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道肿瘤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改善作用及护理

黄艳军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 肠道肿瘤术后,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研究对实施肠道肿瘤术的病患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措施的意义.方法 抽取在我院治疗的122位肠道肿瘤病患,并分析讨论,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位,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病患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和支持方案,在进行治疗7天后,对两组病患的血红蛋白、氮平衡及血清白蛋白的值进行比较.结果 在经过临床护理后,比较两组病患的血红蛋白、氮平衡及血清白蛋白的值,发现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对实施肠道肿瘤术的病患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措施不仅能增加病患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病患快速康复,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加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对孕妇应用加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孕妇300例,根据米非司酮剂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米非司酮给予剂量为50mg,观察组患者米非司酮给予剂量为75mg.每组各有患者150例.对比2组孕妇引产效果和各项分娩指标.结果 观察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宫缩发动时间、产程以及产时产后出血情况等相对于对照组孕妇均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期妊娠孕妇应用加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案进行引产,其引产效果相对于应用常规剂量引产孕妇无明显差异,但加量配伍方案可以让孕妇分娩过程更顺利,减少产时产后出血量,对保障孕妇身体健康更具意义,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作者:何国梁;李西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细致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应用细致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18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施行常规护理前提下加以细致护理.结果 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差于实验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让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细致护理,可取得良好疗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窦天秀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电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12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刺的作用机理.方法 127例均为依从性好的入选病例,取穴:天枢、大横、大巨、腹结、中脘、下脘等,采用电针刺,每日一次,连续治疗3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 显效:体重指数下降3个以上,共12例,占9.4%;有效:体重指数下降0.5~3个,共76例,占59.8%.;无效:体重指数下降小于0.5,共39例,占30.7%.总有效率68.4%.结论 电针刺减肥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没有副作用,手法简单,易于操作.

    作者:赵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20例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和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尼莫地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尼莫地平内科保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普及.

    作者:郭东芳;何占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新生儿低血糖防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病因、防治措施,减少脑损伤发生.方法 对出生新生儿常规进行生后2小时微量血糖测定,对121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主要病因.低血糖持续时间越长、血糖值越低发生脑损伤率越高.正常出生新生儿也会发生低血糖甚至出现脑损伤.结论 对所有新生儿均应常规进行生后2小时微量血糖测定,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新生儿更应严密检测血糖,尽早喂养.治疗过程中避免高血糖发生.

    作者:刘金和;刘金婷;张桂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2013年全年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在1月至6月实施陈旧的护理工作模式设为对照组,在7月至12月的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时间内患者满意度与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 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实施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并且有效的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手术室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管理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广泛,操作简单、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患者等待结果的时间.我院于2011年11月引进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本文就该仪器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的质量管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旨在提高开机率,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确保仪器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切实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卜永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442份食品样品理化指标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县部分食品进行理化指标检测,为评价我县食品卫生状况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我县各食品生产单位和食品经营部门的不同种类食品442份,按《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操作规程分别进行食品中铅、砷、汞、镉、铬、锌、铝、镍等金属检验.结果 检测各类食品442份,其中合格416份,合格率94.11%,不合格26份,占被检样品5.89%.结论 上林县糕点类食品和大米存在铬超标的现象,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和监督生产经营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完善高血压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10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中医疗法、康复疗法、饮食疗法、等综合性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100例中,显效23例,占23%;有效65例,占65%;无效2例,占2%.结论高血压病是一种需终身服药的病,单一服降压药治疗其效果较差,采取上述综合性治疗,可明显的提高难治性高血压病的疗效.

    作者:韩凤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安全隐患以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浅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安全隐患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1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病人根据术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照组病人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较对照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则比对照组低,比较以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整体评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围手术期,做好术后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降低发生隐患,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金瑞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全科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针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全科护理措施的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病人共6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全科优质护理措施,实施4周后,观察并体会病人的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实验结果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全科优质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并吞咽困难病人的吞咽功能.

    作者:李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彝族医药发展近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彝族民族医药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都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都开发出了不少基于彝族民族医药的新药.而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以前一直都是采用传统的,单一的医药,即祖辈累积的医药经验.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各类新型疾病的产生,传统的彝族医药水平以显得落后.近年来,彝汉医药交流日益增多,彝医善于吸收汉医的营养,逐渐摆脱过去单方单药,只凭经验的传统格局,使彝医药有了突破性发展,为彝族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纪光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无痛复杂牙拔除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无痛麻醉技术应用于复杂牙拔除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 总结我科2014年3月至今,共43例复杂牙拔除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 对43例复杂牙拔除患者实施了无痛麻醉,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减轻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缩短了手术时间.

    作者:王春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细胞病理学刮片在皮肤和粘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细胞病理学刮片在皮肤和粘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之间进入我院的皮肤和粘膜病变患者249例,对皮肤和粘膜病变患者的皮肤和粘膜进行刮片检查,其中有159例获得组织病理学核对.结果 诊断良性病变的特异性为97.3%,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3.7%,诊断的总准确率为94.1%.结论 细胞病理学刮片在皮肤和粘膜病中诊断准确较高,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安全性也很高,值得临床诊断推广.

    作者:王和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附72例报告)

    目的 探究和分析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4年10月份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72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实验组给予脂肝消胶囊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ALT、AST以及TG水平改善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肝脂消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普及.

    作者:卜亚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因子,探讨护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参照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生存质量,测评标准(QOL),在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将216例住院或门诊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2组患者的QOL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存质量.

    作者:姜淑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附子理中汤加茯苓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随机性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附子理中汤加茯苓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治疗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子有明显下降,在饮食限制、健康担忧、焦虑不安、行为障碍等方面及分子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附子理中汤加茯苓治疗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燕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析应用中药灌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分析中药灌肠结合血液透析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10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1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51例患者,只进行血液透析、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对症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除了有效占比无显著差异之外(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占比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无效占比5.88%(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29%(18/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血钾、血钠、血氨以及血钙等各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灌肠结合血液透析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上疗效显著,并且对实验室各指标无影响,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邹琳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45例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5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 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病人症状发生显著变化,对比机械通气前后的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 恰当应用机械通气与严密监测病情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可有效缓解病人的呼吸衰竭情况.

    作者:袁中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进行诊断及分析

    目的 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的诊断意义.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36眼)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OCT检查,观察并记录黄斑裂孔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经常规眼底检查,33患眼后根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脉络膜萎缩灶;经PCT检查,所有患眼均为III~IV期黄斑裂孔,III期黄斑裂孔4例5眼,10例11眼出现后巩膜葡萄肿,4例4眼伴随视网膜脱落.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振;努尔艳依布拉西;吴亚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