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伦
目的:探讨骨折后脂肪栓塞(FE)的胸部X线诊断要及影像学特征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22例长管骨骨折后合并脂肪栓塞的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总结FE早期诊断的要点。结果双肺弥漫性分布的片状密度增高影15例,双肺中下野分布为主的片状阴影5例,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强2例。行CT检查,表现为玻璃样改变13例,表现为多发实变影或结节影7例,合并有双侧胸腔积液2例。结论双肺弥漫性分布斑片状实变影是肺脂肪栓塞的X线特征。FE的早期诊断,有利于临床采取正确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曲洪源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均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一年的生存率(100%)、局部复发率(0)、远处转移率(0);三年的生存率(80.65%)、局部复发率(3.23%)、远处转移率(3.23%);五年的生存率(72.58%)、局部复发率(8.06%)、远处转移率(6.45%)。结论改良根治手术治疗乳腺癌有显著疗效,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光伟 刊期: 2015年第55期
0引言肾病综合征是多种病因和病理类型引起肾小球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1],该病由于患者高脂血症以及有效血容量降低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引发抗凝、凝血及纤溶系统障碍。
作者:韩丽英;白慧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对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运用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运用中医补肾活血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0.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法在治疗骨折患者当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得患者的骨骼愈合速度大大加快,且骨密度显著提高,应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万江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急诊科酒精中毒患者临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47例,实验组患者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依从性。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优良率为76.59%,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优良率为91.49%。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对酒精中毒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依从性,能够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
作者:薛蓓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及整复后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尺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在我院2013年至2015年就诊的尺桡骨骨折患者记录中随机选取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配合抗生素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进行康复治疗。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下,观察两组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及整复后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较少患者的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且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应加大推广范围和力度。
作者:李静;李伟芳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普通放射诊断在临床的应用体会。方法查阅文献并且结合作者的临床应用体会。结果放射诊断的出现使医学影像检查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方向。它能使人做出许多具有空前准确性的诊断,有助于医师探查人体病患之处。普通放射诊疗是医学影像检查中基础、有用的诊疗手段。结论在现代医学诊疗中,对于普通放射性诊断技术,我们要取其精华避其糟粕。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医学诊疗实践。
作者:热依汗古丽·吐尔孙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盆腔炎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另采取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用药不良反应以及CRP表达水平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炎临床用药方案中,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方案效果满意,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平凡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后早期血液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择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122例成年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34例健康男性血样标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的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重伤组INF-γ/ IL-6低于轻伤组,轻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严重创伤后早期血液中的CD4+T、CD3+T细胞均明显下降,同时合并多种细胞因子下降,存在向Th2型细胞因子偏移的趋势,故加强患者的血液免疫细胞变化情况至关重要。
作者:张红其;张伟玲;王群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以增强对脂肪坏死的认识。方法本文选择2013年至2015年间的45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脂肪坏死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6~58岁。对其进行诊断治疗,观察其X线表现。结果在病因与时期不同的情况下,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有多种表现:①脂性囊肿4例;②结节2例;③肿物9例;④斑片影4例;⑤不对称致密3例;⑥脂肪层内索条状、星芒状、网状影15例;⑦片状、颗粒状多形性钙化、不规则性钙化1例;⑧结构扭曲2例;⑨未出现任何阳性X线表现5例。在多种X线的表现中,皮下脂肪层内索条状、星芒状、网状影与腺体内脂性囊肿属于乳腺脂肪坏死的典型表现。结论紧密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要先考虑发生乳腺脂肪坏死的可能性,能够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乳腺X线检查结果对脂肪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宝昌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到院内实施诊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病变组(合并冠心病),单纯糖尿病组例数为58例,病变组例数为62例,检验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观察并比较各检验指标。结果病变组血清总胆红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比单纯糖尿病组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均明显比单纯糖尿病组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中,联合检验血清胆红素、血脂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对于临床疾病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徐莉;许珊珊;李洲锋;仝淑坤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应用于新护士临床带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新进入职的护士100例,依据不同的临床带教干预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士50例,观察组护士50例。对照组护士进行常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观察组护士采用目标管理模式方法进行带教,对比分析两组新进入职护士的临床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对于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综合考评成绩、护理缺陷数。结果两组护士进行带教干预方案后,观察组护士的临床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对于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综合考评成绩、护理缺陷数显著优于对照组护士,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进入职护士应用目标管理模式,对于新进入职护士和带教老师都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目标要求,显著增强了新进入职护士的自控管理能力,促进新进入职护士的成长以及对于护理风险的控制,显著增强了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焦丽;尹茹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和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组加用蠲痹汤。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61.76%,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联合应用蠲痹汤、甲氨蝶呤和柳氮磺胺嘧啶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牛洁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能够减轻哮喘症状、预防哮喘发作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40例哮喘儿童进行有目的的健康指导及护理,观察呼吸道炎症改善情况,以及咳嗽、咳痰症状减弱或减轻情况等。结果患儿家长获得了哮喘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未采取护理措施的患儿比较,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症状缓解快。结论恰当的护理能够预防哮喘发作、减轻症状。
作者:王新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彻底的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基本要求,去除器械表面有面或者无机污染物,降低生物危害。正确的清洗与保养能够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综合医疗成本彻底的清洗能够保证消毒灭菌的效果,降低病人的感染风险。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管腔类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探讨。
作者:王晓玉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户外活动护理在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智能及行为障碍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室内护理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护理人员的监管下增加户外活动内容,包括步行、简单的体操活动、日光浴等。每天持续1小时,2个月后进行智能及行为能力的评价。结果两组入组时HDS得分大致相同,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HDS得分为(11.16±2.02),对照组为(8.91±1.85),两组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但组间比较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组时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由(50.65±4.98)上升为(69.16±7.02),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由(52.76±5.91)上升为(59.91±6.8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组间比较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情与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户外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智能水平,提高日常行为能力,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潘向荣;张琴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术中空肠营养管置入肠道内营养加快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给予空肠营养管置入肠道内营养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42例病人出院后继续肠道内营养,术后一月患者精神状态和营养均较好,复查生化和血常规均正常,开始化疗或放疗。结论胃癌根治术术中空肠营养管置入肠道内营养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手术的营养状况,加快病程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术后化疗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如纳差、恶心、呕吐等可应用肠道内营养治疗明显加快化疗后身体状态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进喜;程培农 刊期: 2015年第55期
手术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它对每一个患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大多数患者在术前都有各种顾虑,其中对麻醉的顾虑尤为突出,常表现出优心忡忡、疑虑满腹。种种疑虑使患者在手术麻醉之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为了使患者能安全度过麻醉这一关,我们针对麻醉患者的种种心理,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做好解释和动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联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本院手术室未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前的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本院手术室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后的工作情况作为观察组。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并对比两组护理差错率、护理工作质量。结果查对清点不严、巡查力度不足、标本送检错失、未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等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主要的安全隐患,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后,上述护理差错几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两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查找并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率,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诊疗安全性。
作者:董爱琴;哈丽萍 刊期: 2015年第55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01月到2015年01月医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0例,为了方便对比、研究,随机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0例)主要采取普通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40例)主要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经过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是9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是72.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其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15年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