障老年冠心病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何占国;郭东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应用小腿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外踝上穿支皮瓣及腓动脉皮瓣等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17例,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足部功能锻炼,定期随访,于术后12个月按Glickman-Mackinnon方法和Maryland评分标准评定足跟功能.结果 17例修复足跟后区创面的皮瓣全部成活,对17例患者均进行了3个月~1.5年的术后随访,修复足跟的外观比较满意,按Glickman-Mackinnon方法评价,皮瓣感觉恢复:S1级3块,S2级10块,S3级4块.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综合评价足跟的功能:优9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2.3%.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等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供区组织损伤较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皮瓣成活率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辉;庞士亮;李京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对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病患的护理过程中采取品管圈活动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风湿免疫科病患,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病患采取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的护理方案.结果 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质量考核、护理工作满意度,发现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采取品管圈活动大大提升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在临床护理中有重大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杜相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1.5T高场磁共振常见伪影分析及解决方法

    目的 高场磁共振常见伪影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20例采用GE-DHE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的伪影图像进行分类并分析原因.结果 将伪影归纳为运动伪影装备伪影 金属伪影.结论 分析1.5T磁共振产生的机理,对改善图像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建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彩色超声检查对下肢动脉疾病诊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检查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怀疑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9例怀疑下肢动脉疾病患者通过彩色超声检查发现下肢动脉正常5例,单纯动脉硬化6例,动脉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25例,动脉硬化伴局限性狭窄约50%~70%的病例4例,动脉硬化伴局限性狭窄≥70%的病例 3例,大动脉炎3例,动脉闭塞1例,动静脉漏1例,动脉瘤1例.结论彩色超声检查可作为下肢动脉疾病的一种首选检查方法,可为其诊断提供重要的医学信息.

    作者:张晓静;薄菱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关节松动术联合超短波、中频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术、超短波、中频综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关节松动术、超短波、中频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推拿、针灸进行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用高岸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度和疼痛进行评定.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肩关节活动和疼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松动术联合超短波、中频对肩周炎的治疗有更优良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康宝;王雪妮;朱运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实习生护理临床带教与沟通的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实习生之间的沟通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实习生加入科教育,强化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拔,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规范教学内容,加强师生沟通,正确处理教学的双评关系,制作实习生调查表做对比.结果 4儿科的教学管理、带教个人及教学质量和实习生实习情况均处于优良水平.结论 提高了儿科护理带教质量,达到了教学互长的目的,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黄霞;杜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2013年全年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在1月至6月实施陈旧的护理工作模式设为对照组,在7月至12月的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时间内患者满意度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 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实施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并且有效的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手术室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因子,探讨护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参照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生存质量,测评标准(QOL),在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将216例住院或门诊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2组患者的QOL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存质量.

    作者:姜淑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早期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早期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采用抚触和高压氧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供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作者:杨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维生素E与思密达联合在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维生素E联合思密达在新生儿尿布皮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中随机性抽取200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给予研究组维生素E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为(2.2±0.8)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1.0)d,两组治疗时间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采用维生素E联合思密达治疗的方式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见效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杨培娜;韩强;王亮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在治疗胰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并治疗胰腺癌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0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研究组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胰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的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高梅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其代替开腹手术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与普通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点,而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会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妇科开腹手术目前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

    作者:张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7例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出现麻疹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后均痊愈,2例患者出现流产征兆,经过保胎治疗,病情稳定.1例孕早期感染终止妊娠.结论 妊娠合并麻疹患者应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采取相应的隔离与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陈玉萍;金淑艳;张梦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IGF-1、IGFBP-1的检测对PCOS不孕的表达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疾病.本病的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约占发病人口总数的85.3% [1].近年来对PCOS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分析IGF-Ⅰ、IGFBP-1与PCOS发病的相关性,对PCOS的临床诊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凤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

    目的 探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室收治的14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患者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后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尹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