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治疗后远处转移合并疼痛化疗的护理

冯萍

关键词:鼻咽癌, 远处转移, 疼痛化疗, 护理
摘要:0引言鼻咽癌患者晚期大多数会发生远处转移,如骨转移,肝转移,脑转移,肺转移,或者两个,几个部位合并转移者,有调查结果显示:转移部位排列为骨、肺、肝,从远处转移发生的时间看三年内为高发,一年之内多,三年后基本稳定[1]。患者并伴有疼痛,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我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中,也有发生远处转移并疼痛的患者,经过化疗,止痛药对症处理,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后,患者病情好转,疼痛减轻。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3cm子宫粘膜下肌瘤行腹部与阴道超声诊断的对比

    目的:分析与探讨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3cm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行腹部超声诊断,对观察组患者行阴道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48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子宫粘膜下肌瘤,且肌瘤直径为0.5~2.5cm,2例患者未检查出,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中,31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子宫粘膜下肌瘤,且肌瘤直径为0.6~2.5cm,19例患者未检查出,患者诊断准确率为62.0%。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超声能够准确诊断出<3cm子宫粘膜下肌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俊红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气管导管外固定贴研制与应用

    目的:针对全麻手术病人气管插管用2条胶带固定易致气管导管移位,口腔分泌刺激面部及污染手术床头板而研制的气管导管外固定贴。方法选择全麻手术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用2条胶带交叉固定,实验组用2条胶带交叉固定后加用气管导管外固定贴。术后观察:有无导管移位,有无面部发红,有无面部淤青,有无污染手术床头板。将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气管导管移位,面部发红,面部淤青,手术床头板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导管外固定贴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器械。

    作者:赵加全;曾维君;刘珉甬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复杂性肛瘘微创的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9例,a组患者给予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B组患者开展切开挂线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表现与肛门失禁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但a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创口面积、创口愈合时间以及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均显著好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可显著抑制术中出血量与创口面积,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并迅速改善肛门功能,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作者:王延超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总结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患者应用内膜消融自凝刀刮凝宫腔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炔诺酮治疗。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56%,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乏力、体重增加。治疗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6例,复发率为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ICU护士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缓解措施

    0引言ICU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它大的特点是危重病人的集中,医护人员的集中和各种现代化监测和治疗仪器的集中[1]。而ICU护士作为抢救重症患者的技术骨干,她们承担着繁重的护理任务,进行着持续的脑力和体力活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警惕性。因此ICU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决定了ICU护士是心理压力产生的高发人群,容易形成孤僻、孤独和感情抑郁情绪,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重视心理压力对护士的影响,认真分析心理压力的产生因素,探讨其应对措施,不仅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对我是五家设有ICU的医院内该科室护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她们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缓解措施。

    作者:沈煜琴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物理振动排石应用于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上尿路结石84例,esWl术后行体外振动排石,观察治疗组体外振动排石后碎石排石率及排净率,进行结果统计及结石分析。结果 esWl术后经体外振动排石治疗后,治疗当天排石率88.1%(74/84),治疗第二天排石率100%(84/84),一周后结石排净率80.9%(68/84),二周后复查结石排净率89.3%(75/84)。结论物理振动排石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促进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的排出,预防和减轻治疗后的并发症,是患者顺利排石的重要保证。

    作者:汪翔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在脑梗塞携带胃管出院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脑梗塞携带胃管出院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塞携带胃管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由延续护理小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主动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呕吐/反流、腹胀/腹泻、鼻咽黏膜损伤、胃管堵塞、误吸、肺部感染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发生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能使脑梗塞携带胃管出院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作者:徐龙华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血透长期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在维持血透时使用的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即长期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共100例,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导管情况,比较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有明显的差异,P<0.05。此外,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之前。结论护理干预对于血透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护理有很大的意义,有助于临床的疗效更加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乌日娜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舒肝毓麟胶囊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目的:建立舒肝毓麟胶囊检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处方中的当归、郁金、川贝母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白芍、香附、大黄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当归、郁金、川贝母在显微鉴别中能检测出其特有的显微特征;白芍、香附、大黄在薄层色谱分析中,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阴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对其进行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有效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陈庆先;朱晶;高莹莹;刘鹏飞;阚朋甲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目的:探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大专正在上妇产科护理学见习课的两个班学生,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护生为60人。予以对照组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护理实践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护生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有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卢笛;何丽桥;梁月秀;李雪静;卢彩合;陆小曲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镇静剂在角膜上皮剥脱辅助治疗的观察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角膜上皮剥脱辅助治疗中应用镇静剂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角膜上皮剥脱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治疗中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以及红霉素眼膏,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舒乐安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 h后,观察组愈合率为94.0%,对照组愈合率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角膜上皮剥脱辅助治疗中应用镇静剂能够有效地提高愈合率,因此,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作者:陈兰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安徽涡阳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TSH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涡阳县8954例孕前妇女的甲状腺功能状况,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954例孕前育龄妇女血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8560例tsH数值正常,占95.60%,275例tsH数值偏高,占3.07%,119例tsH数值偏低,占1.33%。结论本地区孕前育龄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存在一定的比率,疑似甲减的比率高于疑似甲亢的比率。在孕前开展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可为育龄妇女孕前健康状况提供参考,对优生优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淑侠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浅谈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住院的2165例孕产妇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其中5例出现护理安全问题,总结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结果本组2165例孕产妇中,有5例出现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为0.2%;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护理监管不到位、患者自身因素等方面。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在了解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许新锋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冠脉支架手术前后的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在行冠脉支架手术之前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其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之间接收的需要应用冠脉支架手术进行治疗的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应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华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优势及护理体会

    本文主要介绍了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优势,以及在我科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作者:黄霞;唐小涵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护理干预对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MG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60例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施行不同护理干预,观察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个性化护理及一般护理后,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全面评估病人、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积极配合医生针对MG及不同合并症的相关治疗能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患者MG症状,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俊立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12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滴注化疗,治疗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两组患者的用药剂量相同,3周1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测定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细胞阳性率变化及cd4+/cd8+比值变化,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的dc和r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4+cd25+t细胞阳性率较化疗前比率下降,cd4+/cd8+比值变化较化疗前升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及骨髓抑制,但没有出现由于不良反应而终止的耐受者。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项黎明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慢性胃溃疡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胃溃疡面积。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胃溃疡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溃疡情况,保证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佩琴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宫外孕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2例应用腹腔镜治疗的宫外孕患者的一般资料、护理重点及相应措施并进行总结。结果对32例宫外孕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除3例在保守治疗观察过程中患者出现腹痛加剧,阴道流血增多,血压下降等出血症状而急诊手术外,29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成功率75%。结论宫外孕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应抓住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重点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孟庆波;杨洪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50例甲状腺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甲状腺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行改良小切口手术。结果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甲状腺瘤的治疗中,改良小切口手术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作者:郑千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