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星;赵文光
目的:对比分析鼻咽癌的CT与MRI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进入到我院进行诊治的鼻咽癌患者80例,均采用CT与MRI诊断方式,对比两组检出率。结果鼻咽部位检测CT检出率41例(51.25%)明显低于MRI检出率54例(67.5%),颅底部位的检测CT检出率10例(12.5%)明显低于MRI检出率33例(41.2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的诊断结果其临床意义更加明显,不管是鼻咽部还是颅底部的检测,其效果都要优于CT,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中南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探究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在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均有较好的疗效,但相对而言奥氮平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综合疗效更好,因而在疾病治疗当中应对药物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王彩霞;张小龙;苏静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浅谈老年患者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综合已报道的文献和资料,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上与一般患者的异同之处。结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功能多弱于一般患者,且在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同时常伴有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因此,需要一系列专门针对老年患者的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
作者:李怡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探讨中医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8例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慢性盆腔疼痛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法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英环 刊期: 2015年第54期
随着近些年儿科的呼吸道疾病患儿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这在全部的儿科病理当中占据的比例达到35%左右,因此儿科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正是在儿科的个体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那么使得与成人相比,呼吸道疾病在儿科存在特别明显的差别。这就大致诊治儿科呼吸道过程当中必须要值得重点关注的事项就是安全用药。而在儿科当中滥用抗生素,这也使得儿童患病的趋势加重。本文通过探讨儿科呼吸道临床用药过程当中面临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正确用药的相关措施,以便可以为儿科安全用药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顾庆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观察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接受治疗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异维A酸10mg,2次每日;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的痤疮颗粒,10g,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外用克林霉素凝胶,每日2次,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静波;高以红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探求介入治疗后的合理护理方法。方法对41例产后出血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穿刺点护理,基础护理等。结果产后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为主,经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止血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大部分止血成功,且无明显后遗症。结论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致死率,有效促进病情的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回玉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极为重要,本文从健康教育的内容、发病因素、自我管理等方面就高血压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有参考价值。
作者:白小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有针对性强,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使一人献血,多人受益等优点。这是输血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输注过程中,临床护士应掌握各种成分血的特点,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作者:角茶勒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探究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13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65例,其中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后其SDS和S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同时干预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美玲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由数据可知,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意识恢复、拔管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临床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建国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对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剖析,减少和规范退药,减少医患矛盾,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的门诊药房882张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结果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由医师因素,患者因素,药品素因及其它因素多方面引起的。结论退药现象客观存在,应从监管抓起,完善各项制度,强化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尽量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的发生。
作者:段桂花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探讨化疗导致的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化疗患者进行消化道护理,以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减轻了患者痛苦。结果影响恶心、呕吐的因素主要有化疗药物及其给药方式及患者特征。因此,针对以上因素医护人员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及护理,32例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得到缓解,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病人的积极配合,顺利完成化学治疗的过程。结论恶心、呕吐是化疗药物引起的常见的胃肠道早期毒性反应,也是患者害怕的化疗副反应。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患者可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调、衰弱和体重减轻,患者往往因此而拒绝进行有效的化疗。因此,为了缓解和减少胃肠道的毒副作用,临床上应积极进行恶心、呕吐的治疗和护理,保障有效的化学治疗,促进疾病康复,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王海涛;张淑红;周丽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势。方法将421例传统胆囊切除术和910例腹腔镜切除术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手术创伤、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劳动力恢复时间、总体经济费用等方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对传统胆囊切除术有显著的优势。结论 LC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
作者:张光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导致普外科患者伤口出现感染的原因,并对临床中对患者所实施的科学的护理方法进行讨论。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伤口感染的患者102例,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与102例未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对比,将导致患者伤口出现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中与患者伤口感染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手术持续时间、病房环境、备皮情况、引流情况等。结论临床中导致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因素相对较多,因此在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的制定并调整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恢复情况。
作者:张凯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对大活络胶囊抑制血栓形成的机制进行探讨,为大活络胶囊用于血栓性疾提供病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家兔为实验对象,随机选取15只家兔作为实验组(每小组5只),另5只为对照组。实验组家兔在正常饮食中掺杂大活络胶囊喂养一周(设三组不同剂量,小剂量20mg/kg,中等剂量25 mg/kg,大剂量30 mg/kg;对照组家兔予以相同食物喂养但不加药物。7天后对实验组大活络胶囊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及对照组家兔静脉血中PGI2、TXA2、TM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发现,相比对照组,实验组中加入大活络胶囊的家兔血浆6–keto-PGF1、TXB2、TM值均有趋向正常值范围的改变;实验组中中剂量组6–keto-PGF1、TXB2、TM值都处于正常值之间,好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结论大活络胶囊抑制血栓形成,是通过对血液中PGI2、TXA2和TM的水平调节来实现的。
作者:罗张风;易颖;石靖;邢健恒;赖洁茹;邓华菲;周琴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来全面提高老年人护理的质量,并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社区中64例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将其分为普通家庭组30例,护理指导组34例。然后再分别依据不同的方法护理方法,来对其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对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相关的测试。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护理指导组的34例老人身心健康程度远远大于普通家庭组。结论在社区老年人护理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对老年人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社区人员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爱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所接收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并记录选择自然分娩的情况、第一产程时间、经阴道分娩之后的出血量,探讨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第一产程时间、分娩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徐慕璇 刊期: 2015年第54期
目的:分析新疆克州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研究和描述方法,分析2013年新疆克州地区麻疹流行病的发病概况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新疆克州2013年共报告麻疹48例,报告发病率为4.6/10万。2至6月是麻疹流行病高发时期,其中<15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5.4%,无麻疹免疫史病例占病例总数的37.5%,免疫史不详病例占病例总数的45.8%,死亡1例,报告死亡率为0.2/10万,病死率为0.21%,累计治愈病人47例。结论提高新疆克州麻疹监测质量,加强克州地区麻疹复种工作,减少麻疹发病。
作者:陈晓英;史爱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总结了27例压疮的分期治疗及护理体会,认为动态、全面、客观、有效地对压疮进行评估,了解病因和发病机理,抓住“预防为主,立足整体,重视局部”的观念,正确掌握其防治及护理技术,对压疮的预防及治愈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孙沛芳 刊期: 2015年第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