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与康复训练

桑巧萍

关键词:下肢骨折, 术后护理, 措施,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进行有效康复护理的措施,为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为所有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计划,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并分析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结果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至两年的随访,这78例患者手术后均恢复良好,其下肢的功能恢复程度如下:恢复结果为优的有51例,恢复结果为良的有27例,所有患者功能恢复的程度均为优良。这78例患者中有76人在术后行走正常,下蹲无受限,未出现明显疼痛的症状;另外两人由于不能配合功能恢复锻炼,出现了轻微的行走疼痛症状,且不能完全下蹲。结论手术后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恢复十分重要,注重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能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分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分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把我院近年接收的7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均为3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施予常规吞咽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施予分级康复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后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分级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作者:沈涛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的效果影响浅析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门诊护理干预。以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及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空腹及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的效果,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作者:丁文莉;王建玲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社区产后访视对提高母婴健康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产后访视对提高母婴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某社区内产后妇女3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中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产后访视记录表对产妇进行系统的产后访视,对照组仅在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的母婴健康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率、身体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3个月新生儿的身高、体重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产后访视对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元琼;陈丽;李芳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社区医院胸腔穿刺抽液改良方法

    该胸腔穿刺改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1人操作,无须培训,内外科医师均可操作。费用低廉,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又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床位周转快。在社区医学方案切实有效,我们对13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许钦永;段艳丽;马星敏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ENA 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在 SLE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 ENA 抗体和体液免疫检验在 SLE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通过病理学确诊的60例SLE 患者作为观察组,基于此选择同期到院实施体检的57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对象均实施 ENA 抗体和体液免疫检验,对二者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 IgG 水平、IgA 水平均明显比对照高,C3水平和C4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只有2例患者 IgG 为阳性,3例 C3为阳性,其余均无阳性患者,和观察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SIE 诊断中应用 ENA 抗体和体液免疫检验,便于疾病诊治的指导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付玉涛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1例患儿误服氯氮平中毒观察及护理

    氯氮平系苯氮类抗精神病药。对脑内5-羟色胺(5-HT2A)受体和多巴胺(DA1)受体的阻滞作用较强,对多巴胺(DA4)受体的也有阻滞作用,对多巴胺(DA2)受体的阻滞作用较弱,此外还有抗胆碱(M1),抗组胺(H1)及抗 a-肾上腺素受体作用,能直接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吸收后迅速广泛分布到各组织。服药后3.2小时(1~4小时)达血浆峰浓度,消除半衰期(t1/2b)平均9小时(3.6~14.3小时)2011年本院成功救治1例氯氮平中毒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春芳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口腔舒适护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口腔的舒适护理,增加患者口腔的舒适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 NICU 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腔采用生理盐水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口腔采用舒适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一次性喷瓶口腔粘膜湿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口腔湿润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口腔炎症和异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一次性喷瓶口腔粘膜湿化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口腔舒适度,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林艳;郜娜;尚巍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检查诊断为乳房肿物的216例(219支)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术前多普勒超声诊断情况与术后病理检查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216例(219支)患者经相应的手术治疗后,术后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98支(44.75%),其余121支(55.25%)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发生误诊现象9例,发生漏诊8例,临床误诊率为7.44%,漏诊率为6.61%,其临床敏感性为92.56%,特异性为93.39%,准确率为92.9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于乳腺癌的早期检查与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宋江斌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经皮气管切开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皮气管切开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需要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受试组,每组20例。结果受试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并发症较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对于挽救神经外科急危重患者方面的有点较为突出,具有时间短,出血少,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刘季平;侯海东;赵军;杜振海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急诊的重要性和应急、防范措施

    急诊在日常生活中和在整个医院体系中的重要性,各位坚守在急诊前线的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对相关事件的应急措施。

    作者:吴筱玲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

    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总结我院近10年180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结果:病因中肿瘤88例,肠粘连32例,腹外疝21例,肠扭转18例。术后并发症41例。死亡12例。结论:①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主要为肿瘤,肠扭转为不可忽视的因素;②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死亡率;③一经结肠灌洗后再行肠吻合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李明珠;程新红;曹成哲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对比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与5-单硝异山梨醇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对比硝苯地平控释片与5-单硝异山梨醇酯两种药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共7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5-单硝异山梨醇酯治疗,一个月后,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统计学差异显著(P 均<0.05),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5-单硝异山梨醇酯都均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疗效更为显著,因此,硝苯地平控释片更适于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

    作者:海丽比努尔·库尔班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脑血管疾病所致偏瘫病人恢复期的护理对策

    目的:对脑血管疾病所致偏瘫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20例脑血管疾病所致偏瘫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全部的患者都进行相关检查,符合偏瘫诊断标准。在脑血管疾病所致偏瘫患者恢复期,采取全方位护理,包括药物、生活、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和院外护理等。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20例脑血管疾病所致偏瘫患者中,运动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有4例,剩余16例患者运动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心理方面也更加积极乐观。结论在恢复采用针对性、全方位的护理对策,不仅能照顾患者身体上的病痛,改善生活能力,心理上也得到较好的照顾,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全方位地提高,因此患者接受度高,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朱泽艳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断指再植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 96例再植术的护理措施并评价。结果96例断指患者中,成活80例,再植成活率为83%,再植术后2周内出院,效果较满意。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指学运,指导患者及时合理的手指功能锻炼,是促进再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解玲;外力·库尔班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个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人性化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妇产科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竞毓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子痫前期早产的围产儿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早产的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子痫前期提前终止妊娠的早产30例,并以同期自发性早产(SPB)19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地塞米松的使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情况、分娩孕周分布、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存活率。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年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 SPB 组,分娩孕周< SPB 组(P <0.05);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存活率随孕周增加而增加,但低于 SPB 组(P<0.01);新生儿体重、NRDS 及肠炎发生率< SPB 组,窒息、吸入综合征发生率> SPB 组(P <0.05)。结论子痫前期早产的围产儿的特点及结局并不同于 SPB,适当延长孕周对于改善子痫前期早产儿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明清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青少年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青少年患者特有的心理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近四个月我科收治的79例青少年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当时的心理活动特征和心理反应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王进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臭氧结合克霉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臭氧结合克霉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实施治疗的10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5%的聚维酮碘液擦洗联合制霉素片阴道给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臭氧联合克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上,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臭氧结合克霉唑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明莲英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64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对比探究

    冠心病发病率近年显著上升,故早期发现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是我国防治冠状动脉病变的重点。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应用相对局限,风险较高,分析原因,与造影剂量及辐射剂量均较大,对技术人员及设备要求较高相关。而 CT 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优势在于,具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获取的图像较为清晰,可降低患者心脏搏动致低程度,对心脏清晰的图像获取,对冠状动脉图像重建,可对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观察,可重复检查,用时短。CT 冠状动脉成像应用密度定量的方式,除可对纤维钙化斑块发现,还可检查呈较低密度的软斑块,为病变治疗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次研究就上述两种方法诊断冠心病价值展开对比探讨。

    作者:李晶;赵贵明 刊期: 2015年第44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期间经过术前术后术中的护理总结,该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患者术后反应轻微,3例发生出血,2例发生鼻窦粘连,3例眼眶血肿,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鼻内镜手术成功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建斌;孙慧 刊期: 2015年第4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