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

徐慕璇

关键词:助产士, 心理护理, 自然分娩, 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所接收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并记录选择自然分娩的情况、第一产程时间、经阴道分娩之后的出血量,探讨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第一产程时间、分娩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头部外伤后合并颅内肿瘤死亡伤病关系分析1例

    李某,男,43岁,某年9月14日被人用木棒打伤头部后至某县医院治疗,入院查体见左额颞部头皮血肿6×6×5cm,面部有多处血痕,余检查未见异常,CT提示右侧顶叶脑挫伤伴薄层硬膜下出血,于9月26日出院。出院后赔偿一事李某已与被告达成一致,并一次性付清全部钱款。但次年4月其父亲发现李某死于自家床上。家属遂诉至法院,认为李某死亡与被告的伤害有关系,请求赔偿。法院随即聘请我方进行死因鉴定和伤病关系鉴定。

    作者:张培培;钱维;张中平;龚道银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合并骨质疏松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其余100例非骨质疏松者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腰椎2-4、股骨颈骨密度,并且研究其与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病程、年龄、性别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与大血管发生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无相关性;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与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随着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增高,体重指数降低,糖尿病病程延长,年龄增长,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会随之升高,应加强预防及治疗。

    作者:石学庆;姜娜娜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脑血管病20例介入治疗术的复合麻醉体会

    目的:探究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20例,均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有创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18例患者意识、肌力恢复后,将气管导管拔出,生命体征平稳,送回病房;其余2例患者术后意识不清送入重症监护病房。拔管后1min的SBP、MAP、HR明显高于术前(P<0.05),SpO2明显低于术前(P<0.05);手术开始2min的HR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复合麻醉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不仅避免和弥补了局部麻醉的不足,还可以根据术中情况调整麻醉的深度,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郭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ICU综合症患者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

    总结一例AECOPD伴ICU综合症患者雾化吸入的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该患者年龄偏大,听力下降,对ICU环境的恐惧以及孤独,加上复杂仪器设备和监护措施使患者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护理上注意必须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引导患者熟悉ICU环境以及医护人员,尽可能减少各种仪器设备的报警声,向患者讲明雾化吸入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2)做好安全护理。安排专人护理,避免坠床跌倒的发生。如果处于病情发作期,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3)做好雾化吸入护理。避免患者在谵妄症状出现时做雾化吸入;尽量选择患者心情愉快时,向患者解释雾化吸入的意义,并演示雾化吸入的方法;对此遵医行为较差的患者尽量使用面罩雾化。(4)观察雾化吸入后的效果。生命体征、spO2、血气分析、肺部听诊情况以及活动后气喘气短症状有无缓解。经过15天的治疗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辛宇婷;谭蓓;秦海燕;王沙沙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30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经治疗,基本治愈8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对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联合治疗;坚持治疗;缓解后维持治疗。

    作者:张新颖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寻常型银屑病系统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系统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0例系统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见效1~4周见效,皮损明显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不良反应口干20例,皮肤干燥、瘙痒19例,眼睛干燥1例。结论系统治疗时尤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使疗效充分发挥,将毒副作用降到小,也即提高疗效/危险的比值。对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若皮损面积超过体表面积的25%才考虑系统用药,并应加强整体性调整,因为患者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

    作者:李绪光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通过跟踪随访半年,按有无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70例)和未出血组(50例),分别对22个指标进行统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可能导致肝硬化病患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脾静脉内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以及红色征等7项指标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红色征、门静脉内径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成正相关,血小板计数(PLT)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成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PLT、PT、PTA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出现的重要指标,门静脉内径增加、血小板计数降低、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以及红色征是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红色征是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尉伟;梁晔;王宁;孟艳秋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浅谈尿崩症患者的诊疗对策

    目的:掌握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诊疗对策。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观测和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尿崩症患者主要的治疗为ADH替代或增加其活性,同时补充足够水分,以药物治疗的方式为主,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确保实效。

    作者:姜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对中药制剂质量的稳定性监测与有效期的验证

    目的:对自制中药制剂质量的稳定性进行监测,验证中药制剂的有效期。方法选取医院临床较为常见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6种自制中药制剂,对其进行监测,中药制剂有片剂、洗剂、口服液、软膏,分别为外用和内服两种,为了可以确保药剂的质量,要对药剂进行稳定性检查,在12~24个月的有效期内进行监测药剂的质量。结果6种自制中药制剂性状外观留样24个月后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有金黄软膏的光泽有些许暗淡,金黄洗剂有少许的沉淀情况,轻微摇晃,沉淀散去,没有粘瓶的现象。6种自制的中药制剂中含有的药用成分都已经被检测到,正骨片一号中监测到了香附酮,正骨片二号中监测了续断,骨疏宁片中监测到了熊果酸,补肾健骨口服液监测到了当归,在黄金软膏和黄金洗剂中监测出了大黄酚。依据对应的崩解时限检查方法进行检查三种片剂,三种片剂在12~24个月的有效期内各自的崩解时限都完全符合相对应标准的指定值。结论医院临床的6种常用自制中药制剂,在12个月-24个月的有效期内都具有稳定的质量,对于有效期的设定都非常合理的。

    作者:杨迪;杨芳;周斌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大活络胶囊抑制血栓形成的机制

    目的:对大活络胶囊抑制血栓形成的机制进行探讨,为大活络胶囊用于血栓性疾提供病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家兔为实验对象,随机选取15只家兔作为实验组(每小组5只),另5只为对照组。实验组家兔在正常饮食中掺杂大活络胶囊喂养一周(设三组不同剂量,小剂量20mg/kg,中等剂量25 mg/kg,大剂量30 mg/kg;对照组家兔予以相同食物喂养但不加药物。7天后对实验组大活络胶囊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及对照组家兔静脉血中PGI2、TXA2、TM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发现,相比对照组,实验组中加入大活络胶囊的家兔血浆6–keto-PGF1、TXB2、TM值均有趋向正常值范围的改变;实验组中中剂量组6–keto-PGF1、TXB2、TM值都处于正常值之间,好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结论大活络胶囊抑制血栓形成,是通过对血液中PGI2、TXA2和TM的水平调节来实现的。

    作者:罗张风;易颖;石靖;邢健恒;赖洁茹;邓华菲;周琴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与认识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用血状况,积极推广成分输血,指导合理用血。方法对我院成分血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论成分血能够节约血资源,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关保;张杰;焦鑫;于艳秋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交通事故致左下肢三大关节损伤及左足毁损伤鉴定1例

    1.1案情摘要。苏××,1967年5月11日出生,于2014年7月25日20时30分许遇交通事故受伤,伤后被送医院治疗。1.2病历摘要。车祸致左下肢疼痛、出血2小时入院。查体:左髋关节压痛(+),内收内旋短缩畸形,活动不能;左足跖跗关节以远皮肤软组织挫烂、毁损,创缘不整,皮肤软组织挫伤污染严重,跖趾骨及跗骨多发骨折、骨质缺如,神经、血管、肌腱严重撕脱断裂,创面广泛渗血,左足踝关节松动、不稳,膝关节压痛(+),踝关节及膝关节活动不能。辅助检查:左足x线片示:左足跖趾骨及跗骨多发骨折、骨质缺损。左膝、髋关节X线CT片示:左髋关节骨折伴脱位,左胫骨平台骨折。2014年9月16日左髋、膝关节MRI诊断报告:左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见线条状异常高信号强度影,达关节软骨缘,关节腔及髌上囊部分稍扩大积液。左股骨头见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强度影,信号混杂。印象:左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部分撕裂,左膝关节髌上囊少量积液,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临床诊断:左前足毁损性离断伤,左小腿多发皮肤裂伤伴神经、血管、肌腱损伤,左髋关节骨折伴脱位,左胫骨平台骨折,左股骨头坏死2度。治疗经过:急诊先后行左小腿探查修复术、左足修复术、VSD负压引流术和左侧髋关节骨折伴脱位手法复位+股骨牵引术,伤后16日行左足趾截趾术后伴皮肤缺损清创切痂残端修整+VSD负压吸引覆盖术,伤后24日行左足、左小腿术区皮肤缺损清创同侧游离植皮+VSD负压吸引覆盖术,伤后近2月行左股骨头减压、空心钉内固定+植人工骨术(术后诊断:左股骨头创伤缺血性坏死)。

    作者:黄少琴;刘月勤;吴浚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急性胃肠炎治疗中黄连素与诺氟沙星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胃肠炎治疗中黄连素与诺氟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黄连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等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急性胃肠炎采用黄连素与诺氟沙星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分析动态血压监测与连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动态血压监测与连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诊治的6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经过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接受普通治疗及日常护理,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连续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血压监测、服药、饮食、运动以及烟酒等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连续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至第3个月末明显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以时间治疗学为指导连续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以改善患者维持治疗的动力。

    作者:张绩琼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浅谈银屑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与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制定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对银屑病的治疗有独特的作用,必须要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医学的诊疗理论和实践措施,不断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

    作者:王志远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循环管理模式在合理控制医院药品收入占比的应用

    本文以循环管理模式在合理控制医院药品收入占比的应用为题展开相关论述。首先对其进行了必要概述,从质量管理计划、实施到检查处理等整体过程加以讨论,阐述了这一管理方法如何提高医院药事与药物使用管理质量。希望通过对该管理模式的探讨可以为合理控制医院药品收入提供一些可资利用的信息,以供参考。

    作者:许坚荣;江莉;王进强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益坤宁治疗血虚气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坤宁治疗血虚气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126例血虚气滞型月经不调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使用益坤宁颗粒,对照组使用当归养血丸,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即P<0.05。结论益坤宁治疗血虚气滞型月经不调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梅;董芳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对策

    随着近些年儿科的呼吸道疾病患儿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这在全部的儿科病理当中占据的比例达到35%左右,因此儿科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正是在儿科的个体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那么使得与成人相比,呼吸道疾病在儿科存在特别明显的差别。这就大致诊治儿科呼吸道过程当中必须要值得重点关注的事项就是安全用药。而在儿科当中滥用抗生素,这也使得儿童患病的趋势加重。本文通过探讨儿科呼吸道临床用药过程当中面临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正确用药的相关措施,以便可以为儿科安全用药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顾庆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关于产妇、新生儿指纹、足印采集的思考

    指纹学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指纹应用早的国家,从对陕西半坡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指印以及内蒙、辽宁、青海、甘肃等地出土的陶器上的原始指纹画研究看,中国对指纹的认识与运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推动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如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的发展,也为指纹学打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1]。

    作者:李春恒;胡文颖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糖尿病伴发抑郁症因发病率高,且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目前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显示糖尿病伴发抑郁症达30~35%[1-3]。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药物选择已成为内分泌科医师关注的问题,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有良好疗效,且患者依从性及耐受性良好,既往这方面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探讨比较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综合医院医师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郭洪绪;李进 刊期: 2015年第5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