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研究

王晶国

关键词:宫外孕,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在宫外孕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患者,全部患者均经超声诊断,诊断结果与病理资料作比较,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80例宫外孕患者中,经手术或保守治疗证实72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其中2例宫角妊娠,70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39例,破裂型3例;流产型30例。结论针对宫外孕患者,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密切结合病史、声像图,可大程度减少漏诊和误诊事件,提高宫外孕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病人实施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与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病人舒适度高于对照组,而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陈利静;王娜;郭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卡托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卡托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23)及对照组(n=23),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d,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LVFE、VE/VA水平高于对照组,LVMI、LVESV、L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卡托普利,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细胞病理学刮片在皮肤和黏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胞病理学刮片在皮肤和黏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皮肤和粘膜病变患者263例,对皮肤和粘膜病变患者的皮肤和粘膜进行刮片检查,其中有173例获得组织病理学核对,观察细胞病理学刮片的诊断准确率以及细胞标本的采集满意度。结果良性病变、恶性肿瘤、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的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2.9%、93.6%、100.0%、85.0%,总诊断准确率为92.5%。载玻片刮片法采集标本的满意度为90.2%,显著高于针吸细胞法满意度的66.5%(P<0.05)。结论细胞病理学刮片在皮肤和粘膜病中诊断准确较高,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安全性也很高,值得临床诊断推广。

    作者:华春秀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肋骨骨折的CT诊断要领

    目的:探索螺旋CT在胸部外伤疾病的应用,总结肋骨计数方法,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的胸外伤患者的CT图像,总结CT平扫、后处理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结果与结论我科通过大量阅片实践联合应用CT后处理技术,总结出精确的计数肋骨的方法,提高影像诊断符合率。

    作者:方娟娟;陈圆圆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方式与疗效

    目的:探究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以及其应用效果,为以后治疗此类患儿提供数据参考。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0例,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成疗程后对2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方式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治疗顺利进行以及临床疗效,提高患儿对医院服务的信赖,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周宏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优质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每组3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值、尿蛋白排泄率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血糖值、尿蛋白排泄率、肾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通过环境护理、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及运动指导等多项措施,改善患者肾功能,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早期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病例中抽取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5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增加早期干预以及康复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月龄的发育商情况差别显著,实验组的发育商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早期干预以及康复疗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发育商,值得推荐。

    作者:王斌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异位妊娠急性腹腔内出血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急性腹腔内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异位妊娠急性腹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以及手术方式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佳护理方案。结果经过积极救治以及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其中有14例患者出血量小于2500mL,22例患者出血量高于2500mL。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给予严密的病情监护,及时判断病情发展情况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维持循环功能,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的生存率,结合心理护理等措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自然;杨玲;李姗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B超诊断乳腺疾病35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使用B超诊断35例乳腺疾病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中抽取35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有18例患者的乳腺存在良性肿瘤(研究组),17例患者为乳腺癌(对照组),都经过病理的证实并实行B超检验。结果通过使用B超来诊断研究组的准确率为83.33%,对照组的准确率为58.82%,和病理诊断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相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乳腺存在良性肿瘤和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当中,使用B超来进行检查有着一定水准的价值,但在诊断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状况,临床的医师需和其余的诊断措施相结合,来让诊断准确率达到提升。

    作者:热依汗古丽·巴吾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讨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运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将我院门诊近两年时间诊疗的74例Graves’甲亢患者分组,观察组37例选择甲巯咪唑口服,对照组37例选择丙硫氧嘧啶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给药前,两组的TSH、FT3和FT4等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观察组的TSH值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而FT3和FT4值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期间均有不良症状出现,观察组发生率24.3%,与对照组的29.7%相比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raves’甲亢患者实施甲巯咪唑治疗,疗效要较丙硫氧嘧啶理想,且用药安全,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彭英兰;池海谊;秦志宏;白波;康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探讨颈源性头痛头晕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颈源性头痛头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收治并确诊的190例颈源性头痛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比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结果在所有研究病例中,颈椎骨质增生和颈椎间隙变窄为普遍,比例为71.1%;然后是颈椎间盘突出和椎间孔变形分别为33.1%和7.4%;青少年有16.9%患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通过脑血流动力学检查58例患者,结果有31.1%患有一侧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双侧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占10.3%;有21%患有颈椎基底动脉血流增加;通过MRI或头颅CT检查95例,未发现重要阳性表现。结论颈源性头痛头晕治病机制复杂,病症成多样化表现。患者有强烈头痛头晕和伴有相关症状的,需通过有关影像进行检查确诊,避免造成误诊或漏诊,错失治疗良机。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实施专业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共4例,其中术后出血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甲状腺危象1例,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甲状腺术后引起并发症的各类因素,实施专业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加快患者康复时间。方法技术护理和心理护理并重,全方位的围绕患者展开护理工作。结论患者接受了这样的护理后,心理愉悦,身体更快恢复健康。

    作者:王瑞霞;闫鑫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社区护理互助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社区护理互助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102例我科室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互助模式,控制影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治疗一年后,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做评估。结果经过开展全面干预的护理互助模式,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干预的社区护理互助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加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任素霞;孙利花;史翱翔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胃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胃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院行胃溃疡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有45例行单纯缝合修补术,手术成功率为97.78%,2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成功率为82.61%,10例行胃溃疡局部切除术,手术成功率为90%;单纯缝合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胃溃疡局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术后随访,胃大部切除术后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8.70%。结论胃溃疡穿孔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需积极采取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在我科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然后将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对于手术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股骨颈骨折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人群体中,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找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治疗,从而分析总结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骶管注射治疗方案的疗效较为确切,治疗方法简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痛苦较小,这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薛利忠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对策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并观察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妇科收治行腹腔镜手术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手术期间均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0%(8/32),其中穿刺孔出血2例、呼吸道感染4例、背酸、背痛、腹胀2例。8例并发症患者在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期间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滕文燕;滕晓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手术室麻醉师和护士关系的探析

    手术室一个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危急重症病人进行诊治、抢救、治疗的重要科室。参与主体具有固定化的特点,主要有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和患者,这样的一个固定的参与群体每时每刻都在同样的场所,手术室进行着手术活动,对患者进行着手术治疗。手术是对重症病人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手术的成功,我们需要高素质,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外科医生和麻醉师的参与,需要有具备高护理水平的手术室护士的参与。因为在手术期间,每一个手术病人都离不开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之间的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刘雅芝;张析哲;周琪;梁晓东;曹亚莉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用临床患者344例,其中细菌感染组184例,非细菌感染组160例,正常对照组128例,检测其早期血中PCT、CRP和WBC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PCT和CRP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科感染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贾新勇;张月玲;申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