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王红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临床护理,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自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20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8.1%,患儿胆红素下降幅度达到116.0±10.5μmol/L、黄疸消退时间3.5±1.0d,患儿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管理在手术科室高值耗材中的应用实践

    目的 分析预见性管理在手术科室高值耗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比分析我院手术科室在2013年实施高值耗材预见性管理前后各一年间的收费准确率情况.结果 在未实施预见性管理的2012年间共计出现了26次收费错误情况,包括10例错收费和16次漏收费,收费正确率为94.8%,在实施预见性管理的2013年间共计出现了8次收费错误情况,包括2例错收费和6次漏收费,收费正确率为98.4%,实施预见性管理后,错收费和漏收费现象明显减少(P<0.05).结论 预见性管理在手术科室高值耗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收费的准确率.

    作者:阎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附72例报告)

    目的 探究和分析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4年10月份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72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实验组给予脂肝消胶囊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ALT、AST以及TG水平改善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肝脂消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普及.

    作者:卜亚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安宫黄体酮配伍新生化颗粒对药流术后宫腔少量残留的治疗

    目的 观察安宫黄体酮对药流术后宫腔少量残留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药流术后彩超复查宫腔少量残留(小于20mm2)的80例随机分为2组,1组为观察组40例(安宫黄体酮10mg X 7天,同时口服新生化颗粒 2袋 tid X 7天), 1组为对照组40例(新生化颗粒2袋tid X 7天),观察组应用安宫黄体酮2~3天后阴道流血停止,撤退性出血后复查彩超宫腔内异常回声消失率达95%,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安宫黄体酮对治疗药流术后宫腔少量残留有着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宏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运用托特罗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4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对照法将患者等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选择非那雄胺口服,观察组32例实施托特罗定片治疗,研究两组对象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总疗效是96.88%,相比对照组的81.25%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OABS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 Qmax指标值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症状方面,两组发生率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实施托特罗定片救治,可有效促进患者症状恢复,疗效更加安全、理想,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赵文永;刘志昱;何风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下呼吸道感染护理对策

    目的 研究对下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患儿实施护理方案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25例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导致下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结果 此次研究125例患儿在PICU病房治疗时间平均为(5.8±3.5)d.有2例患儿在入住PICU病房后,原发性下呼吸道感染更加严重, 1例患儿出现真菌感染,1例出现坠积肺炎,在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对下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科重症监护患儿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其代替开腹手术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与普通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点,而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会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妇科开腹手术目前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

    作者:张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NT-proBNP对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8例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时、出院时测定其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LVEDD、LVESD),以此评估患者预后效果.结果 随访6~20个月,发生3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71%,以猝死、心肌梗死较为常见;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LVEF %分数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患者(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患者,LVEF %分数高于心功能Ⅳ级(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NT-proBNP的监测,有利于科学、客观评估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预后,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从而降低死亡不良事件的发生,NT-proBNP可作为预测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者:淖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进行诊断及分析

    目的 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的诊断意义.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36眼)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OCT检查,观察并记录黄斑裂孔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经常规眼底检查,33患眼后根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脉络膜萎缩灶;经PCT检查,所有患眼均为III~IV期黄斑裂孔,III期黄斑裂孔4例5眼,10例11眼出现后巩膜葡萄肿,4例4眼伴随视网膜脱落.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振;努尔艳依布拉西;吴亚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针灸与康复医学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与康复医学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风偏瘫患者67例,随机分组.单纯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联合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接受康复医学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与康复医学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明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对在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疾病时,对比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与50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采用舒必利进行治疗.给予两组患者连续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服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并无显著的差异性, P>0.05,但是观察组的存在的震颤、女性月经紊乱、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具有差异性.结论 通过采用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同期药物相比,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荆环荣;赵连秀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和分析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脑出血后昏迷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实验组增加醒脑静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GCS评分以及血肿量改善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给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普及.

    作者:管兴东;王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有51例伴有基础性疾病,包括有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呼吸衰竭等.病原微生物检查结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0.0%.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较多,因此临床医生应做好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尽早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曹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脑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FMA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杜禾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后并发胆管损伤的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胆管损伤的原因.结果 本组30例接受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因胆囊区粘连严重中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45分钟~125分钟,平均出血量13~30ml,平均住院时间2~12天.其中发生胆管损伤1例,发生率为3.33%,为术后2d内因出现胆漏行彩超、MRCP等检查发现.行Ⅰ期胆管成形端端吻合术后,胆管损伤患者治愈.结论 胆管损伤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诱发原因较多,临床医师应仔细辨认胆管及周围生理结构异常、炎症浸润粘连情况,有利于降低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针刺配合中药泡水服治疗慢性咽炎45例

    目的 探究慢性咽炎患者接受针刺联合中药泡水服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米东区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4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针刺联合中药泡水服方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该方案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愈患者计21例,占47 %,显效患者17例,占38%,有效患者5例,占11%,总有效率达 95.5%.结论对慢性咽炎患者应用针刺配合中药泡水服方案治疗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玉梅;文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和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接收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硬膜外麻醉,实验组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在术中生命体征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在麻醉起效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用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发挥快,药物用量少,值得普及.

    作者:韩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肛裂松解术后并发急性心包炎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肛裂松解术后并发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治方法,以提高我院对该症的处理水平.方法 我院收治1例重度肛裂患者,行肛裂松解术后第4天出现烦躁、高热、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有胸部疼痛、血压下降、贫血.给予该患者超声心动图、放射Tc-99m等检查,同时结合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心包炎症状,超声心动图提示大量心包积液,放射Tc-99m显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双侧腺体摄取功能差,甲功显示代谢功能减退.经抢救治疗转危为安,教训深刻.结论 准确把握肛裂松解术后并发急性心包炎患者各项症状及体征,并给予尽早诊断及治疗,是防治病情的关键,值得推广.

    作者:戴正平;杨乾;孙志礼;王淑娟;黄岁鱼;邹云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下肢骨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的比较探析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下肢骨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施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布比卡因腰麻,B组患者给予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C组患者给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镇痛和肌松质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C组患者,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麻醉方式在下肢骨科手术中均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合理进行选择.

    作者:任永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采用局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闭,局部冷敷24小时后,外敷如意金黄散,然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除一例有水泡者,结痂,皮下硬结.其余患者均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疼痛消失.结论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效果可靠.

    作者:曹凤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82例四肢长骨多段严重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对四肢长骨多段严重骨折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82例四肢长骨多段严重骨折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在152处骨折中,使用可膨胀髓内钉,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行钢板内固定术,行外固定支架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实施单独手术治疗,或者实施联合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在0.5~1年的随访中,愈合143处,骨不连6处,畸形愈合3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0.7±0.2年.结论 在四肢长骨多段严重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减少发生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景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