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刘伟

关键词:胃溃疡穿孔,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胃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院行胃溃疡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有45例行单纯缝合修补术,手术成功率为97.78%,2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成功率为82.61%,10例行胃溃疡局部切除术,手术成功率为90%;单纯缝合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胃溃疡局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术后随访,胃大部切除术后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8.70%。结论胃溃疡穿孔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需积极采取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并体会中西两医配合医治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患者的治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5年期间收治的244例因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实行研究,将她们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单纯用西药对患者实行治疗,研究组则选取中西医配合对患者实行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临床的治愈效果。结果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出对照组许多(P<0.05),且随访了2年过后的妊娠几率也显著比对照组高许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两医配合医治由于输卵管受到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症临床的治愈效果明显好于单一使用西药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妊娠率,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鉴别乳房肿块良恶性应用彩超检查的准确性分析

    目的:分析鉴别乳房肿块良恶性应用彩超检查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乳房肿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超检查,并对其诊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记录。结果通过检查后,60例乳房肿块患者中,共计诊断出46例良性肿块,14例恶性肿块;后经系统性检查发现,14例恶性肿块的准确率为100%,46例良性肿块中存在1例恶性肿瘤,准确率为97.83%,误诊率为2.17%。结论本文采用彩超检查对鉴别乳房肿块良恶性的应用效果显著,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玫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重症药疹多指重症多形红斑型(SJS)、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TEN)及剥脱性皮炎型(ED)等,是较为严重的药物反应,主要特点是病情急、病势凶、死亡率高。科收治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护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施治,精心护理,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体会。

    作者:刘珍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降压药物联合心理护理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32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病患采取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选取3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病患采取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并对两组病患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两组病患的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病患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作者:曹振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新形势下门诊财务管理的创新

    现如今,我国百姓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对健康问题更加关注。据调查,我国各地区的门诊就诊人数持续增多,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门诊是医院接受人数多的地方,就医者资金消费多样,刷卡、现金层出不穷,且数额不等,零散资金较多。这样一来,就给门诊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有时甚至会出现资金与账目不对等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医院门诊部门一定要强调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应用,改变以往的资金控制方式,实施系统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从而保证收支平衡,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作者:邹小红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体检发现高血压400例分析

    目的:分析对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和护理宣教的效果评价。方法对我科发现的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在护理宣传教育前后和随访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情况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宣教前、护理宣教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6个月后以及随访1年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吸烟、每日运动小于半小时、不合理饮食、心理失衡、体重指数、病情掌握等的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和护理宣传教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血压。

    作者:曾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针对血液透析患者60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后,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率93.3%高于持续改进前的81.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并发症与感染概率明显下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展开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有助于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芳芳;李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肛瘘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对肛瘘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80例我科收治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40例,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病人焦虑评分与病人满意程度、疼痛程度都好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增强肛瘘术后的临床治疗疗效,降低术后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肝损伤患者中糖尿病因素的危险性分析

    糖尿病合并肝损伤的发病率正逐年提高,后期往往不可逆转,而临床对该病尚重视不足。本文从糖尿病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胆石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系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全面阐述了糖尿病在肝损伤患者中的危险性,以期为临床的及时诊疗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高晋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观察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观察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保肝、抗结核以及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有效率为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鞘内给药与脑脊液置换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性好的优点,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宋春华;车海涌;米丽萍;杜玉红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血液常规检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血液常规检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检验科血常规200例检测结果,分析其准确度及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结果200例血常规检测结果,复检率为26.50%,分析影响因素有技术、人为因素及试剂和仪器等客观固有因素。结论血液常规检查受相关影响因素诸多,在检验前、中及后都应采取预防措施,提高血液常规检查结果质量。

    作者:张秉西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医院各项活动(包括诊断、治疗、护理、科研、教育等工作)的有序进行离不开高质高效的医院管理、后勤、物流等工作的支持,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各个大中型医院管理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开发出一套功能完善、适用度高的医院管理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医院管理各个环节中是目前医院管理中的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活动的相关业务需求进行调研,初步设计了一套简单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云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糖尿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措施,以找出糖尿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从而分析总结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3.34%,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83.33%,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护理方面,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增强手术效果,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王苏娟;王笑圆;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36例蒙药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蒙药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蒙药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该36例病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同期36例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蒙药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组病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67%,远高于同期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56%,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蒙药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确切,值得临床医师广泛应用。

    作者:达来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不同的抚触方法对足月与早产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抚触方法对足月与早产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身抚触按摩法,实验组采用经络按摩方式进行抚触。40天后,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日奶摄入量、体重、身长和头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40天后的日奶摄入量、体重、身长和头围均优于对照组。日奶摄入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其他三项指标数值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无论是足月新生儿还是早产儿,采用经络按摩法进行抚触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较传统的全身按摩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齐强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方式与疗效

    目的:探究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以及其应用效果,为以后治疗此类患儿提供数据参考。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0例,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成疗程后对2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方式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治疗顺利进行以及临床疗效,提高患儿对医院服务的信赖,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周宏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治疗老年脑血栓的预后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共诊疗74例老年脑血栓病例,依照给药方式划分组别,对照组37例单纯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37例合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用药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小,有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药效上,观察组总治愈率94.6%,与对照组的78.4%相比明显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给药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合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脑血栓预后,且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普及。

    作者:赵金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找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治疗,从而分析总结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骶管注射治疗方案的疗效较为确切,治疗方法简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痛苦较小,这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薛利忠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9例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9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7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77.8%),其中2例有下腹痛;2例(22.2%)无典型症状。结论 CSP症状常不典型,辅助检查首选经阴道彩超。MTX全身用药、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病灶切除术是CSP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恰当均可取得良好效果;血β-hCG是随访监测、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敬秀;黄海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5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使用综合疗法用于治疗患有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腰间盘存在突出的患者中抽取54例进行研究,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使用针刺对患者实行治疗,研究组则使用推拿按摩、温热牵引与针刺对患者实行治疗。结果通过治疗,研究组患者腰酸腿痛舒缓的时间为2.2±0.4d,消失的时间为32.4±12.1d,对照组患者缓和的时间为4.4±1.4d,消失的时间为52.4±17.7d,两组之间的差异相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综合疗法用于治疗腰间盘存在突出的患者有着疗程较短、治疗效果较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丁桂花;程淑霞;魏丽莉 刊期: 2015年第7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