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霞
目的 探究异位妊娠患者应用宫外孕2号方加味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应用宫外孕2号方加味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患者接受该保守方案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失败后处理方法.结果 40例患者中,成功35例,失败5例,总有效率87.5%.其中重复用药8例,失败5例均因出现明显腹痛,血β-HCG升高,彩超附件包块增大或盆腔积液增多,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输卵管流产3例,破裂2例.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应用宫外孕2号方加味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方案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会对患者生育系统造成损伤,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与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陈书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接收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硬膜外麻醉,实验组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在术中生命体征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在麻醉起效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用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发挥快,药物用量少,值得普及.
作者:韩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5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 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病人症状发生显著变化,对比机械通气前后的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 恰当应用机械通气与严密监测病情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可有效缓解病人的呼吸衰竭情况.
作者:袁中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出现麻疹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后均痊愈,2例患者出现流产征兆,经过保胎治疗,病情稳定.1例孕早期感染终止妊娠.结论 妊娠合并麻疹患者应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采取相应的隔离与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陈玉萍;金淑艳;张梦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在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心肌梗死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收治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心肌梗死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和住院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除了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妥善全面的护理措施也对临床疗效有极为巨大的影响,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环境,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40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结果 本组40例晚期产后出血产妇中,宫腔内残留组织16例,其中13例患者是在足月阴道分娩后,经B超检查显示患者宫腔中具有残留组织,采用清宫术进行处理,将清出物送检明确均为蜕膜组织;3例患者时在孕晚期引产后,阴道出现持续性出血情况(时间超过1个月),采用阴道镜检查和B超检查显示为子宫粘膜下肌瘤;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需要保留子宫;另外2例患者吸取教训而在做好手术和输血准备的基础上采用诊刮术进行治疗,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绒毛组织,宫腔感染8例,子宫破裂2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6例.结论 产科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产妇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进而有效止血.
作者:任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对下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患儿实施护理方案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25例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导致下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结果 此次研究125例患儿在PICU病房治疗时间平均为(5.8±3.5)d.有2例患儿在入住PICU病房后,原发性下呼吸道感染更加严重, 1例患儿出现真菌感染,1例出现坠积肺炎,在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对下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科重症监护患儿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下肢骨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施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布比卡因腰麻,B组患者给予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C组患者给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镇痛和肌松质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C组患者,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麻醉方式在下肢骨科手术中均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合理进行选择.
作者:任永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针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全科护理措施的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病人共6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全科优质护理措施,实施4周后,观察并体会病人的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实验结果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全科优质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并吞咽困难病人的吞咽功能.
作者:李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了多层螺旋CT在颌面复合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通过X线、普通CT或者临床检查的50名颌面复合外伤患者,应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AS+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CT检查,胸部X线检查采用HITACHIRADNET50 FS-20B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机,同时分析其颌面外伤的情况.结果作为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检测的50名患者中有12名颌面复合外伤患者未能检验出来,还有8位检验出的颌面复合外伤患者为其他症状与颌面复合外伤不符,而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的实验组则准确的在50名疑似患者中找到了35例确诊颌面复合外伤患者.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AS+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颌面复合外伤检测相较于传统的X线和CT检测效果更加准确,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冰;谢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院自2009年至2014年,5年来收治的30例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受伤原因、伤情、治疗及愈后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 30只伤眼术前视力光感-0.05,手术治疗后矫正视力>0.8者(15例)50%,0.2~0.6者(9例)30%,视力<0.1者(6例)20%.结论 儿童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显微手术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伤眼视力,减少了儿童低视力的发生.
作者:李海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病因、防治措施,减少脑损伤发生.方法 对出生新生儿常规进行生后2小时微量血糖测定,对121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主要病因.低血糖持续时间越长、血糖值越低发生脑损伤率越高.正常出生新生儿也会发生低血糖甚至出现脑损伤.结论 对所有新生儿均应常规进行生后2小时微量血糖测定,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新生儿更应严密检测血糖,尽早喂养.治疗过程中避免高血糖发生.
作者:刘金和;刘金婷;张桂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吉利芬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主要对象,给予吉利芬治疗,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在用药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治疗后感染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在WBC以及ANC改善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吉利芬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提高了化疗效果,值得普及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急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性研究.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实验并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优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方面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全面优质的护理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程玲;韩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对实施肠道肿瘤术的病患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措施的意义.方法 抽取在我院治疗的122位肠道肿瘤病患,并分析讨论,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位,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病患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和支持方案,在进行治疗7天后,对两组病患的血红蛋白、氮平衡及血清白蛋白的值进行比较.结果 在经过临床护理后,比较两组病患的血红蛋白、氮平衡及血清白蛋白的值,发现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对实施肠道肿瘤术的病患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措施不仅能增加病患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病患快速康复,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艳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在我院门诊行注射室静脉输液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一段时间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首次成功率,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医疗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门诊输液整体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程度,同时也提升了使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晓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观察中西药配伍联合微波疗法对于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CP患者随机性平均分配至中西微波组与微波组中进行分组研究,微波组患者接受微波治疗,而中西微波组则行微波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西药配伍治疗.结果 与微波组相比,疗程结束后中西微波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西医抗生素配伍服用结合微波疗法集合了微波治疗、中西医治疗CP的优势,因此该种治疗方案与单纯微波治疗的方式相比具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罗少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肛裂松解术后并发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治方法,以提高我院对该症的处理水平.方法 我院收治1例重度肛裂患者,行肛裂松解术后第4天出现烦躁、高热、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有胸部疼痛、血压下降、贫血.给予该患者超声心动图、放射Tc-99m等检查,同时结合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心包炎症状,超声心动图提示大量心包积液,放射Tc-99m显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双侧腺体摄取功能差,甲功显示代谢功能减退.经抢救治疗转危为安,教训深刻.结论 准确把握肛裂松解术后并发急性心包炎患者各项症状及体征,并给予尽早诊断及治疗,是防治病情的关键,值得推广.
作者:戴正平;杨乾;孙志礼;王淑娟;黄岁鱼;邹云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肝癌在肝脏肿瘤中占首位,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不经常做相关的体检,以肝癌肿瘤破裂导致急腹症的病例也时有发生,我院在今年收到一例并且成功实施了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张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监护及护理.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及危重症病人的措施之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使病人安全渡过危险期,做好术后监护及护理至关重要.操作时必须严格准守无菌操作规程,使病室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定时空气消毒,做好超声雾化吸入、口腔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科共收治气管切开患者18例,分别进行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抗生素应用,以及其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相应治疗、监护和护理后, 17例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1例因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李晶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