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霞
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78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来我站接受治疗的78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8例)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例)89.74%,(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本文采用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仝春梅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的减毒效果。方法将麻黄、附子、甘草等中药按照不同组合进行配伍煎煮,对比分析不同配伍方式中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及非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并总结其减毒效果。结果附子单剂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占总生物碱的39.34%,麻黄与附子组合配方占11.23%,甘草与附子组合配方占10.45%,麻黄、甘草与附子组合配方占8.76%,相较于附子单剂,经过配伍后得到的酯型生物碱含量明显下降,非酯型生物碱含量升高。结论将麻黄与附子、甘草与附子配伍后可降低附子的毒性,而将三者同时煎煮时监督效果更好,值得中药配伍使用。
作者:王传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并体会中西两医配合医治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患者的治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5年期间收治的244例因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实行研究,将她们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单纯用西药对患者实行治疗,研究组则选取中西医配合对患者实行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临床的治愈效果。结果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出对照组许多(P<0.05),且随访了2年过后的妊娠几率也显著比对照组高许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两医配合医治由于输卵管受到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症临床的治愈效果明显好于单一使用西药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妊娠率,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对肛瘘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80例我科收治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40例,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病人焦虑评分与病人满意程度、疼痛程度都好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增强肛瘘术后的临床治疗疗效,降低术后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评价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和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的术前钼靶X线和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钼靶X线在乳腺癌病型鉴别及术前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优势。结果在术前钼靶X线检查结果中,诊断为良性肿瘤者3例、漏诊2例、乳头状癌17例、导管内癌20例、髓样癌4例、腺癌3例、小叶原位癌1例,在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中,诊断为乳头状癌20例、导管内癌21例、髓样癌5例、腺癌2例、小叶原位癌2例,钼靶X线与病理检查的诊断一致率为88.0%(44/50)。结论通过钼靶X线摄像可直观反映乳腺癌病灶部位的钙化情况、结构、肿块、血管异常影,可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值得应用。
作者:李喜凌;杜文环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诱因干预措施,降低糖尿病的发生。方法随时随机对门诊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诱因干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高危人群了解知晓糖尿病诱发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实际行动归避诱因。结论糖尿病在中老年或肥胖者中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与不正确的生活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可避免会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郭惠枝;闫瑞兰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质控分析平台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至今报告传染病报告卡、附卡、转诊卡及培训考核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每月召开专题质控分析会以及质量通报,采取多种反馈方式,对我院在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结果2013年至今,我院报告传染病疫情20余种,共2698例,报告率100%,及时率也达到96.44%,填写完整率为93.81%,规范率也达到91.1%;经专题培训后考核中,全院医务人员平均成绩96.4分。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是预防并控制传染病的前提,要充分发挥质控分析平台的作用,加强医务人员知识和意识,将静态管理转化为动态管理,全面提高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周凤梅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经治疗后对小儿的护理。方法以我科收治150例的患有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儿童进行分析,采用对照实验法,将患病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采取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观察组儿童进行治疗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喘息频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一定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患儿的喘息频率、并发症发病率、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提高患有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幼儿哮喘发病概率,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
作者:李亮英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心脏并发症的临床抢救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总结继发心脏并发症的临床抢救措施。结果心脏并发症是急性脑梗死并发症中常见的类型,针对这些疾病应积极预防,早期处理,为临床抢救提供条件。结论急性脑梗死常引发内科并发症,而心脏并发症尤其为主要,针对这类疾病要及早进行预防和控制,预防肺部感染和心理衰竭是关系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海峰;王海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对青光眼病患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意义。方法选取9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青光眼病患,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实验组病患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并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病患的病患满意程度和疾病知晓率,实验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青光眼病患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临床健康教育路径不但能够显著提升病患的疾病知晓率,还能有效增加病患的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作者:高翠萍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讨在冠心病患者中运用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时间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分组,对照组36例选择阿托伐他汀用药,观察组36例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针对两组的用药疗效与安全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方案实施前,两组各项血脂指标值与Hcy、hs-CRP值对比基本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服药期间,两组均有不适反应出现,但发生率对比基本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取瑞舒伐他汀方案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用药,总体药效要较阿托伐他汀理想,且安全有保障,适合推广。
作者:杨文斌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数量为100例,通过使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的方法对所有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测定患者的营养指标,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患者数量20例,占比为20%,营养不良风险患者50例,占比为50%,营养正常患者的数量为30例,占比为30%。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占比明显高于心脏疾病、糖尿病以及肾脏疾病患者的占比。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以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较高,而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尤其严重。
作者:刘晨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盆腔炎的方法。方法选择48例盆腔炎患者,对其实施辨证论治,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两个疗程治疗,湿热瘀结型17例中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2.3%。热毒瘀结型20例中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寒凝气滞型11例中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1.8%。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4%。结论中医药辨证论治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因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我院的及时抢救以及精心的综合护理后,2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疗有效率100%。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在对护理质量以及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萍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实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都显著好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让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接受专业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桂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以找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37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论疗,从而分析总结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88.89%,对照组的总缓解率为68.42%,观察组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三年内,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6.32%,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激素的副作用,患者治疗后不易复发,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闫早君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小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病例抽取80例进行此次研究,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7月份接收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存在显著差别,实验组比对照组短, P<0.05,而术中出血量以及肠管损伤率则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显著,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小肠内排列术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治疗,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值得推荐。
作者:田书锋;欧阳召一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通过腹腔镜配合胆道镜,研究保肝取石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6例胆道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为进行护理配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因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路护理配合,使得在复发情况和住院时间两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肝取石术来说,采取配合措施,使得有效降低了临床复发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翟晓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了解包头市昆都仑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状况,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方法随机对包头市昆都仑区某中学的500例在校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其得病率进行归纳与总结,为其普及一些常见病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结果通过随机调查后,包头市昆都仑区学生的总得病率为26.80%,得病率高低依次为近视、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营养不良、乙肝。248名男生中,共有76例(30.65%)近视、14例(5.65%)肠胃疾病、11例(4.44%)呼吸系统疾病、2例(0.81%)营养不良、1例(0.40%)乙肝,共计104例患病学生,占总人数的41.94%。252名女生中,共有89例(35.32%)近视、17例(6.57%)肠胃疾病、12例(4.76%)呼吸系统疾病、4例(1.59%)营养不良、2例(0.79%)乙肝,共计123例患病学生,占总人数的48.81%,女生的得病率明显高于男生,数据差异具有比较意义(P<0.05)。结论目前包头昆仑区学生的健康情况并不理想,应积极的开展体检工作,提高其预防疾病的能力与保健意义。
作者:雒淑丽;张雪茹 刊期: 2015年第70期
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健康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特别是门诊患者,刚进入医院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和低落的情绪,易导致护患纠纷。本文将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介绍简要介绍。
作者:于爱昕 刊期: 2015年第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