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王海彬

关键词:产后出血, 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片, 效果
摘要:目的:研讨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产科在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共收治36例产后出血病例,根据给药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8例单纯予缩宫素肌注,观察组18例联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片治疗,针对两组的产后出血防治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产后2h与24h的出血量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SBP、DBP及HR指标上,两组给药前、后的平均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方面,两组给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症状。结论联合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片治疗产后出血,要较单药治疗更具效果,且安全有保障,适合在临床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47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

    目的:研究我院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以及用药监护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出现的47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后,47例患者均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严重情况以及临床表现均不尽相同,就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异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23.40%),皮肤疾病(21.28%),神经系统疾病(17.02%),循环系统疾病(14.89%),休克(10.64%),泌尿系统疾病(8.51%),全身反应(4.26%)。结论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对用药适应症需做到准确的掌握,并且准确的掌握患者的机体情况,尽量减不良反应发生的现象,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药,及时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将危害降到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明山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早产儿的护理

    目的:总结早产儿的观察与护理: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对早产儿的特点应有全面的足够的认识。早产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对各种感染抵抗力差,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以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其呼吸中枢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吸入性肺炎等。其吸吮功能差,喷门括约肌松弛,易呛咳,吐泻,体温中枢未成熟,皮下脂肪极少。体表面积相对大,长因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皮肤极为娇嫩,易破损感染等。方法护理人员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心加强护理,首先要为患儿做好保暖护理并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在护理患儿时应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遵照医嘱合理的喂养,在护理过程中要不断巡视,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并作出相应处理。结论要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除治疗措施正确外,精心的护理,细致的观察也至关重要。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在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四肢复杂创伤患者10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常规换药治疗;实验组则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创伤面积为(46.52±13.68)cm2,实验组患者创伤面积为(25.63±11.56)cm2,对比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治疗率为94.33%显著优于研究组的75.4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结论对四肢创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治愈患者创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崔承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穿孔原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治愈22例,显效37例,有效10例,临床有效率为97.18%(69/71),其中有3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给与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得到恢复,除了1例胃肿瘤所致的穿孔患者之外,其余70例患者在随访结束时基本恢复健康,均无复发病例。结论针对不同穿孔原因、穿孔部位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比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孙永强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洛美利嗪胶囊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盐酸洛美利嗪胶囊中洛美利嗪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 Phenomenex C18柱(250mm×4.6mm,5μm);乙腈—醋酸铵缓冲液(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盐酸洛美利嗪的线性范围15.07-35.15ug/ml,r=0.99994,平均回收率99.99%,RSD为0.56%(n=5)。结论该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盐酸洛美沙星胶囊含量的测定。

    作者:杜力巍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卡托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卡托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23)及对照组(n=23),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d,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LVFE、VE/VA水平高于对照组,LVMI、LVESV、L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卡托普利,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肝损伤患者中糖尿病因素的危险性分析

    糖尿病合并肝损伤的发病率正逐年提高,后期往往不可逆转,而临床对该病尚重视不足。本文从糖尿病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胆石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系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全面阐述了糖尿病在肝损伤患者中的危险性,以期为临床的及时诊疗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高晋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其康复速度。

    作者:邱晓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质控分析平台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质控分析平台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至今报告传染病报告卡、附卡、转诊卡及培训考核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每月召开专题质控分析会以及质量通报,采取多种反馈方式,对我院在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结果2013年至今,我院报告传染病疫情20余种,共2698例,报告率100%,及时率也达到96.44%,填写完整率为93.81%,规范率也达到91.1%;经专题培训后考核中,全院医务人员平均成绩96.4分。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是预防并控制传染病的前提,要充分发挥质控分析平台的作用,加强医务人员知识和意识,将静态管理转化为动态管理,全面提高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周凤梅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健康卫生护理教育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对青光眼病患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意义。方法选取9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青光眼病患,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实验组病患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并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病患的病患满意程度和疾病知晓率,实验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青光眼病患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临床健康教育路径不但能够显著提升病患的疾病知晓率,还能有效增加病患的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作者:高翠萍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蒙医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蒙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自我院病例中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4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蒙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蒙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都出色,值得推荐。

    作者:包巴雅尔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27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临床科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情况,为感染监控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临床分离到的27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其标本来源、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较高的临床科室是ICU(29.4%),神经内科(19%),普外科(16.5%);临床标本以痰(71%)和分泌物(22.2%)为主;279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9.6%和83.2%,部分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较高的多重耐药性和高耐药性,万古霉素、新生霉素和利奈唑胺仍为有效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佳药物,但仍需结合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素;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医院感染的监控,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阻止MRSA菌株的院内感染及播散流行。

    作者:叶莉雅;沈静;陆峰泉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对口引流术成功治疗椎间盘严重感染的一例报告

    目的:探讨对口引流术治疗椎间盘严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6月收治的1例腰5骶1椎间盘微创消融术后严重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例椎间盘严重感染患者采取椎间孔镜下感染灶清除加对口冲洗引流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该例患者在椎间孔镜下感染灶清除加对口冲洗引流治疗,患者双下肢肌力恢复到5级,可佩带腰围下床活动。结论对该例椎间盘严重感染患者进行椎间孔镜下感染灶清除后实施有效的对口冲洗引流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且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利民;肖磊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巨大儿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于巨大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我院住院分娩巨大儿的患者83例,其中剖宫产组43例,阴道分娩组40例。对比两组婴儿的出生体重、1 min和5min apgar评分以及难产率对比两组婴儿的出生体重、1 min和5min apgar评分以及难产率。结果剖宫产组婴儿的平均出生体重、1min apgar评分和5min apgar评分与阴道分娩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的难产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对可疑巨大儿者,阴道分娩、剖宫产均是一种安全的分娩方式,但对于阴道分娩容易出现的肩难产等并发症需积极处理,以此不会给母婴造成较大伤害。

    作者:色音其其格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盐酸乌拉地尔和呋塞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目的:观察静脉用乌拉地尔和呋塞米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伴高血压的有效性。方法42例急性左心衰竭伴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硝普钠与呋塞米治疗21例或乌拉地尔与呋塞米治疗21例,并在其他常规治疗基拙上,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硝普钠组与乌拉地尔组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伴高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2%,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16.9士5.4)min,(24.7土6.8)min.硝普钠的有效率高于乌拉地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合用呋塞米与乌拉地尔合用呋塞米均能有效、迅速、安全地治疗伴高血压的急性左心衰竭。

    作者:程焕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对疼痛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影响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对疼痛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影响。方法对我科125例疼痛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对照组,60例,康复护理干预组,65例,比较护理临床效果。与常规组相比,康复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成效(遵医行为和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有效的减轻疼痛,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5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使用综合疗法用于治疗患有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腰间盘存在突出的患者中抽取54例进行研究,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使用针刺对患者实行治疗,研究组则使用推拿按摩、温热牵引与针刺对患者实行治疗。结果通过治疗,研究组患者腰酸腿痛舒缓的时间为2.2±0.4d,消失的时间为32.4±12.1d,对照组患者缓和的时间为4.4±1.4d,消失的时间为52.4±17.7d,两组之间的差异相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综合疗法用于治疗腰间盘存在突出的患者有着疗程较短、治疗效果较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丁桂花;程淑霞;魏丽莉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健康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特别是门诊患者,刚进入医院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和低落的情绪,易导致护患纠纷。本文将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介绍简要介绍。

    作者:于爱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9例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9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7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77.8%),其中2例有下腹痛;2例(22.2%)无典型症状。结论 CSP症状常不典型,辅助检查首选经阴道彩超。MTX全身用药、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病灶切除术是CSP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恰当均可取得良好效果;血β-hCG是随访监测、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敬秀;黄海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以找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37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论疗,从而分析总结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88.89%,对照组的总缓解率为68.42%,观察组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三年内,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6.32%,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激素的副作用,患者治疗后不易复发,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闫早君 刊期: 2015年第7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