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诊治现状

陈超;林考兴

关键词:局部, 晚期前列腺癌, 男性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性, 西方国家, 死亡原因, 患者诊断, PCA, 统计, 美国, 癌症
摘要:前列腺癌(PCa)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肿瘤相关性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据美同癌症协会统计,2008年美国约1 437 180例患者诊断为PCa,其中565 650例(39.4%)死于此病.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脾切除1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12年来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经验,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巨脾患者行L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78例(主要是肝硬化、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血液病患者)LS的临床结果 ,比较巨脾组(62例)和非巨脾组(116例)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中转开腹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178例LS中转行开腹脾切除术4例(2.2%).出现并发症21例(11.8%);巨脾组和非巨脾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0h和2.4h,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0%和6.9%.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0±2.2 d)和(6.6±1.7 d),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和中转开腹手术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S安全、有效,适用于有脾切除指征的各种脾疾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巨脾不是LS的禁忌证.

    作者:占小莉;王金龙;王跃东;竺杨文;谢志杰;朱锦辉;赵挺;刘金明;叶再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碱化利多卡因联合肝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疗效分析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以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膀胱充盈后耻骨上区或盆腔疼痛、排尿后症状减轻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治疗效果欠佳,已成为一种困扰患者和泌尿外科医师的常见病[1].

    作者:吴汉;吴海啸;王先道;余谦;杨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低水平铅暴露对视觉系统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尽管随着工业防护工作的不断加强,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长时间、低浓度的铅暴露环境造成的危害仍日益突出.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对各个系统产生损害.视觉系统对铅较为敏感,在胎儿和婴幼儿期尤为突出.

    作者:邵玉红;瞿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镜B超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护理配合

    随着外科显微技术的发展,经乳晕腔镜下行甲状腺肿块切除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有不在颈部留下瘢痕而切口美观的效果,而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1].虽然腔镜甲状腺手术有极伟的美容效果,但因手术操作者丧失触觉,术中无法以触觉探知其潜在病灶,尽管术前做了详尽的检查和准备,术中也有可能会漏诊、漏切小结节病灶[2].

    作者:王印月;张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ATP-SPE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心肌桥诊治中的初步应用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广泛开展,心肌桥导致的心肌缺血已被逐渐认识并重视.心肌桥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下降,继而导致心肌缺血、猝死等的发生.

    作者:钟吉俊;高钱纲;刘威平;蔡海鹏;吕国菊;林祖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体内NF-κB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及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中的变化与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2例COPD患者(均为急性加重后经治疗转为稳定期)及30例体检健康对照者,诱导痰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ICAM-1水平,然后作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者比较,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和血浆sICAM-1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或0.01);与稳定期比较,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和血浆sICAM-1水平均显著较高(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痰巨噬细胞中NF-κ B p65的表达与血浆s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8,P<0.01).结论 NF-κB、sICAM-1在COPD急性加重期呈较高水平表达,两者在COPD气道炎症及阻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NF-κB可能是通过上调sICAM-1的表达而介导更频繁的白细胞黏附活动发挥作用的.

    作者:汤小芳;刘进;钦光跃;汪强;冯耀荣;胡小帆;王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低场MRI对急性跟腱损伤的诊断价值

    跟腱损伤是指直接或间接暴力使跟腱过度牵拉,从而引起跟腱纤维部分或完全断裂.早期诊断并明确撕裂的部位和程度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证实且资料完整的26例外伤性急性跟腱撕裂患者的MRI资料,旨在探讨急性跟腱撕裂的低场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程有根;胡利荣;茅国群;王宇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的超声解剖学观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即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已越来越多,尤以主动脉瓣钙化患者的增多为明显.该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心脏瓣膜纤维层退行性病变及钙盐沉积的结果 ,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并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黄俊英;何晓清;宗方;金巧芳;陈艳;胡青英;贾利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肝囊肿45例分析

    先天性肝囊肿(CLC)是常见的肝良性疾病,常无症状,往往在其它手术中或常规影像检查时发现,随囊肿逐渐增大,可压迫邻近脏器而出现疼痛、闷胀、呕吐等症状,发生率15%~16%[1].近年来,随着超声、CT等影像检查的普及,CLC病例明显增多,发病率为2.5%~5.0%[1-2].笔者现对我院近8年来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5例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魏云海;张国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28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各114例.采用CT技术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LDL-C、HDL-C及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将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两组患者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是否仍有差异.结果 (1)冠心病组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为(6.27±2.85)mm,非冠心病组为(4.24±2.59)mm,冠心病组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示,在均衡其它因素后,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的差异依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与冠心病相关,可被视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黄明远;魏大臻;张素勤;吴连拼;黄隐青;唐疾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内突入与急性尿潴留的相关性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下尿路梗阻性疾病中常见及重要的病症,可引起一系列膀胱出口梗阻症状并继发膀胱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导致急性或慢性尿潴留.

    作者:沈利杨;翟芳同;高继康;马国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分析

    急性胆囊炎冈其固有的病理学改变,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曾被认为是相对禁忌证.随着腹腔镜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急性胆囊炎行Lc已成为可能,但仍然具有较大的风险与挑战性,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择期手术[1],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徐胜前;叶冠雄;吴成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后经宫腔镜取出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避孕效果良好、使用简便、经济可靠的长效避孕方法 ,但疾病或绝经后需要将其取出.临床上IUD取出失败并不少见,但处理上有很大的困难.我院采用官腔镜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外院和本院用常规取环器取出失败的54例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取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建英;谢利萍;叶为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血胆固醇兔下肢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形成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建立高血胆固醇兔下肢缺血模型的方法及其形成机制,观察缺血肢体血运重建情况.方法 将34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成对照组11只,喂以普通饲料;实验组23只,喂以高胆固醇饲料并静脉注射牛血清蛋白:6周后结扎离断股动脉,建立下肢缺血模型,观察血脂水平、颈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和测定股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I/M);10周后血管造影观察血管形成情况.结果 6周后实验组兔均出现高胆固醇血症,其中12只见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组),9只未见粥样硬化斑块(高血胆固醇组),TC、TG、LDL-C、I/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TC、TG、LDL-C、I/M亦明显高于高血胆固醇组(均P<0.05).血管造影示实验组兔新生血管明显少于对照组,镜下可见动脉内皮细胞损害、平滑肌细胞增生.结论 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结合免疫反应损伤法可成功建立高血胆固醇兔下肢缺血模型,该方法简便易行、可靠,可引起内皮结构和功能损害、内膜增厚,其病理改变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相似,这为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老年下肢缺血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素秀;杜玉清;尤捷;庄小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冷冻消融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冷冻消融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时有效靶点的分布和冷冻消融的特点.方法 选取53例AVNRT患者,常规行心内电生理程序刺激检查及冷冻标测,确定有效靶点后进一步行冷冻消融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冷冻消融治疗均获成功.冷冻消融慢径成功的有效靶点位于希氏束与冠状窦口之间的前区(A区)8例(15.1%),位于中区(M区)39例(73.6%),位于后区(P区)6例(11.3%);其中2例患者在有效靶点行冷冻消融时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H延长,立即停止冷冻,复温后传导即恢复正常;冷冻消融治疗前后快径前传导有效不应期、AH快径大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慢径冷冻消融的有效靶点绝大多数分布位于M区,少数分布于A、P区,在特殊的邻近希氏束部位的A区行冷冻消融是安全、可行的,具备独特的优势.

    作者:俞坚武;屈百鸣;邵红;车贤达;王长华;钱琳艳;丁亚辉;徐强;王慧;李忠杰;洪银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心功能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心血管疾病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代谢的变化,其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日渐受到更多中外学者的关注.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代谢、舒缩功能有重要作用,其变化可能涉及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转归、疗效及预后.

    作者:胡惠林;陆建洪;唐关敏;江力勤;厉伟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超声引导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87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48例,观察组)和X线引导穿刺置管引流(39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黄疸消退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45例(93.8%).发生并发症2例(4.2%);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29例(74.3%),发生并发症8例(2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黄疸消退情况相似.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黄疸,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余武亮;殷琪琦;蒋天安;郭文凤;王永琪;马亚;胡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咽鼓管功能正负压平衡试验法检查在预测鼓室成形术后疗效中的价值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根治必须依赖于鼓室成形术,术后能否形成正常的中耳含气腔是评价鼓室成形术疗效的主要因素,任何影响咽鼓管功能的临床因素均能影响中耳腔的换气,终导致鼓室成形术疗效不理想.目前,关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否是绝对手术禁忌证尚存在争议[1].

    作者:邹坚定;龚梁;熊华;陈建强;徐建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快速成型技术在陈旧性下颌骨骨折伴颞下颌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颌而部外伤的发生不断增多,颌骨骨折伴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颌面部骨折常并发颅脑损伤或其它严重的并发症,若颌面部骨折治疗不及时或受伤初期未行正确复位固定,易造成颌骨的陈旧性骨折关节陈旧性脱位,形成口腔颌而部的功能障碍及牙颌面畸形.

    作者:徐美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诊治现状

    前列腺癌(PCa)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肿瘤相关性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据美同癌症协会统计,2008年美国约1 437 180例患者诊断为PCa,其中565 650例(39.4%)死于此病.

    作者:陈超;林考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