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A与AC方案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对比研究

要建滨

关键词: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TA方案, AC方案
摘要:目的:对比TA与AC方案用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治疗和毒副反应,以选取优方案。方法将满足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TA组和AC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术前辅助化疗,并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和毒副反应。结果 TA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7.50%,AC方案组则为62.50%,两组的毒副反应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总体来看, TA较AC组在新辅助治疗方面存在着优势,治疗效果较高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值得在乳腺癌治疗中广泛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静滴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办法

    目的:研究中药静滴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办法。方法结合本院临床实践,探讨中药静滴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产生的原因,制定预防办法。结果中药静滴产生不良反应与药物的质量、患者自身和临床使用有关。结论通过规范临床用药、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和提高医疗水平,能够减少和预防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郭雪美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祥云县禾甸镇2013年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妇科疾病分析

    通过回顾、分析、探讨祥云县禾甸镇2013年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所患妇科疾病,探讨妇科常见疾病发病率及疾病谱,发病原因。寻找开展农村妇女妇科疾病普查的可行性方法,得出农村妇女妇科疾病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13年参加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的4270例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按照《云南省农村宫颈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筛查对象先进行调查问卷后逐个询问妇科普查情况病史并填写筛查表,常规进行妇检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接受筛查的4270人,有1562人患有妇科疾病,患病率为36.6%,其中有113人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回报为CIN1有46人(其中行HPV检查阳性有7人),CIN2有2人,CIN2-3有2人,原位癌4人。

    作者:杨艳光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HPLC用于测定止咳糖浆盐酸麻黄碱含量分析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止咳糖浆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本次选取宣清止咳糖浆进行测定,选取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流动相为6:94的甲醇-0.01mol/L的磷酸二氢钾,检测波长为212nm。结果盐酸麻黄碱的进样量处于9.79-97.9μg/mL之间时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为0.82%(n=6)。结论运用此种方法测定宣清止咳糖浆中的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作者:穆尼拉·买买提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实时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EUS)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FNA)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46个结节,术前超声造影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FNA、CEUS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CEUS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0%、71.42%、85.61%、94.28%、50.00%;FNA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0%、66.67%、88.35%,94.26%、58.33%;FNA与CEUS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20%、76.19%、95.89%、96.12%、94.11%;与单独FNA及CEUS比较敏感性、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00及P=0.000、0.000)。结论 CEUS、FNA两者联合应用评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是常规超声的有效补充和发展。

    作者:陈璐璐;王显芝;刘丽巍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在防治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在断指再植术后对血管危象发生的防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自2014年01月01日至2015年01月31日,于我院收治的66例(74指)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39指)和对照组(33例36指)。手术后,对照组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用法:250mL,静滴,一天两次,以及抗炎、抗痉挛和局部持续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用法:每次2粒,口服,一天三次。比较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存活率,以及对两组术后第1天、3天、7天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再植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抗凝效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术后抗凝效果更佳。结论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可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再植指存活率,抗凝效果更佳,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防治疗效确切。

    作者:唐龙;邹永根;陶源;刘安铭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腹部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与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并发肠梗阻(POI)的相关危险因素与治疗体会。方法本文中将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腹部手术的73例腹部手术患者为对象,分析POI发生因素与治疗方法。结果①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以及肠道准备情况是POI的独立风险因素,其中开腹手术、全身麻醉、有腹部手术史以及肠道准备不充分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②本组73例患者中共发生POI 11例,发生率为15.07%;所在患者均经抗感染、胃肠减压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结论针对POI风险较高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早期症状,争取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提高POI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苏冬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窦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和观察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窦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共49例,分为25例观察组和24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窦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窦切除。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垂体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窦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占江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舒适护理在妇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和评价对妇科患者提供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站2013年至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70例妇科患者进行研究,35例(对照组):基础护理,35例(观察组)提供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查房、常识教育以及服务态度等满意度均高于95.00%,护理结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对妇科患者提供舒适护理,能够改善临床结局,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闫峰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诊疗微信平台建设在鄂豫陕渝区域医疗信息建设中的实践与作用

    医院诊疗微信平台建设已成为医院管理战略之一。文章阐述医院通过实施诊疗微信平台建设,从而缩短病人的候诊时间,改善医院服务质量,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鄂豫陕渝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

    作者:钟森;王丽欣;丁洪成;孙泽群;黄剑云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加强细节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则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病人围手术期间给予细节加强护理干预,其可以明显得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资美娥;王小姣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酸碱平衡法在阴道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酸碱平衡法在阴道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96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参考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接受酸碱平衡法治疗,治疗一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愈17例(35.42%)明显比参考组治愈11例(22.92%)多,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显效13例(27.08%),有效16例(33.33%),与参考组显效10例(20.83%)和有效15例(31.25%)人数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无效2例(4.17%)明显比参考组无效12例(25.00%)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酸碱平衡法在阴道炎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图雅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自制饮食指导处方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饮食指导处方在胃肠外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口头宣教同时发放饮食指导处方,对照组常规行口头宣教。结果发放饮食指导处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更好的保证了胃肠外科患者遵嘱合理饮食。

    作者:张惠芳;彭会岚;张晓芳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情况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骨赘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Lysholm评分及HSS评分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再次评价,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及HSS均较术前显著增高,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KSS系统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86.7%,对照组为46.7%,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助于缓解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情况,促进功能恢复,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牛立刚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国内外传染病监测系统之比较

    2003年SARS全球范围内的爆发流行反映出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的优势和我国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和预警体系、实验室检测能力、监测系统评估、政府投入等方面分析我国传染病监测系统的不足,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作者:王清;蒋芳凡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新上岗护士职业素质能力系统化培训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索提高新上岗护士综合素质的培训方法,帮助新上岗护士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合理的规划职业人生。方法设计了六个部分的培训内容,第一部分:熔炼团队;第二部分:黄金心态修炼;第三部分: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第四部分:职场礼仪培训;第五部分:医院文化培训;第六部分:员工职业素养培训及总结。结果通过培训,新上岗护士均有了清晰的目标,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提升了职业忠诚度,我院采取职业素质能力系统化培训三年来未出现护士离职。结论新上岗护士职业素质能力系统化培训是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护理人才,减少离职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康红霞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早产儿两种不同灌肠方法的效果观察比较

    目的:对早产儿两种不同灌肠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方法将210例需要灌肠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15例予以生理盐水1mL加开塞露1mL直接肛门内注入,对照组95例予以温生理盐水20mL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儿在灌肠后排便效果、肠粘膜损伤情况、灌肠耗时以及灌肠时患儿对疼痛的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灌肠后的排便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肠粘膜损伤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灌肠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得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予开塞露加生理盐水对半稀释后直接注入肛门的灌肠方法效果好,损伤小,耗时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根云;曹菁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PICC术后出血防治进展

    静脉导管(PICC)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创伤小、留置时间长、不限制病人臂部活动,近几年逐渐被国内临床广泛应用。但PICC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局部出血/血肿、静脉炎、静脉血栓、感染等。中美两数据库中有关PICC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文献分析中穿刺部位的渗血、血肿和感染在PICC并发症中排在第二[1]。

    作者:赵品丽;丛贺勇;谢秋红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浅议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住院100例呼吸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细心护理,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无创通气临床效果。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呼吸衰竭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和提高治疗配合率。

    作者:董奇峰;黄艳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患者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间收治于我院的7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对其进行单纯的硬膜外麻醉(CEA),观察组36例,对其进行腰硬膜联合麻醉(CSEA),通过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的起效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将两组患者的对比结果与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常规监测,均为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期间也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1.540.68min,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5.371.16min,显然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患者要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1.67%,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腰硬膜联合麻醉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焕娟;李颖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12例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12例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探求产科失血性休克科学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12例失血性休克孕产妇,通过采取手术缝合、剖宫产、输血、使用缩宫素等抗休克护理措施,同时根据情况进行急诊手术。结果本组资料12例产科失血性休克共抢救成功11例,成功率为91.67%,11例中8例通过手术缝合、缩宫素和输液、输血等措施抢救成功,占72.72%;2例行剖宫产或者子宫切除手术止血以纠正休克,占18.18%;1例因产后出血从他院转入我院过程中发生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占9.09%。结论在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时,通过医护人员熟练的配合,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急诊手术,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可有效的提高救治失血性休克的成功率。

    作者:李颖;宋焕娟 刊期: 2015年第53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