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目的:分析和探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2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在本组162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中,采用切开引流治疗,排除脓液,清除坏死组织,治愈率高达98.77%(160/162),2例形成肛瘘,行二次手术治疗后痊愈,随访未发现脓肿复发或后遗肛瘘形成。结论一旦确诊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应根据实际病情,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从而减少再次手术,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忠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为主方论治老年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恶性肿瘤老年患者中选取8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六君子汤为主方进行论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控制率为85.37%,同对照组73.17%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好(P<0.05)。结论在老年肿瘤治疗中,使用六君子汤为主方进行论治,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马兰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712例腰围测量与腹型肥胖护理影响分析。方法对712例健康体检的患者进行分析,测量腰围,给予健康教育。结果712名健康体检者中为腹型肥胖者共176例,占24.72%;176例腹型肥胖中血脂偏高者135例,占76.70%;空腹血糖偏高者11例,占6.25%;血压偏高者20例,占11.36%。结论提高对于腰围控制的重视,可有效提高对于高血压的控制率,减轻了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镇痛效果,安全及护理。方法通过对传统人工流产与无痛人工流产的比较,分析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术综合征的发生率,出血情况及其他反应。结果丙泊酚的镇痛效果达到100%,显著优于传统人工流产术。结论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有良好镇痛效果,宫口松弛作用理想,可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户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实施二级护理工作站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方法设计简易二级护理工作站,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相结合,将医嘱执行、护理文书记录等工作前移至病房。结果使用后患者满意99%度、呼叫率15.6%、来回治疗室次数为11次,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为二级护理工作站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护士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真正做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
作者:柴慧;张雅婷;谢敬;王仕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评估后路手术矫治退变性脊柱侧凸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2年03月至2013年04月期间来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凸并椎管狭窄症患者中,随机抽取24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椎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共1例,显效共4例,有效共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硬膜囊撕裂1例,感染1例,其他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矫治退变性脊柱侧凸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相比单纯的椎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湘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免疫比浊法对血清白蛋白的测定结果,并对这种结果进行评价。方法采取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对其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测定同时与溴甲酚绿法的测定法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通过对免疫比浊法与溴甲酚绿法比较的低值异常数值,分别为25.30±2.36和25.30±1.36,两组数据的差别不大,再将正常值和高值异常数值进行比较,结果可知,两组数据差别很小,没有可比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检测结果紧密度较高,是一种较新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检测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丁建娥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对有机磷中毒患者通过不同方式给予阿托品对其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有机磷中毒急救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并根据阿托品给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50例,阿托品给予方式为分次间断静脉推注,B组患者50例,阿托品给予方式为持续性静脉滴注。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成治疗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A组患者治愈率为72.0%,B组患者治愈率为94.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B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阿托品是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救过程中主要使用药物,不同给药方式对患者急救也会有不同影响,持续性静脉滴注方式相对于间断静脉推注方式对患者抢救影响及恢复时间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重视推广。
作者:褚天权;李晓凤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CT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的4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术前钼靶摄片和CT检查结果。结果 CT对于良性乳腺肿瘤、恶性乳腺肿瘤分别为82.6%、88.2%,而钼靶摄片的良性、恶性诊断准确率则分别为47.8%、41.2%,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CT、钼靶摄片的总体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0%(34/40)、45.0%(18/40),CT的总体诊断准确率显著更高(χ2=14.066, P=0.000)。结论 CT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陈辉;于海波;肖海鹰;刘青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实施国产与进口曲美他嗪片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法将近两年到本院治疗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均分成两组,A组选择国产曲美他嗪片用药,B组实施进口曲美他嗪片治疗,连续施治3个月后,评估两组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两组的用药疗效、不良心血管事件与毒性症状出现率比较接近,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的ST段降低大幅度相比用药前有明显优化(P<0.05),但组间数据比较相仿,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国产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用药,与此药的进口片剂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邓家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通过使用中医辩证法对于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一年之间收治的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143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数量为72例,对照组数量为7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均需要实施2周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均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为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所有的患者在临床上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在临床对于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升对于患者实施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研究98例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我区98例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病人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病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效果、遵医行为与病人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接受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后病人的血糖控制效果、遵医行为与病人满意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让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与病人满意程度。
作者:张淑姨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助产士心理调整与护理的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法将近期到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等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在分娩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由助产士配合进行心理调整与护理,研究两组的临床干预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总产程时间明显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期间由助产士给予心理调整与护理,可有效调节产妇情绪,增加自然分娩率,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叶芬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7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同对照组71.79%比较,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营养支持配合药物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肖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脚步不断深入,面对全新的形势,医院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也逐渐得到了完善。而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的职工思想工作开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影响着医院的生产经营与发展。而就当前我国很多医院职工思想工作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新时期医院职工思想工作的内容与特点展开分析,就如何做好医院职工思想工作提出几点措施。
作者:张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万托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9例毛细支气管炎的小婴儿随机分为二组,二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万托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病毒唑雾化吸入,对二组显效率及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万托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协同作用,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晓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接收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增加奥美拉唑钠治疗,实验组增加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泮托拉唑呐对消化性溃疡出血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钠,且安全性理想,值得普及。
作者:徐金霞;王可;李友良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0°鼻内窥镜下首先切除鼻腔内及筛窦肿瘤,继经已破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孔,在30°窥镜下以鼻窦钳夹除所见及能探及到的上颌窦腔内肿瘤,内移下鼻甲扩大下鼻道(必要时切除部分下鼻甲),找到鼻泪管下鼻道开口并保护好以免术中损伤,于下鼻道开窗进入上颌窦,切除窦腔底壁、内侧壁及于中鼻道上颌窦扩大的自然口鼻窦钳不能探及的肿物并彻底切除肿瘤,术后鼻腔内填入油纱条及膨胀海绵(72小时后撤出)。结果手术全部彻底切除位于上颌窦腔各壁肿瘤,术后3~4天撤出鼻腔填塞物均顺利出院。有两例患者随诊3月发现上颌窦底壁复发,经下鼻道钳除治愈。余随诊6月~2年以上无复发病例(此手术方法可应用于上颌窦各种于中鼻道自然口不能彻底切除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结论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入路切除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损伤小、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无面部瘢痕畸形,并也能彻底清除上颌窦腔内肿瘤,术后复发率低。由此说明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入路是切除上颌窦内良性肿瘤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郑岩;王海奇;刘姣;成砚青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给予有针对性且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并分析讨论。结果经规范化护理干预,患者各项指标得到了显著提升,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具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脑梗塞患者康复期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月亮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影响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ET)结果的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试验检查结果,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共检出35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7.50%,3例为假阳性,经心得安试验排除冠心病,假阳性率为8.57%;在165例阴性中,2例为假阴性,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假阴性率为1.21%。结论针对隐匿型或不典型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电图平板试验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是一种无创、简单经济、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特别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等因素的影响,从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曾秦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