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丽
目的:通过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加快患者康复时间。方法技术护理和心理护理并重,全方位的围绕患者展开护理工作。结论患者接受了这样的护理后,心理愉悦,身体更快恢复健康。
作者:王瑞霞;闫鑫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盆腔炎的方法。方法选择48例盆腔炎患者,对其实施辨证论治,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两个疗程治疗,湿热瘀结型17例中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2.3%。热毒瘀结型20例中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寒凝气滞型11例中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1.8%。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4%。结论中医药辨证论治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讨论120急救护理中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9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都在完成了护理措施以后,由护理工作人员分别从恐惧、紧张、悲观、焦虑等几个方面实行统计,研究组患者的几项指标通过统计发现都比对照组的少。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在实行了有效的心理护理以后,上述情况都得到了好转。两组在抢救与完成护理措施以后,对于医治的主动配合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实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项统计指标都好于对照组。结论120急救护理工作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优良的心理素质与敬业精神,还应有医疗风险与自救意识。
作者:姜良丽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血液常规检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检验科血常规200例检测结果,分析其准确度及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结果200例血常规检测结果,复检率为26.50%,分析影响因素有技术、人为因素及试剂和仪器等客观固有因素。结论血液常规检查受相关影响因素诸多,在检验前、中及后都应采取预防措施,提高血液常规检查结果质量。
作者:张秉西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对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和护理宣教的效果评价。方法对我科发现的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在护理宣传教育前后和随访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情况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宣教前、护理宣教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6个月后以及随访1年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吸烟、每日运动小于半小时、不合理饮食、心理失衡、体重指数、病情掌握等的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和护理宣传教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血压。
作者:曾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用临床患者344例,其中细菌感染组184例,非细菌感染组160例,正常对照组128例,检测其早期血中PCT、CRP和WBC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PCT和CRP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科感染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贾新勇;张月玲;申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科室业务学习是当前临床医务工作人员获取新知识及巩固基础理论的重要途径,其对于医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该学习途径被广泛应用。如果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呆板,且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则会严重影响到整体业务学习效果,因此,科室业务学习活动中,教学或培训方法需要灵活且富有趣味,则会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其能够自主探讨业务学习知识,从而以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水平,这对于医院形象品牌的树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树群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对社区护理互助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102例我科室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互助模式,控制影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治疗一年后,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做评估。结果经过开展全面干预的护理互助模式,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干预的社区护理互助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加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任素霞;孙利花;史翱翔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措施,以找出糖尿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从而分析总结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3.34%,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83.33%,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护理方面,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增强手术效果,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王苏娟;王笑圆;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前产后的护理措施,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5年55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剖宫产术的患者,进行产前产后护理干预,总结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期剖宫产术的护理方法。结果55例患者经过治疗及综合护理后,均无发生各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术前术后的综合性、针对性护理,对防止并发征发生、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及提早痊愈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占云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治疗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补液及抗病毒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口服,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83.6%,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及腹泻总病程两组间比较,(P<0.05),病程明显缩短。结论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的患儿总有效率高,病程缩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谭海明;徐红;郝瑞卿 刊期: 2015年第70期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一直呈上升趋势,感染和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艾滋病可以引起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会进一步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加快疾病的发展。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身体的代谢、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变化,绝大对数人会出现一些影响营养摄入和利用的症状,如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由此会加重患者的营养缺乏,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并影响其生理功能。本文对营养支持疗法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做简要阐述。
作者:关建萍;刘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医院档案属于医院工作发展的一项宝贵资料,而档案管理则是基础工作,确保医院的相关政策得到落实和贯彻。本文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作者:李理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诱因干预措施,降低糖尿病的发生。方法随时随机对门诊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诱因干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高危人群了解知晓糖尿病诱发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实际行动归避诱因。结论糖尿病在中老年或肥胖者中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与不正确的生活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可避免会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郭惠枝;闫瑞兰 刊期: 2015年第70期
本文着手于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具体方法,通过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与保养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结合腹腔镜手术器械正常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情况继续分析,总结出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正确管理方法,为我国今后的腹腔镜手术器械实践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作者:张玉臻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变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5例帕金森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普拉克索治疗12周,总结治疗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65例帕金森患者经过普拉克索治疗12周后,治愈40例,好转2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85%。治疗后MMSE、WAIS-RC、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患者采用普拉克索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缓解帕金森病伴发的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坷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颈性头痛眩晕中医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颈性头痛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3例)与对照组(n=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添加中医药疗法。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3个月的治疗,研究组患者显效为25例(58.14%),有效为15例(34.88%),无效为3例(6.98%),其总有效率高达93.02%;对照组患者显效为18例(41.86%),有效为17例(39.53%),无效为8例(18.60%),总有效率为81.40%,明显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使用颈性头痛眩晕中医药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提高了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质量,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对早产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取我院病例80例,均来自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7月份收治的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早产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 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CK、CK-MB以及cTnI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磷酸肌酸钠对早产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疾病症状,值得参考。
作者:杨英阁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对胞二磷胆碱以及脑神经生长素在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自我院病例取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应用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实验组33例应用脑神经生长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果比对照组要高,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神经功能分值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意义成立。结论应用脑神经生长素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相比胞二磷胆碱更为理想,值得推荐。
作者:田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我院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以及用药监护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出现的47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后,47例患者均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严重情况以及临床表现均不尽相同,就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异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23.40%),皮肤疾病(21.28%),神经系统疾病(17.02%),循环系统疾病(14.89%),休克(10.64%),泌尿系统疾病(8.51%),全身反应(4.26%)。结论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对用药适应症需做到准确的掌握,并且准确的掌握患者的机体情况,尽量减不良反应发生的现象,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药,及时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将危害降到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明山 刊期: 2015年第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