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麻醉系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慧玲;赵汝舟

关键词:麻醉实习, 术前访视, 导师制
摘要:目的:分析麻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法。方法结合自身实习体会,客观分析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从术前访视、带教老师、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四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除了专业技能外,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结论麻醉实习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提高实习质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早期急性胆囊炎治疗中采用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早期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LC组和小切口当囊切除组(OC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资料整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LC组均明显优于OC组(P<0.05)。结论在早期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LC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优于传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陆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影像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究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影像诊断价值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20例(27个病灶)腮腺腺淋巴瘤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按照超声表现,5个为均匀低回声型,比例为18.52%,9个为细网格状结构,比例为33.33%,13个内部存在斑片状强回声以及无回声现象,比例为48.15%。结论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图像表现是根据其自身的病理特质,对其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志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针灸理疗治疗的康复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临床给予针灸理疗后获得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1月至2015年01月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55例):选择传统牵引以及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C1组(观察组55例):在C2组基础上选择针灸理疗的方法。观察两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 C1组明显高于C2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P<0.05);结论针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选择针灸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疾病康复。

    作者:肖建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康莱特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康莱特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腹部肿瘤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共3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康莱特药物予以静脉滴注,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康莱特药物的治疗效果、肝肾功能与心电图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的心电图以及血象肝肾功能等自身进行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根据KPS评分,治疗后,改善11例,稳定15例,减退10例,改善+稳定占72.22%。在疼痛缓解上,CR 16例,PR 11例,MR 6例,NR 3例,CR+PR(%)为75.00%。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康莱特治疗,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安全可行,能够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金珊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急诊急救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抢救,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急诊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抢救。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抢救的时间、进行球囊扩张的时间、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及住院的时间。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抢救的时间、进行球囊扩张的时间、该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及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急诊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抢救的效果好,可明显缩短对患者进行抢救的时间,减少其死亡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济宁地区代谢综合症中医证型分布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

    目的:从中医学角度探讨济宁地区代谢综合症中医证型分布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为临床更好地防治代谢综合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代谢综合症病例58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组,同时选20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性别、年龄、腰围、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所有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完成分析。结果1、代谢综合症各证候与空腹血糖的关系:代谢综合症患者血糖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人中间,是糖尿病前期阶段。肝火亢盛证、痰湿中阻证、痰热互结证中其空腹血糖高。2、与血脂的关系:胆固醇方面,肝肾阴虚证低,痰热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脾虚湿盛证较高。甘油三酯方面,则肝肾阴虚证高,而痰热互结症、肝火亢盛证、脾虚湿盛证较低。高密度脂蛋白方面,痰热互结证低。

    作者:周金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风险,并针对性提出有效的的防范措施,以便把医疗安全事故降到低。方法选择2012至2013年期间在本院就诊过程中出现的130例护理风险事件作为A组,选择2013年至2014年期间在本院就诊过程中出现的41例护理风险事件作为B组,并对A、B两组合理风险进行比较。结果对A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后提出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应用于B组后,对比发现B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A、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1)。结论对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风险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提高护理水平把儿科门诊护理风险降低低。

    作者:蔡富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以提高该病的护理水平。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3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全面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里及疼痛不适感,使患者早日康复,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苗向阳;刘文海;孙春荣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知识宣教对门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知识宣教对门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门诊定每周三组织60岁以上有轻度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以患心血管系统患者为主)进行广泛的相关知识宣教,同时将接受过知识宣教的13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60岁以上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供130例。对两组复诊率、吃药的医尊性、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复诊率、吃药的医尊性、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的赋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门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知识宣教,可增强其相关知识,提高复诊率,吃药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就诊的疗效。

    作者:丁淑玲;刘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强迫症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强迫症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以来收治的86例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36例,单纯给予药物治疗)与观察组(n=50例,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强迫症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强迫症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小苈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肝爽颗粒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6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恢复情况。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肝爽颗粒口服,3克,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一般保肝药,护肝片、维生素C,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脾肿大、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爽颗粒具有良好的改善患者症状、保肝、抗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舒畅;黄丽红;李永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实习前分阶段实习指导提高大专护生实习适应能力

    学校在学生实习前做好指导工作以帮助学生更顺利的从学校过度到医院、以理论联系实践、从学生角色过度到工作者的角色,总体提高大专护生的实习适应能力。本文阐述了如何对大专护生在实习前进行实习指导,提高其实习适应能力。

    作者:张曼;米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念珠菌性阴道炎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所有病人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即P<0.05。结论对念珠菌性阴道炎实施中医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赵淑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全方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98例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实施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49%,其治疗总有效率为55.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点刺放血配合桂林西瓜霜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58例

    0引言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疾病。笔者采用点刺放血配合桂林西瓜霜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龙强;李晶晶;陈升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基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究基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初筛实验室数据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对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经过质量控制提升了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精确度。结论通过对基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可以使其检测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常艳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使用无痛胃镜来治疗消化内科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接收的158例消化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其中对照组79例使用常规胃肠镜检查,研究组使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比分析临床检查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对比后,研究组的效果比较好。结论临床中使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消化内科检查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检验体验,对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作者:艾尼瓦尔·依布拉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0名健康人员,分别制作所有人员的血液标本为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应用迈瑞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肝功能指标,然后对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各肝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溶血标本的ALP、T-Bil、D-Bil、γ-GT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溶血标本(P<0.05), ALT、AST、ALB、T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溶血标本(P<0.05)。结论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造成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唐明兵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症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各种合并症的主要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甲亢并伴有各种合并症的患者28例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结果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在2~3周的血糖逐渐趋于平稳,周期性麻痹患者经治疗以后,内肌无力症状在12~72 h 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合并有妊娠的患者及时服用了抗甲状腺药物,症状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新生儿也表现正常。合并有脑梗死的患者在给予了脱水和营养脑细胞以及抗甲状腺的药物治疗以后,肌力迅速恢复了正常。所有患者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以后,其合并症都呈现了逐渐消失。结论甲亢合并症往往会涉及到许多系统性病症,呈现多样性特点,治疗的关键都是要进行积极的抗甲状腺治疗。

    作者:李国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在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慢性软组织损伤治疗的患者23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11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39%(113/11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22%(98/115),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在治疗后其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软组织损伤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的同时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敏;单媛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