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内科感染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研究

宋立军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感染因素,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80例,并且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因素,探究其临床治疗的方法。结果经过调查发现内科患者感染率为4.09%,不超过心血管疾病患者者的10.19%的感染率。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感染因素有以下几个因素:侵入操作感染、药物感染、心功能不全感染以及病房病菌感染。另外患者的感染部位也不同,有39例是呼吸道感染、2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1例胃肠道感染、5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出现病发症,但是经过相应的临床治疗,大都数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引起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因素多种多样,面对不同的感染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才能避免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危险,并且对干预预防患者并发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复发率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复发情况。方法搜集本院泌尿科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91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患,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50例研究组和41例参照组,对比纯西药治疗和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①50例研究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8.0%(32/41),x2=6.83,P<0.05;②治疗后,两组病患的排尿症状评分、疼痛不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NIH-CPS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病患的排尿症状评分、疼痛不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NIH-CPSI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t=4.317、3.182、3.193、5.128;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好转率,缓解病患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临床治疗效果高。

    作者:庞国友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全程系统护理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护理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月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全程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子宫肌瘤明显缩小,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患者满意度为(95.4±3.8),并发症发生率为6.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3%、患者满意度为(80.6±4.4),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实施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使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王玲;仉玉华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TA与AC方案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TA与AC方案用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治疗和毒副反应,以选取优方案。方法将满足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TA组和AC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术前辅助化疗,并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和毒副反应。结果 TA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7.50%,AC方案组则为62.50%,两组的毒副反应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总体来看, TA较AC组在新辅助治疗方面存在着优势,治疗效果较高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值得在乳腺癌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要建滨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法舒地尔在肺源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将法舒地尔应用于肺源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所能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这两年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共40例,分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法:20例归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20例归入研究组,基于常规治疗措施加用法舒地尔进行静脉注射。组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临床总效率为85.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9例,临床总效率为55.00%。对照组治疗效果远远不如研究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临床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基于常规治疗措施加用法舒地尔,可以获得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非常适合临床多加应用。

    作者:白云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患者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间收治于我院的7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对其进行单纯的硬膜外麻醉(CEA),观察组36例,对其进行腰硬膜联合麻醉(CSEA),通过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的起效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将两组患者的对比结果与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常规监测,均为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期间也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1.540.68min,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5.371.16min,显然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患者要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1.67%,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腰硬膜联合麻醉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焕娟;李颖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血清IL-8、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中血清IL-8和TNF-α的作用。方法选取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治疗后病情分成加重组与缓解组,并另外选取106例同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血清当中IL-8和TNF-α的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8和TNF-α的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且TNF-α水平有明显的降低(P<0.05),但IL-8无明显变化;缓解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的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加重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的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中血清的IL-8与TNF-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将其作为标志物来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者:唐桂华;穆怀博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药学服务模式的构建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药学服务模式的构建模式。方法结合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工作内容确定药学服务模式的定为及构建,探讨服务模式,谋求发展。结果与结论初步构建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药学服务模式,丰富药学服务的内容,增强职业药师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药学服务意识,强化药师的沟通技巧,培养社区精神卫生专业药物服务人才队伍。为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的药学服务研究提高参考平台。

    作者:刘丹;于忠辉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自制饮食指导处方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饮食指导处方在胃肠外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口头宣教同时发放饮食指导处方,对照组常规行口头宣教。结果发放饮食指导处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更好的保证了胃肠外科患者遵嘱合理饮食。

    作者:张惠芳;彭会岚;张晓芳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密闭式静脉输血应用浅析

    目的:探讨密闭式静脉输血的操作要点。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密闭式静脉输血术进行分析,总结操作要点。结论在进行密闭式静脉输血前。应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注意输血禁忌。

    作者:关保;张杰;焦鑫;于艳秋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5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药物联合应用对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观察对象为52例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较单纯用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不良反应率,安全有效。

    作者:王彩玲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龄(52.3±17.4)岁,随机分为2组,即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研究对象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显著比传统手术临床疗效高,手术后遗症也随之减少,对防范病情恶化和预后有十分显著的改进效果。

    作者:樊学侠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

    目的:对比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肠梗阻效用,分析X线、CT诊断优势利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部与门诊共收治肠梗阻74例,均行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单纯性肠梗阻占89.19%(66/74)、较窄性肠梗阻6.76%(5/74)、动力性肠梗阻占4.05%(3/74),病因占比肠粘连占72.97%、肠麻痹10.81%、肠套叠8.11%、肠扭转6.76%、疝气1.35%;CT类型诊断正确率、病因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3.24%、85.14%高于X线诊断68.92%、44.59%,CT诊断单纯性肠梗阻准确率、明确肠粘连、肠麻痹、肠套叠率高于X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明确部位率71.62%与CT8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与CT均为诊断肠梗阻重要方法,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符合率较高,但CT还有助于进行病理分型、病因分析,为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尚宝锋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体会

    目的:探讨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体会。方法取我院月经不调女性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四物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总有效率为7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董芳;姜芹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右旋糖酐40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右旋糖酐40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接诊的76例下肢动脉血栓病人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右旋糖酐40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肝素钠12500单位等进行基础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治疗结束后,病人的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或症状消失,并且治疗组的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两组经过统计学处理<0.05,说明两组治疗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验证了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右旋糖酐40治疗下肢动脉血栓有较好的疗效。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右旋糖酐40治疗下肢动脉血栓,其治疗效果可靠,可以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魏兆涛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如何降低前列腺电切术后尿管堵塞的发生率

    目的:降低前列腺电切术后尿管堵塞的发生率。方法成立QC小组,收集资料。经过分析讨论,找到真因,改善以往的常规护理,采取先进的护理措施。结果前列腺电切术后尿管阻塞率由原来的33%降至到14%。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减少了TURP术后患者膀胱痉挛次数、血块的形成及术中残余组织的堵塞,并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省了费用。

    作者:李杰;姜昊澄;陆航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血清胱抑素c与尿酸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和尿酸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以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抽选我院确诊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甲组,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乙组,比较两组胱抑素c和尿酸水平。结果甲组胱抑素c与尿酸水平均高于乙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甲组患者中,通过Gensini积分大小来分为四个亚组,结果发现,随着Gensini积分的逐渐增加,各亚组患者胱抑素c与尿酸水平均亦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清尿酸与胱抑素c水平的测定,可为诊断冠心病及判断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吴翔;魏向龙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的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甲状腺癌术后并发转移灶的患者在进行碘131治疗期间所制定的护理措施进行讨论,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共102例在本科室接受碘131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其从入院到出院,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以上102例患者经ECT全身扫描均提示转移灶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且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日为一周。结论在碘131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不适,提高了患者的疾病治愈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疗效的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来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收治114例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治疗时病情程度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为急性阑尾炎,研究组54例患者为慢性阑尾炎,两组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首次排气、进食、下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41.67%。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江昆;叶仁静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情况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骨赘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Lysholm评分及HSS评分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再次评价,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及HSS均较术前显著增高,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KSS系统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86.7%,对照组为46.7%,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联合骨赘清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助于缓解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情况,促进功能恢复,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牛立刚 刊期: 2015年第53期

  • 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及发展研究

    X射线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中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价值较高,有效解决了医生在疾病的诊断方面的不足之处,充分利用了X射线的优点,提高了我国医院的确诊率,推进了我国医院的治疗效率,但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医疗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善。

    作者:张琳;亓敏;王弘岩 刊期: 2015年第53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