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秀;黄海燕
目的: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脑出血昏迷患者86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在急诊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有效率为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在急诊时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云;赵娥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对口引流术治疗椎间盘严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6月收治的1例腰5骶1椎间盘微创消融术后严重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例椎间盘严重感染患者采取椎间孔镜下感染灶清除加对口冲洗引流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该例患者在椎间孔镜下感染灶清除加对口冲洗引流治疗,患者双下肢肌力恢复到5级,可佩带腰围下床活动。结论对该例椎间盘严重感染患者进行椎间孔镜下感染灶清除后实施有效的对口冲洗引流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且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利民;肖磊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针对血液透析患者60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后,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率93.3%高于持续改进前的81.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并发症与感染概率明显下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展开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有助于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芳芳;李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四肢复杂创伤患者10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常规换药治疗;实验组则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创伤面积为(46.52±13.68)cm2,实验组患者创伤面积为(25.63±11.56)cm2,对比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治疗率为94.33%显著优于研究组的75.4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结论对四肢创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治愈患者创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崔承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90例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和患者家属均明确治疗方案,并签字同意),每组各95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11%,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疾病可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所取得的疗效优于单一采用西医的治疗疗效,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常青;胡承林;吴永玲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对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和护理宣教的效果评价。方法对我科发现的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在护理宣传教育前后和随访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情况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宣教前、护理宣教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6个月后以及随访1年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吸烟、每日运动小于半小时、不合理饮食、心理失衡、体重指数、病情掌握等的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和护理宣传教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血压。
作者:曾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30例昏迷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中西医治疗与护理,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中有14例(47%)发热。7例(占发热患者的50%)体温波动于37.5-39%之间,经抗生素及解热镇痛类治疗后体温下降;4例(28%)体温波动与38.5-40.0℃之间,经药物治疗及冰袋、冰帽、酒精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后逐渐好转;3例(21%)体温在39.1-41℃之间,经治疗后体温仍不降,1例医治无效,3例自动出院。结论经过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延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付莉莉 刊期: 2015年第70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是许多肾衰竭病人得以生存和延长生命的必备诊疗措施。而血液透析室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面对的多是急症或危重的患者,病情变化迅速。新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对血液净化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对血液透析护士要求也更高,对血液透析护士身心健康及护理质量产生影响。
作者:沙吾列提·赛依夫汗;杜瑶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治疗老年脑血栓的预后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共诊疗74例老年脑血栓病例,依照给药方式划分组别,对照组37例单纯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37例合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用药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小,有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药效上,观察组总治愈率94.6%,与对照组的78.4%相比明显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给药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合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脑血栓预后,且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普及。
作者:赵金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对早期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病例中抽取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5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增加早期干预以及康复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月龄的发育商情况差别显著,实验组的发育商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早期干预以及康复疗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发育商,值得推荐。
作者:王斌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86例过敏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有效率为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采取鼻中隔矫正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评价二氧化锆材质修复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效果、美观性。方法将在我院牙科门诊接受口腔修复的适应症牙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选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和对照组(40例,选用树脂牙修复),对比两组的修复效果、牙体美观性。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修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修复后3月内观察组的外观不良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基于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口腔修复效果好、牙体美观性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钟达 刊期: 2015年第70期
本文着手于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具体方法,通过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与保养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结合腹腔镜手术器械正常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情况继续分析,总结出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正确管理方法,为我国今后的腹腔镜手术器械实践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作者:张玉臻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其康复速度。
作者:邱晓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分析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行锁定钢板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采用Dienst功能评估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6.88%,对照组优良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取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骨折的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民;牙生·沙塔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溶血对己糖激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的影响,以找出血浆葡萄糖测定的佳检验方法。方法取血浆葡萄糖浓度<5.0mmol/L、(5.0-6.1)mmol/L、>7mmol/L的标本各25份,每1份分4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三组作为观察组分别进行人为溶血,使其血红蛋浓度分别为Hb<1.5g/L(观察组1)、Hb=1.5g/L(观察组2)、Hb>1.5g/L(观察组3),接着,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标本的血糖浓度,从而比较标本之间的差别。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当血红蛋浓度分别为Hb<1.5g/L、Hb=1.5g/L时,其检测结果与未溶血标本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红蛋浓度分别为Hb>1.5g/L时,检测结果与不溶血组比较,血糖下降较为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浆葡萄糖检测方面,溶血对己糖激酶型法测定血浆葡萄糖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干扰,因此,为了不断提高检验室的血糖测定水平,实验室在使用己糖激酶法进行测定血糖时应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
作者:吴金锁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分析卡托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23)及对照组(n=23),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d,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LVFE、VE/VA水平高于对照组,LVMI、LVESV、L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卡托普利,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无水乙醇在彩超引导下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35例我科收治的肾囊肿的患者实施探究分析,采取有效的检查前准备检查此组患者,密切在术中配合以及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此组患者的有效率为34.3%,显效率为62.9%,无效率为2.8%。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彩超引导下肾囊肿可以显著的增强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增强患者满意度。
作者:迟爱玲;李德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肠癌患者化疗期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80例处在化疗期间的大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后的副作用,比较卡式评分和体重。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卡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在体重方面,实验组虽然比对照组高,但是差异并不显著。对照组产生副作用的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实验组。以上显著差异均为(P<0.05)。结论处于化疗期间的大肠癌患者容易产生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树莲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滤器置入加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选取我院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下肢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保守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采用下肢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痊愈占比46.67%(14/30),有效率为93.33%(28/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保守抗凝治疗的10.00%(3/30),30.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好,具有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明远 刊期: 2015年第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