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民;牙生·沙塔
目的:探究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以及其应用效果,为以后治疗此类患儿提供数据参考。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0例,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成疗程后对2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方式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治疗顺利进行以及临床疗效,提高患儿对医院服务的信赖,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周宏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方法抽取60例我科实施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依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病情、心理承受能力、生活习惯等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术前的紧张、焦虑心理显著降低,经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后可以显著的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具有临床上广泛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会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变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5例帕金森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普拉克索治疗12周,总结治疗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65例帕金森患者经过普拉克索治疗12周后,治愈40例,好转2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85%。治疗后MMSE、WAIS-RC、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患者采用普拉克索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缓解帕金森病伴发的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坷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经治疗后对小儿的护理。方法以我科收治150例的患有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儿童进行分析,采用对照实验法,将患病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采取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观察组儿童进行治疗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喘息频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一定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患儿的喘息频率、并发症发病率、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提高患有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幼儿哮喘发病概率,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
作者:李亮英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实施专业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共4例,其中术后出血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甲状腺危象1例,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甲状腺术后引起并发症的各类因素,实施专业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四肢复杂创伤患者10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常规换药治疗;实验组则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创伤面积为(46.52±13.68)cm2,实验组患者创伤面积为(25.63±11.56)cm2,对比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治疗率为94.33%显著优于研究组的75.4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结论对四肢创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治愈患者创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崔承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在肺炎患儿中运用溴己新+头孢呋辛钠方案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近期到我院治疗的74例肺炎患儿资料,并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组,两组均予头孢呋辛钠治疗,在此前提下,对照组37例予维生素C口服,观察组37例施加溴己新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在总治愈率上达97.3%,高于对照组的81.1%,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症状上,两组患儿的发生率比较相当,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溴己新+头孢呋辛钠方案治疗小儿肺炎,总体疗效更理想,且安全上有保障,适合加强应用。
作者:杨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临床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和研究中一直寻求能够改善压疮治疗效果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 Winter提出“湿润环境愈合理论”,应运而生了湿性疗法,其核心是用“湿性愈合环境理论”指导实践,即使用各种活性敷料促进坏死组织软化、溶解、清除和营造有利于愈合的微环境,即适度湿润、微酸(接近于皮肤pH值)、低氧或无氧及接近于体温的伤口温度。我国近几年,湿性愈合的观念也逐渐被护理人员所认识,并运用于临床。我院采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及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杨兴秀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穿孔原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治愈22例,显效37例,有效10例,临床有效率为97.18%(69/71),其中有3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给与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得到恢复,除了1例胃肿瘤所致的穿孔患者之外,其余70例患者在随访结束时基本恢复健康,均无复发病例。结论针对不同穿孔原因、穿孔部位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比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孙永强 刊期: 2015年第70期
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是产科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近两年来,我们针对医疗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讲行总结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邓云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分析卡托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23)及对照组(n=23),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d,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LVFE、VE/VA水平高于对照组,LVMI、LVESV、L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卡托普利,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氟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氟西汀。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完成治疗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治疗,还可以联合小剂量氟西汀,不但能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可不会提升患者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肖海波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优质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每组3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值、尿蛋白排泄率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血糖值、尿蛋白排泄率、肾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通过环境护理、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及运动指导等多项措施,改善患者肾功能,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CT和MR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66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差异,平均分为研究组(n=33例)与对照组(n=33例)两个小组,研究组患者采用MR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诊断的正确率进行比较(主要为阳性率的对比)。结果通过不同的检查后,研究组33例患者中,共诊断出5例脑部积水、4例脑软化、4例脑部发育不良、5例脑膜炎、4例脑白质异常、5例脑缺血,阳性率为81.82%(27例)。对照组33例患者中,共诊断出3例脑部积水、4例脑软化、2例脑部发育不良、4例脑膜炎、3例脑白质异常、3例脑缺血,阳性率为57.58%(19例)。研究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诊出率以及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抚触方法对足月与早产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身抚触按摩法,实验组采用经络按摩方式进行抚触。40天后,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日奶摄入量、体重、身长和头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40天后的日奶摄入量、体重、身长和头围均优于对照组。日奶摄入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其他三项指标数值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无论是足月新生儿还是早产儿,采用经络按摩法进行抚触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较传统的全身按摩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齐强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讨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产科在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共收治36例产后出血病例,根据给药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8例单纯予缩宫素肌注,观察组18例联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片治疗,针对两组的产后出血防治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产后2h与24h的出血量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SBP、DBP及HR指标上,两组给药前、后的平均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方面,两组给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症状。结论联合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片治疗产后出血,要较单药治疗更具效果,且安全有保障,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彬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90例真菌性阴道炎病人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显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让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使病人详细了解自身疾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能够有效提高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尹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以其对临床护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3年5月在糖网病科住院的77例增殖期糖网病患者进行基础资料采集,并在护师指导下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测。结果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生活压力、所食油脂、对治疗效果担心程度与否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患者发生焦虑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作者:高建红 刊期: 2015年第70期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重症药疹多指重症多形红斑型(SJS)、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TEN)及剥脱性皮炎型(ED)等,是较为严重的药物反应,主要特点是病情急、病势凶、死亡率高。科收治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护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施治,精心护理,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体会。
作者:刘珍 刊期: 2015年第70期
异位ACTH综合征患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于漏诊。很多患者因高皮质醇血症、低钾性碱中毒导致病情进行性恶化,失去佳治疗机会,本文作者对2例糖尿病合并异位ACTH综合征进行报道,以期对异位ACTH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洋;柳沙利;苏阳;刘小庆;赵瑛 刊期: 2015年第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