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赵文芝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护理干预,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病人不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病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用药情况.结果 比较发现,对照组正确用药率比研究组低(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正确用药率和服药依从性,具有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实习生护理临床带教与沟通的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实习生之间的沟通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实习生加入科教育,强化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拔,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规范教学内容,加强师生沟通,正确处理教学的双评关系,制作实习生调查表做对比.结果 4儿科的教学管理、带教个人及教学质量和实习生实习情况均处于优良水平.结论 提高了儿科护理带教质量,达到了教学互长的目的,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黄霞;杜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的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 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体会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我科室的胸腔积液病人共60例进行研究,实验组病人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病人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大大优于对照组,并且其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后有明显差别(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实验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对于胸腔积液的病人采取胸腔闭式引流,并且术后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病人尽早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作者:旺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安全隐患以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浅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安全隐患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1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病人根据术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照组病人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较对照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则比对照组低,比较以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整体评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围手术期,做好术后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降低发生隐患,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金瑞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龙柴方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和分析龙柴方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龙柴方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效果比较上,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龙柴方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普及.

    作者:王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儿童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30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院自2009年至2014年,5年来收治的30例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受伤原因、伤情、治疗及愈后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 30只伤眼术前视力光感-0.05,手术治疗后矫正视力>0.8者(15例)50%,0.2~0.6者(9例)30%,视力<0.1者(6例)20%.结论 儿童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显微手术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伤眼视力,减少了儿童低视力的发生.

    作者:李海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射频十臭氧注射消融治疗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 研究对采取射频消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病患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采取射频消融治疗的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病患,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病患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病患的抑郁、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低,而比较病患满意程度及舒适度,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对射频消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大大减轻了病患的抑郁、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显著提升了病患的满意程度及舒适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景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纵膈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52例纵膈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全麻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52例患者中,48例为良性肿瘤,4例为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所需时间为75~197min,平均为(98.4±3.2)min,术中出血量为81~361min,平均出血为(256.1±3.4) ml,术后共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62%,经过强心、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12个月后,4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例复发后死亡.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及时对纵膈肿瘤进行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作者:甄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吉利芬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和分析吉利芬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主要对象,给予吉利芬治疗,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在用药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治疗后感染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在WBC以及ANC改善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吉利芬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提高了化疗效果,值得普及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细致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应用细致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18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施行常规护理前提下加以细致护理.结果 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差于实验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让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细致护理,可取得良好疗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窦天秀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

    目的 探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室收治的14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患者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后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尹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分级护理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 讨论分析分级护理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为80例2013年度ICU未实施分层护理管理的患者,观察组为80例2014年度实施分层护理管理的患者,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士在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于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有明显效果,可以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玲;刘维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16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近年到我院治疗的169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根据常规标准治疗,观察组89例实施规范治疗,研究两组的临床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施治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症状消除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动脉硬化指数明显下降,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规范治疗,疗效相对理想,且可有效促进患者生理恢复,减轻动脉硬化的情况,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赵越;黄灿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有51例伴有基础性疾病,包括有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呼吸衰竭等.病原微生物检查结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0.0%.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较多,因此临床医生应做好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尽早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曹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及血糖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和对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护理内容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自我管理模式,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有效率为92.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和服药依从性,对控制血糖指数效果更令人满意,对保障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值得重视与推广.

    作者:许进;梁卫伟;施寅彬;张玉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和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三药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观察和比较两组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治疗胃溃疡,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胃溃疡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建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药益肾活血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药自拟益肾活血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32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自拟中药益肾活血方,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测患者(MMP-9)和(hs-CRP)浓度.结果 12周后研究患者血清MMP-9和hs-CRP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益肾活血方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MMP-9和hs-CRP的浓度.

    作者:王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如何细化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

    一个医院的全部医院文化的传播都是凭借优质的护理服务来完成的.它是医院文化品牌宣传中的形象标志.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让病人体会到一种独特的满足.本文就如何搞好细化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探索.

    作者:郭艳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脂蛋白(a)、胆红素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胆红素(bilirubin)在冠心病(CHD)患者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择CHD患者166例,按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82例、心肌梗死(AMI)组38例,另选6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定量测定所有入选者的LP(a)、胆红素水平.结果 血清LP(a)水平在SAP组、UAP组及AMI组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AMI组均高于SAP组(P<0.05);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在SAP组、UAP组及AMI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胆红素水平下降,Lp(a)水平升高,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孟庆书;苟方方;杜永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新形势下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是一个集患者的诊治、住院护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管理等多项职能为一体的重要机构,在医院执行以上职能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记录资料、各项检查结果、考核材料、临床试验记录和各项管理规定等重要的文字性资料(简称医院文档).为保证医院各项的日常职能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开展,各种文档的收集、储存和回收工作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我国目前正处于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阶段,在此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纠正医院文档管理中的缺陷,使相关文档和资料的安全性、文档管理的规范性得以保证是新时期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要求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医院文档管理在文档的归档、保存、归类及记录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韩晓怡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遗症老年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性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脑梗死后遗症老年患者100例,对其心理状态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心理特点.结果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相对于其它疾病患者有一定偏差,常见心理表现有焦虑、抑郁以及偏执;经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有明显改善,相对于治疗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其它类型疾病患者,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情况发生剧烈变化,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需要重视其心理状况,采取综合护理方式改善其心理状况,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思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