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杜桂华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组合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变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在巩固其治疗效果的同时,实现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康复重建疗法对痉挛性脑瘫肌张力的影响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痉挛性脑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分析和探讨采取神经康复重建疗法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抽取96例痉挛性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其中对照组在治疗方案上选取常规康复疗法,而观察组在治疗方案上选取常规康复疗法联合神经康复重建仪,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腓肠肌肌张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肌张力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对于痉挛性脑瘫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康复重建仪,不仅有利于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救治高血压急诊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救治高血压急诊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接诊的88例高血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卡托普利进行临床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外,其他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救治高血压急诊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作用起效速度较快,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操作简单,故值得在基层医院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

    作者:管红玉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围产期监护策略探究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产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探究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围产期监护策略。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产妇82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产妇82例为对照组,给予产妇围产期监护,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羊水污染较对照组明显严重(P<0.05);抗HBs阳性比例为81.7%,显著低对照组96.3%(P<0.01);观察组早产、肝损害、胎膜早破、宫内窘迫与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产妇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需给予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产妇正确有效的围产期监护,以及有效的免疫阻断来确保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

    作者:黄梅;廖凤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肝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对血小板参数和D-二聚体的干预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肝素干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对于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同期健康体检小儿34例作为对照组,68例小儿重症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检测和对比各组血小板参数D-D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LT、PCT及D-D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MPV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LT、PCT及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MP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D-D阳性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06%(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9%(P<0.05)。结论肝素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D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华;齐欣;王改;薛晨光;李建阳;张剑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ICU综合症患者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

    总结一例AECOPD伴ICU综合症患者雾化吸入的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该患者年龄偏大,听力下降,对ICU环境的恐惧以及孤独,加上复杂仪器设备和监护措施使患者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护理上注意必须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引导患者熟悉ICU环境以及医护人员,尽可能减少各种仪器设备的报警声,向患者讲明雾化吸入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2)做好安全护理。安排专人护理,避免坠床跌倒的发生。如果处于病情发作期,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3)做好雾化吸入护理。避免患者在谵妄症状出现时做雾化吸入;尽量选择患者心情愉快时,向患者解释雾化吸入的意义,并演示雾化吸入的方法;对此遵医行为较差的患者尽量使用面罩雾化。(4)观察雾化吸入后的效果。生命体征、spO2、血气分析、肺部听诊情况以及活动后气喘气短症状有无缓解。经过15天的治疗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辛宇婷;谭蓓;秦海燕;王沙沙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应用三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2例KOA患者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给予其关节镜清理术、局部玻璃酸钠注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甲乙丙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79.41%、94.12%,其中,甲乙两组治疗效果相当,比较差异显著差异(P>0.05),但乙组同甲、乙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KOA患者情况,给予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阚连双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基于关联规则的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病因及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应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用药规律进行探究,以期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与Clementine进行研究。结果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病因规律挖掘得到肾虚、脾虚、肝郁、血瘀为基本病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用药规律挖掘得到栀子与柴胡、半夏与陈皮、桃仁与红花等为治疗常用药对,与临床病因分析与用药观点基本一致。结论运用关联规则挖掘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病因及用药规律能够为中医临床辨析病因、辨证用药提供治疗思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蒋文星;赵文光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方式,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医嘱依从性和溃疡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3.3%以及1年后溃疡复发率为1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以及1年后溃疡复发率为23.3%,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患者溃疡复发率,临床疗效突出,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晏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观察

    目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由数据可知,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意识恢复、拔管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临床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建国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一例血友病A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术前护理

    总结一例血友病A合并消化道出血术前护理经验。护理的重点包括: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补充凝血因子的护理,体温过高的护理,低蛋白血症的护理,给予肠外营养和心理支持,积极防治并发症。

    作者:朱瑞芝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超声心动图在伴有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在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漏诊、误诊比例非常高,特别是在当患者有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此时又发生ACS时,由于ERS心电图特征与ACS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的心电图特征极其相似,临床ACS确诊更加困难,这时,及时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至关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如何运用超声心动图中携带的一些特殊检查技术,结合其它常规检查方法,如何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准确的从众多的胸痛及心前区不适患者中及时甄别出真正高危的胸痛患者。结论超声心动图在伴有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作者:张莉;刘艳丽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未发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患者3例出现了轻度术后病发症,经治疗痊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00.00与84.8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顺利进行,改善预后效果,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灵芝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探讨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作用

    目的:通过临床实证研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中治疗的78例糖尿病患者资料,并将这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普通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在采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终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程序之后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6%,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患者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依据长期的临床实证对照研究证明,在糖尿病护理中给予健康教育临床护理配合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艳飞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护理干预对射频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射频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1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施行射频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7%,根据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2%,对照组为,68.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射频治疗宫颈糜烂具有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副作用小、容易掌握等多项优点,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必要护理措施,患者满意度高,对成功治疗宫颈糜烂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淑红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而对于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新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与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新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尽快康复,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慧;张新会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并且观察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由于错过佳的救治时机或者病情太严重而放弃治疗或者死亡者22例,其余43例患者都顺利渡过急性期,经过精心的护理配合后成功拔管,并没有出现呼吸道缺氧、窒息、肺部感染、气管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及早实施气管切开术,并且配合精心、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救治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琳琳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对焦虑症患者施行亲情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亲情护理,统计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要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焦虑症患者实施亲情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焦虑程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贺燕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儿童手足口病48例临床分析及预防

    目的:对儿童手足口病进行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的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48例,对其临床病症的预防措施进行统一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相应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儿在进入我院治疗期间均出现发热、手、足、口部位出现疹子,同时有强烈的疼痛感,部分患儿会有较为严重的头痛、呕吐和咳嗽病症,所有患儿在我院接受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中显示其伴发病症较为危急,因此需要及时实施治疗,控制患儿病情,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崔力方;孟庆东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从中医脉象中认识的物理规律

    目的:以中医脉象说明其中的物理规律性,方法用中医脉诊理论与技术结合其它物理现象认识物质运动规律。结果提出脉诊时医患的指掌侧固有动脉与桡动脉产生相互作用,医生凭这种相互作用诊治疾病。结论脉诊是医患动脉相互作用的表现,内含丰富的物理规律。

    作者:王茜茜;邓思达;张艳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96例动脉硬化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常规组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王展 刊期: 2015年第5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