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疗所致神经系统毒性表现及护理要点分析

蔡爽;管翠霞;李艳艳

关键词:化学治疗, 神经系统毒性,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化学治疗过程中,患者神经系统毒性表现及相应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19例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化疗药物所致神经系统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结果静脉给予高剂量(大于1g/m2)的阿糖胞苷,可能导致急性小脑毒性,表现为躯干、肢体或步态的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及眼球震颤;轻微小脑功能失调,并在化疗结束后迅速缓解;某些患者可能出现永久性的小脑功能障碍。左旋门冬酰胺酶可导致脑血管病变及神经、精神病学改变,患者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改变或出现抑郁、妄想、幻觉、定向力障碍、意识水平的改变等。甲氨蝶呤可导致急性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和癫痫。脑神经麻痹长春新碱可以导致眼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和迷走神经在内的脑神经麻痹。结论化疗药物皆具有一定的毒性,阿糖胞苷、左旋门冬酰胺酶、甲氨蝶呤、长春碱类等化疗药物均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的会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因此,联合用药时应注意有无毒性相加的作用,各种药物剂量不宜过大。密切观察毒性反应,定期做神经系统检查,一旦出现应停药或换药,并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同时,加强日常护理,为其创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减少磕碰;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化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痊愈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化护理,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排气,缩短康复时间,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痊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馨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极为重要,本文从健康教育的内容、发病因素、自我管理等方面就高血压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有参考价值。

    作者:白小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县镇医院作为与群众接触密切的基础医疗单位,承担着基本的医疗保障责任。加强对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探究和对策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乡镇医院护理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实施对策。

    作者:陈少鹏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超声心动图在伴有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在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漏诊、误诊比例非常高,特别是在当患者有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此时又发生ACS时,由于ERS心电图特征与ACS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的心电图特征极其相似,临床ACS确诊更加困难,这时,及时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至关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如何运用超声心动图中携带的一些特殊检查技术,结合其它常规检查方法,如何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准确的从众多的胸痛及心前区不适患者中及时甄别出真正高危的胸痛患者。结论超声心动图在伴有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作者:张莉;刘艳丽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对53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进行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的临床疗效浅析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共106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为(27.26±3.53),均测量空腹血糖,并均无使用影响胰岛素分泌或激素类的药物史。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3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达英-35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二甲双胍500毫克进行治疗。结果组治疗后,观察痤疮为5.66%,而对照组为13.2%,观察组多毛为5.66%,而对照组为22.6%,观察组月经稀发为79.2%,而对照组为18.9%,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后的效果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以及卵泡刺激素上,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后的效果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提高了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小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更进一步探究和分析对羊水栓塞患者护理措施及其具体效果,以便加强对羊水检塞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力度。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6例羊水检塞患者进行研究,对这羊水栓塞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急救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科学护理,着重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顺利完成对6例患者的护理,并且患者均已康复出院。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羊水检塞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对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颖;宋焕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中药外用制剂剂型选择及生物等效性研究现状

    外用制剂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剂型种类不断增多,制剂安全、有效、稳定是首要保证。剂改制剂或仿制制剂生物等效是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是剂革与新药开发中的关键。目前生物等效性试验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等效性试验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直接影响制剂等效性结果的判断。本文简要介绍中药外用制剂剂型及生物等效性研究相关问题,以期在以后的研究中注意避免等效性试验的不全面性。

    作者:赵红占;王俊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安儿宁颗粒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12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安儿宁颗粒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自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应用安儿宁颗粒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125例设定为观察组,再选择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设定为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与双黄连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儿童应用安儿宁颗粒治疗临床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谌超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手段及措施,以其提高此类疾病的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病情观察、生活等护理。结果13例患儿经过7~10天的住院治疗和护理,体温平,患儿主诉咳嗽、喘憋得到缓解。结论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重点为患儿的生活护理及出院护理,建立起患儿及家属应对疾病的正确心态及方法。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及体温控制,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从而规律服药及复诊。

    作者:姜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6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服务,观察组患儿实行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3.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临床路径,对患儿康复具有促进性的意义,同时还可以促使患儿家属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提高治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6例患者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12天。结论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使患者平安的度过手术期。

    作者:刘娟;邓文秀;王树;黄利平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简析尺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尺桡骨骨折的护理包括非手术的护理和手术的护理,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是本病护理的关键,通过综合全面的护理,对本病的有效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羽;李秀妍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无菌操作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是保证制品质量的重要工作,而无菌操作技术是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技术,对保证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重阳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于轮状病毒肠炎小儿患者给予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轮状病毒肠炎小儿患者,随机平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喜炎平及其他常规临床手段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西咪替丁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达96.67%,而对照组的是8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上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鑫莉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通过对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的方式方法,为治愈此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盆腔炎患者124例,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62例为观察组,62例为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88.1%)明显高于对照组(73.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盆腔炎不仅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提高抗病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倩梦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30例(60眼),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白内障吸除联合后囊环形撕开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和统计,了解其后囊浑浊的程度分级情况和虹膜萎缩、葡萄膜炎及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后囊浑浊的程度分级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利用白内障吸除联合后囊环形撕开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的白内障吸除术,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艳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配合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与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护理配合前与护理配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实施之前,患者的血压明显高于护理措施后,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避免患者由于高血压疾病而引发并发症,对控制老年高血压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晔昕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双J管置入术后ESWL治疗肾结石28例分析

    目的:探讨双J管置入术后ESWL治疗肾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西门子双定位碎石机。患者均无置双J管和ESWL禁忌症。术前常规做血和尿常规、出凝血时间以及肝、肾、心、肺功能检查。与患者沟通知情同意后,于碎石治疗前行粘膜麻醉下膀胱镜患侧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结果 ESWL治疗后,1~7天内均可见细小碎石屑排出,7天KUB检查可见部分碎石在输尿管内沿双J管走行不均匀分布,在ESWL术后至拔除双J管期间发生明显肾绞痛1例,无严重的肉眼血尿出现,无1例发生石街、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ESWL治疗较大肾结石前行双J管置入,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吴宝军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产后出血患者行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行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止血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的方法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总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总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行子宫压迫缝合术疗效显著,且止血速度快,患者住院时间少,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群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为急性胰腺炎寻找更优良的综合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间我科接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参研患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检查,对两种方法的确诊率1和确诊率2(如正文所述)进行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在确诊急性胰腺炎准确率明显优于B型超声检查(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对病因进行确定方面,B型超声影像学检查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应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在初步估计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将多层螺旋CT和B型超声检查有效结合起来,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做到更好的明确病情及病因,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郜志强;杨青 刊期: 2015年第5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