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尉伟;梁晔;王宁;孟艳秋

关键词: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通过跟踪随访半年,按有无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70例)和未出血组(50例),分别对22个指标进行统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可能导致肝硬化病患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脾静脉内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以及红色征等7项指标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红色征、门静脉内径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成正相关,血小板计数(PLT)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成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PLT、PT、PTA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出现的重要指标,门静脉内径增加、血小板计数降低、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以及红色征是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红色征是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通过跟踪随访半年,按有无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70例)和未出血组(50例),分别对22个指标进行统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可能导致肝硬化病患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脾静脉内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以及红色征等7项指标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红色征、门静脉内径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成正相关,血小板计数(PLT)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成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PLT、PT、PTA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出现的重要指标,门静脉内径增加、血小板计数降低、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以及红色征是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红色征是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尉伟;梁晔;王宁;孟艳秋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与护理

    骨性关节炎用玻璃酸钠药物治疗与护理及康复指导。

    作者:刘世芳;刘智慧;孙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

    目的:浅谈老年患者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综合已报道的文献和资料,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上与一般患者的异同之处。结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功能多弱于一般患者,且在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同时常伴有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因此,需要一系列专门针对老年患者的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

    作者:李怡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脑血管病20例介入治疗术的复合麻醉体会

    目的:探究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20例,均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有创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18例患者意识、肌力恢复后,将气管导管拔出,生命体征平稳,送回病房;其余2例患者术后意识不清送入重症监护病房。拔管后1min的SBP、MAP、HR明显高于术前(P<0.05),SpO2明显低于术前(P<0.05);手术开始2min的HR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复合麻醉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不仅避免和弥补了局部麻醉的不足,还可以根据术中情况调整麻醉的深度,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郭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PFNA与DHS治疗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PFNA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PFNA及DHS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各35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的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等指标。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功能锻炼时间要明显优于DHS组患者(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优于DHS,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明欣;谭雯;李巍;刘玉江;王博;常峰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乳腺甲状腺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究乳腺甲状腺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甲状腺患者共96例,分析其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患者48例,观察组为干预后,对照组为干预前,严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手术部位感染率等。结果在完成干预之后,在进行干预之前,抗菌药物都是预防性用药,同时其使用率高达100.00%,在完成干预之后,其使用率明显下降为4.74%,并且抗菌药物均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使用头孢呋辛。结论针对乳腺甲状腺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唐蓓蓓;蓝海珍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急诊急救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急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急诊急救患者共92例,收治年限在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之间,通过抽号将9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46例。对其中一组患者仅用常规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对比治疗,设定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左心衰急诊急救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1.3%(42例),高于对照组的71.74%(33例),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中加用无创呼吸机,能够有效缓解性左心衰急诊急救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孙怀梅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早期康复训练在拇手指再造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在拇手指再造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50指)外伤性拇手指缺损患者进行移植再造的治疗,对40例拇手指再造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严密观察患者拇手指的活动、感觉以及血管功能,根据临床拇手指的评定标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并且记录。结果40例患者(50指)的综合评定结果:优30指,良15指,可5指,差0指;发生血管危象有5例患者,其中静脉危象3例,动脉危象2例。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拇手指再造患者的拇手指活动、感觉等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来庆玲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新疆克州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新疆克州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研究和描述方法,分析2013年新疆克州地区麻疹流行病的发病概况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新疆克州2013年共报告麻疹48例,报告发病率为4.6/10万。2至6月是麻疹流行病高发时期,其中<15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5.4%,无麻疹免疫史病例占病例总数的37.5%,免疫史不详病例占病例总数的45.8%,死亡1例,报告死亡率为0.2/10万,病死率为0.21%,累计治愈病人47例。结论提高新疆克州麻疹监测质量,加强克州地区麻疹复种工作,减少麻疹发病。

    作者:陈晓英;史爱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中医内科治疗湿疹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内科治疗湿疹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2013年5月份至2014年8月份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湿疹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后,45例患者中,38例患者痊愈,5例病情好转,治疗的有效率为95.6%;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后,45例患者中,24例患者痊愈,11例患者病情好转,治疗的有效率77.8%,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湿疹有着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风险管理在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10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经不同护理方式护理的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给予风险管理护理的实验组产妇在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意外事件等方面均比对照组存在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给予产妇风险管理护理,可以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为产妇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新霞;刘世清;马春燕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接受治疗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异维A酸10mg,2次每日;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的痤疮颗粒,10g,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外用克林霉素凝胶,每日2次,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静波;高以红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浅谈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1]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2013年至2015年临床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及原因分析。结果通过对临床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的总结分类,主要有给药错误、管路滑脱、跌倒、坠床、走失压疮等。结论坚持非处罚性[2]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管理,心理负荷重,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能有效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违反操作规程及分级护理制度。年轻护士缺乏护理经验。

    作者:薛媛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微免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在医学教育中,作为贯穿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应是着重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灌输。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是基础医学课与临床医学课之间的桥梁,也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其中,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技能素质。传统的实验教学大都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各类微生物的感性认识而设计的验证性实验,每个实验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学生一般是在教师做好全部实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实验指导所写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而且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少,造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1]。为此我们对微免实验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薛华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而对于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新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与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新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尽快康复,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慧;张新会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多数TIA患者首选阿司匹林治疗,推荐剂量50~150mg/d。如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选用氯吡格雷。如果使用噻氯匹啶,因其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严重并发症,应注意监测血常规。频繁发作TIA时,推荐静脉滴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治疗不作为常规治疗,但对于房颤、TIA频繁发作或椎-基底动脉TIA患者可应用抗凝治疗。

    作者:牛忠江;尹运佳;吕秀玉;张雪凤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治疗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7例,根据药物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1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常规药物治疗和曲美他嗪联合黄芪治疗的效果并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ST-T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92.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2%和7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黄芪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首选药物之一,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肌缺血情况快速改善,对促进心电图和心肌酶快速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魏宇哲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小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流感染嗜血杆菌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患儿30例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治疗显效22例,有效8例,有效率100%,均痊愈出院。结论以往氨苄西林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首选抗生素,可酌情选用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氮苄西林-舒巴钠等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药的复方制剂,以及多西环素、利福平、氨基糖苷类以及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Z/TMP)、喹诺酮类等。合理选用抗生素是治疗成败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姜英红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应用三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2例KOA患者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给予其关节镜清理术、局部玻璃酸钠注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甲乙丙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79.41%、94.12%,其中,甲乙两组治疗效果相当,比较差异显著差异(P>0.05),但乙组同甲、乙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KOA患者情况,给予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阚连双 刊期: 2015年第54期

  • 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所接收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并记录选择自然分娩的情况、第一产程时间、经阴道分娩之后的出血量,探讨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第一产程时间、分娩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徐慕璇 刊期: 2015年第5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