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体会

宋伟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不孕, 中西结合, 中药,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并体会中西两医配合医治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患者的治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5年期间收治的244例因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实行研究,将她们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单纯用西药对患者实行治疗,研究组则选取中西医配合对患者实行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临床的治愈效果。结果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出对照组许多(P<0.05),且随访了2年过后的妊娠几率也显著比对照组高许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两医配合医治由于输卵管受到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症临床的治愈效果明显好于单一使用西药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妊娠率,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和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方式与疗效

    目的:探究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以及其应用效果,为以后治疗此类患儿提供数据参考。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0例,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成疗程后对2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方式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治疗顺利进行以及临床疗效,提高患儿对医院服务的信赖,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周宏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对口引流术成功治疗椎间盘严重感染的一例报告

    目的:探讨对口引流术治疗椎间盘严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6月收治的1例腰5骶1椎间盘微创消融术后严重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例椎间盘严重感染患者采取椎间孔镜下感染灶清除加对口冲洗引流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该例患者在椎间孔镜下感染灶清除加对口冲洗引流治疗,患者双下肢肌力恢复到5级,可佩带腰围下床活动。结论对该例椎间盘严重感染患者进行椎间孔镜下感染灶清除后实施有效的对口冲洗引流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且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利民;肖磊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急性上腹痛4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上腹痛误诊病例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例急性上腹痛误诊病例,就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4例急性上腹痛误诊病例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以急性上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对引起急性上腹痛的疾病有全面认识,以减少或杜绝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者:奎映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质控分析平台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质控分析平台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至今报告传染病报告卡、附卡、转诊卡及培训考核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每月召开专题质控分析会以及质量通报,采取多种反馈方式,对我院在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结果2013年至今,我院报告传染病疫情20余种,共2698例,报告率100%,及时率也达到96.44%,填写完整率为93.81%,规范率也达到91.1%;经专题培训后考核中,全院医务人员平均成绩96.4分。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是预防并控制传染病的前提,要充分发挥质控分析平台的作用,加强医务人员知识和意识,将静态管理转化为动态管理,全面提高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周凤梅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前产后的护理措施,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5年55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剖宫产术的患者,进行产前产后护理干预,总结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期剖宫产术的护理方法。结果55例患者经过治疗及综合护理后,均无发生各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术前术后的综合性、针对性护理,对防止并发征发生、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及提早痊愈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占云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在宫外孕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患者,全部患者均经超声诊断,诊断结果与病理资料作比较,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80例宫外孕患者中,经手术或保守治疗证实72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其中2例宫角妊娠,70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39例,破裂型3例;流产型30例。结论针对宫外孕患者,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密切结合病史、声像图,可大程度减少漏诊和误诊事件,提高宫外孕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晶国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除严格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复苏外,着重加强在复苏过程中和复苏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8例中,0-3分47例,4-6分21例,其中4-6分21例全部复苏成功。失败5例均为0-1分者。结论在严格执行新生儿新法复苏的同时,着重加强复苏后护理,能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董新华;李海红;张琪;张苏梅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的减毒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的减毒效果。方法将麻黄、附子、甘草等中药按照不同组合进行配伍煎煮,对比分析不同配伍方式中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及非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并总结其减毒效果。结果附子单剂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占总生物碱的39.34%,麻黄与附子组合配方占11.23%,甘草与附子组合配方占10.45%,麻黄、甘草与附子组合配方占8.76%,相较于附子单剂,经过配伍后得到的酯型生物碱含量明显下降,非酯型生物碱含量升高。结论将麻黄与附子、甘草与附子配伍后可降低附子的毒性,而将三者同时煎煮时监督效果更好,值得中药配伍使用。

    作者:王传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以找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37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论疗,从而分析总结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88.89%,对照组的总缓解率为68.42%,观察组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三年内,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6.32%,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激素的副作用,患者治疗后不易复发,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闫早君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在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四肢复杂创伤患者10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常规换药治疗;实验组则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创伤面积为(46.52±13.68)cm2,实验组患者创伤面积为(25.63±11.56)cm2,对比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治疗率为94.33%显著优于研究组的75.4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结论对四肢创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治愈患者创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崔承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肛瘘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对肛瘘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80例我科收治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40例,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病人焦虑评分与病人满意程度、疼痛程度都好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增强肛瘘术后的临床治疗疗效,降低术后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对疼痛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影响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对疼痛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影响。方法对我科125例疼痛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对照组,60例,康复护理干预组,65例,比较护理临床效果。与常规组相比,康复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成效(遵医行为和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有效的减轻疼痛,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健康卫生护理教育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对青光眼病患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意义。方法选取9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青光眼病患,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实验组病患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并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病患的病患满意程度和疾病知晓率,实验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青光眼病患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临床健康教育路径不但能够显著提升病患的疾病知晓率,还能有效增加病患的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作者:高翠萍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早期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病例中抽取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5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增加早期干预以及康复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月龄的发育商情况差别显著,实验组的发育商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早期干预以及康复疗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发育商,值得推荐。

    作者:王斌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登记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翠娟;刘彦强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径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了解内固定治疗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传统暴露双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治疗方案为钢板锁定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根据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2.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8.0%,两者对比有统计学价值(P<0.05);对比2组患者如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症状,对其应用内固定治疗方案,相对于传统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牙生江·吐的;艾尔肯·司马义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观察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患者实施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在患者出院后5个月进行随访,按照Harris评价标准对患者髋关节恢复功能进行评分。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4.6±17)min,术中出血量(83.5±21)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2±1.3)月。收回36份随访资料,计优良率为91.67。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操作方面,患者出血量少,且有利于患者术后骨折愈后,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刚;王雪松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降压药物联合心理护理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32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病患采取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选取3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病患采取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并对两组病患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两组病患的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病患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作者:曹振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讨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运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将我院门诊近两年时间诊疗的74例Graves’甲亢患者分组,观察组37例选择甲巯咪唑口服,对照组37例选择丙硫氧嘧啶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给药前,两组的TSH、FT3和FT4等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观察组的TSH值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而FT3和FT4值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期间均有不良症状出现,观察组发生率24.3%,与对照组的29.7%相比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raves’甲亢患者实施甲巯咪唑治疗,疗效要较丙硫氧嘧啶理想,且用药安全,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彭英兰;池海谊;秦志宏;白波;康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PDCA循环在急诊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应用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应用于急诊危重症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326例急诊患者依据就诊时间将病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PDCA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救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PDCA组患者满意度及救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病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引导护理人员进行正确评估,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急诊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有效率。

    作者:龙晓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