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谭海明;徐红;郝瑞卿

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轮状病毒性肠炎, 腹泻
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治疗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补液及抗病毒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口服,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83.6%,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及腹泻总病程两组间比较,(P<0.05),病程明显缩短。结论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的患儿总有效率高,病程缩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干预对肛瘘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对肛瘘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80例我科收治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40例,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病人焦虑评分与病人满意程度、疼痛程度都好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增强肛瘘术后的临床治疗疗效,降低术后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火针结合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火针结合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推拿)与治疗组(火针结合针灸推拿)各30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结合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能产生协同作用,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金平;金泽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在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四肢复杂创伤患者10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常规换药治疗;实验组则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创伤面积为(46.52±13.68)cm2,实验组患者创伤面积为(25.63±11.56)cm2,对比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治疗率为94.33%显著优于研究组的75.4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结论对四肢创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治愈患者创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崔承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肝损伤患者中糖尿病因素的危险性分析

    糖尿病合并肝损伤的发病率正逐年提高,后期往往不可逆转,而临床对该病尚重视不足。本文从糖尿病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胆石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系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全面阐述了糖尿病在肝损伤患者中的危险性,以期为临床的及时诊疗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高晋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加快患者康复时间。方法技术护理和心理护理并重,全方位的围绕患者展开护理工作。结论患者接受了这样的护理后,心理愉悦,身体更快恢复健康。

    作者:王瑞霞;闫鑫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86例过敏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有效率为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采取鼻中隔矫正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医院各项活动(包括诊断、治疗、护理、科研、教育等工作)的有序进行离不开高质高效的医院管理、后勤、物流等工作的支持,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各个大中型医院管理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开发出一套功能完善、适用度高的医院管理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医院管理各个环节中是目前医院管理中的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活动的相关业务需求进行调研,初步设计了一套简单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云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径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了解内固定治疗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传统暴露双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治疗方案为钢板锁定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根据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2.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8.0%,两者对比有统计学价值(P<0.05);对比2组患者如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症状,对其应用内固定治疗方案,相对于传统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牙生江·吐的;艾尔肯·司马义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28例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肛肠科收治的12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病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2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病例临床疗效显著,发挥中医药特色,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亮;陈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探讨颈性头痛眩晕的中医药疗法

    目的:分析颈性头痛眩晕中医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颈性头痛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3例)与对照组(n=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添加中医药疗法。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3个月的治疗,研究组患者显效为25例(58.14%),有效为15例(34.88%),无效为3例(6.98%),其总有效率高达93.02%;对照组患者显效为18例(41.86%),有效为17例(39.53%),无效为8例(18.60%),总有效率为81.40%,明显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使用颈性头痛眩晕中医药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提高了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质量,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阿立哌唑治疗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立哌唑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患者接受治疗后2周、4周、8周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记录,对患者各时间段疗效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观察组患者疗效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检测其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药物治疗,不但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相对于传统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更具安全性,保障患者身体恢复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杨亚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观察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患者实施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在患者出院后5个月进行随访,按照Harris评价标准对患者髋关节恢复功能进行评分。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4.6±17)min,术中出血量(83.5±21)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2±1.3)月。收回36份随访资料,计优良率为91.67。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操作方面,患者出血量少,且有利于患者术后骨折愈后,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刚;王雪松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探析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

    目的: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脑出血昏迷患者86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在急诊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有效率为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在急诊时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云;赵娥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以笔者收治的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和血压监测情况进行绝对数和相对数统计分析。结果160例患者中,应用利尿剂者48例,使用率30%,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45例,使用率28%,应用钙通道阻滞剂者140例,使用率8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抵制剂使用率2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使用率28%。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科学而规范的管理,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45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与诊治要点

    目的: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与诊治要点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病变程度。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水平、尿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CT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临床特征有其特殊性,在诊治上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魏兰英;王智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异位妊娠急性腹腔内出血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急性腹腔内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异位妊娠急性腹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以及手术方式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佳护理方案。结果经过积极救治以及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其中有14例患者出血量小于2500mL,22例患者出血量高于2500mL。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给予严密的病情监护,及时判断病情发展情况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维持循环功能,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的生存率,结合心理护理等措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自然;杨玲;李姗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B超探查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B超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B超探察,并对比B超与CT检查结果。结果血肿清除75%以上的患者有22例,占61.11%,血肿清除以上的患者有11例,占30.56%,血肿清除不足患者有2例,占5.56%,血肿无变化患者1例,占2.78%。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清除术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在术中使用B超辅助引导,能准确定位血肿的位置、术中观察血肿量的变化和血肿周围组织情况。

    作者:吴奇昉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讨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运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将我院门诊近两年时间诊疗的74例Graves’甲亢患者分组,观察组37例选择甲巯咪唑口服,对照组37例选择丙硫氧嘧啶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给药前,两组的TSH、FT3和FT4等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观察组的TSH值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而FT3和FT4值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期间均有不良症状出现,观察组发生率24.3%,与对照组的29.7%相比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raves’甲亢患者实施甲巯咪唑治疗,疗效要较丙硫氧嘧啶理想,且用药安全,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彭英兰;池海谊;秦志宏;白波;康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小儿脑性瘫痪的CT和MR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CT和MR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66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差异,平均分为研究组(n=33例)与对照组(n=33例)两个小组,研究组患者采用MR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诊断的正确率进行比较(主要为阳性率的对比)。结果通过不同的检查后,研究组33例患者中,共诊断出5例脑部积水、4例脑软化、4例脑部发育不良、5例脑膜炎、4例脑白质异常、5例脑缺血,阳性率为81.82%(27例)。对照组33例患者中,共诊断出3例脑部积水、4例脑软化、2例脑部发育不良、4例脑膜炎、3例脑白质异常、3例脑缺血,阳性率为57.58%(19例)。研究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诊出率以及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方法抽取60例我科实施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依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病情、心理承受能力、生活习惯等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术前的紧张、焦虑心理显著降低,经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后可以显著的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具有临床上广泛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会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