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郭丽杰

关键词:老年患者, 长期卧床, 不完全性肠梗阻,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11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1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即时的诊断治疗及高质量的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射频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射频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1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施行射频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7%,根据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2%,对照组为,68.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射频治疗宫颈糜烂具有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副作用小、容易掌握等多项优点,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必要护理措施,患者满意度高,对成功治疗宫颈糜烂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淑红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临床分析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8例,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3.33%),有显著差异(x2=16.120,P=0.01<0.05))。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实施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杨琴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3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肾功能改善,尿检转阴,尿蛋白消失,肾功能正常。结论早期发现,及时恰当治疗,强调治疗全身性严重感染,败血症等原发病,立即停用有肾毒性的药物,抗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抗过敏药物等常可痊愈。

    作者:张宏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CD1c分子、IL-2、IL-18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免疫分子CD1c、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及其对两种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膜炎40例,恶性肿瘤病例40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胸腔积液中CD1c的阳性表达和IL-2、IL-18的含量,分析3项指标预测结合性胸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CD1c的阳性率低于恶性胸腔积液组,而IL-2、IL-18的含量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CD1c、IL-2、IL-18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0.0%、62.5%、90.0%,特异度分别为87.5%、85.5%、92.5%,准确度分别为88.8%、73.8%、91.3%,联合检测CD1c、IL-18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5%、95.0%、93.8%。结论 CD1c、IL-18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较优于IL-2,联合检测CD1c、IL-18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效能有所提高。

    作者:刘冬;许西琳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6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服务,观察组患儿实行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3.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临床路径,对患儿康复具有促进性的意义,同时还可以促使患儿家属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提高治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组合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变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在巩固其治疗效果的同时,实现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桂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研究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

    目的:研究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和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普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性手术,研究组进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统计两组患者一期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随访结石复发率。结果研究组一期肾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肾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一期结石清除率高、复发率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应用。

    作者:张衍亮;崔肖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接受治疗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异维A酸10mg,2次每日;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的痤疮颗粒,10g,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外用克林霉素凝胶,每日2次,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静波;高以红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护理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中医称之为消渴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其病程长,调治失宜易引发多种急性并发症及慢性神经血管合并症。因此全面、有效地治疗糖尿病,控制病情,促进康复,除药物治疗外,科学、良好的中医护理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作者:姚立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导致普外科患者伤口出现感染的原因,并对临床中对患者所实施的科学的护理方法进行讨论。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伤口感染的患者102例,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与102例未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对比,将导致患者伤口出现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中与患者伤口感染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手术持续时间、病房环境、备皮情况、引流情况等。结论临床中导致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因素相对较多,因此在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的制定并调整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恢复情况。

    作者:张凯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介入治疗和低分子肝素,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替罗非班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患者之间治疗总有效有明显的区别,经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23.33%,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蔡焕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县镇医院作为与群众接触密切的基础医疗单位,承担着基本的医疗保障责任。加强对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探究和对策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乡镇医院护理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实施对策。

    作者:陈少鹏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从中医脉象中认识的物理规律

    目的:以中医脉象说明其中的物理规律性,方法用中医脉诊理论与技术结合其它物理现象认识物质运动规律。结果提出脉诊时医患的指掌侧固有动脉与桡动脉产生相互作用,医生凭这种相互作用诊治疾病。结论脉诊是医患动脉相互作用的表现,内含丰富的物理规律。

    作者:王茜茜;邓思达;张艳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头痛发作时间、次数都具有显著差异,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焦虑状况与抑郁状况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住院中焦虑与抑郁程度,对缓解患者偏头痛症状与偏头痛复发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秀梅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外勤护理管理在陪检陪送护士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外勤护理管理在陪检陪送护士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陪检陪送护士46例,在2013.1至2013.12期间未实施外勤护理管理,2014.1至2014.12期间实施外勤护理管理,观察外勤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我院陪检陪送护士的护理水平。同期选择两个时间段我院住院病人各100例,观察两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外勤护理管理实施后,陪检陪送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以及服务意识考核评分均优于实施前,P<0.05;外勤护理管理实施后患者对陪检陪送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79%,明显高于外勤护理管理实施前满意度的86%,P<0.05。结论外勤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陪检陪送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赛杰;宋晓丽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更进一步探究和分析对羊水栓塞患者护理措施及其具体效果,以便加强对羊水检塞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力度。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6例羊水检塞患者进行研究,对这羊水栓塞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急救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科学护理,着重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顺利完成对6例患者的护理,并且患者均已康复出院。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羊水检塞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对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颖;宋焕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通过对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的方式方法,为治愈此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盆腔炎患者124例,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62例为观察组,62例为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88.1%)明显高于对照组(73.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盆腔炎不仅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提高抗病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倩梦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脑血管病20例介入治疗术的复合麻醉体会

    目的:探究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20例,均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有创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18例患者意识、肌力恢复后,将气管导管拔出,生命体征平稳,送回病房;其余2例患者术后意识不清送入重症监护病房。拔管后1min的SBP、MAP、HR明显高于术前(P<0.05),SpO2明显低于术前(P<0.05);手术开始2min的HR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复合麻醉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不仅避免和弥补了局部麻醉的不足,还可以根据术中情况调整麻醉的深度,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郭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对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45例于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灰阶超声影像检查一共发现53病灶,对比实验室穿刺活检以及病理验证发现31个恶性病变,22个良性病变,比较分析良性和恶性的灰阶影像图像、时间—强度以及消除曲线等特征。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性病变的图像其主要呈现的弥漫性的增强,而良性的病变其周边是以环形的增强为主,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中央上升支斜率明显要高于良性病变周边环形病变,但是在开始—峰时间上却又明显的低于良性病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通过超声影像可以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性病变清除相曲线为不规则的多相形态,但是良性的一般多为规则的单相形态,P<0.05,二者之间的灰阶超声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操作安全无创,并且特异度好,对于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国栋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探求介入治疗后的合理护理方法。方法对41例产后出血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穿刺点护理,基础护理等。结果产后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为主,经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止血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大部分止血成功,且无明显后遗症。结论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致死率,有效促进病情的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回玉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