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径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牙生江·吐的;艾尔肯·司马义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了解内固定治疗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传统暴露双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治疗方案为钢板锁定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根据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2.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8.0%,两者对比有统计学价值(P<0.05);对比2组患者如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症状,对其应用内固定治疗方案,相对于传统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急诊溶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急诊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超早期急诊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8%。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溶栓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溶栓率54%,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急诊溶栓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溶栓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妍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浅谈如何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建设优秀护理团队

    作为医院和科室的主体力量,护士始终站在医疗工作的第一线,其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满意度,近年来很多医院相继提出了“人性化”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突出信任人、尊重人、大程度发挥人的潜能,并且深入的学习人性化管理的理论,清楚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和基本概念,深刻认识人性假设和人性化本质的理论价值,增强护理管理水平。现将我科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王会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探析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

    目的: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脑出血昏迷患者86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在急诊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有效率为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在急诊时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云;赵娥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阿托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

    目的:研讨在冠心病患者中运用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时间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分组,对照组36例选择阿托伐他汀用药,观察组36例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针对两组的用药疗效与安全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方案实施前,两组各项血脂指标值与Hcy、hs-CRP值对比基本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服药期间,两组均有不适反应出现,但发生率对比基本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取瑞舒伐他汀方案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用药,总体药效要较阿托伐他汀理想,且安全有保障,适合推广。

    作者:杨文斌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糖尿病诱因干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糖尿病诱因干预措施,降低糖尿病的发生。方法随时随机对门诊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诱因干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高危人群了解知晓糖尿病诱发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实际行动归避诱因。结论糖尿病在中老年或肥胖者中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与不正确的生活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可避免会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郭惠枝;闫瑞兰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穿孔原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治愈22例,显效37例,有效10例,临床有效率为97.18%(69/71),其中有3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给与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得到恢复,除了1例胃肿瘤所致的穿孔患者之外,其余70例患者在随访结束时基本恢复健康,均无复发病例。结论针对不同穿孔原因、穿孔部位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比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孙永强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儿童福氏志贺菌中检出blaCTX-M-57型基因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福氏志贺菌的耐药特征,明确其所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方法对唐山妇幼保健院2007年4月-11月收集的产ESBLs的19株福氏志贺菌,用PCR方法扩增ESBLs的耐药基因并测序。结果经PCR扩增及测序,其基因型别主要为CTX-M-14(17/19)、CTX-M-3(1/19)、CTX-M-57(1/19)和TEM-1(1/19)。结论唐山地区儿童福氏志贺菌所携带基因型主要为CTX-M-14,并检出少见的CTX-M-57基因型。

    作者:王晶晶;高春燕;高庆双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73例胞二磷胆碱与脑神经生长素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胞二磷胆碱以及脑神经生长素在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自我院病例取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应用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实验组33例应用脑神经生长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果比对照组要高,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神经功能分值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意义成立。结论应用脑神经生长素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相比胞二磷胆碱更为理想,值得推荐。

    作者:田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浅析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和分析多层螺旋CT在小肠疾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怀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和胃肠道造影检查,并与终的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和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手术、内镜及病理活检等检查措施进行综合诊断结果显示,小肠疾病患者共有40例,占(50.0%);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胃肠道造影检查,(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在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岩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肺炎患儿中运用溴己新+头孢呋辛钠方案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近期到我院治疗的74例肺炎患儿资料,并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组,两组均予头孢呋辛钠治疗,在此前提下,对照组37例予维生素C口服,观察组37例施加溴己新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在总治愈率上达97.3%,高于对照组的81.1%,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症状上,两组患儿的发生率比较相当,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溴己新+头孢呋辛钠方案治疗小儿肺炎,总体疗效更理想,且安全上有保障,适合加强应用。

    作者:杨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以笔者收治的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和血压监测情况进行绝对数和相对数统计分析。结果160例患者中,应用利尿剂者48例,使用率30%,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45例,使用率28%,应用钙通道阻滞剂者140例,使用率8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抵制剂使用率2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使用率28%。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科学而规范的管理,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加快患者康复时间。方法技术护理和心理护理并重,全方位的围绕患者展开护理工作。结论患者接受了这样的护理后,心理愉悦,身体更快恢复健康。

    作者:王瑞霞;闫鑫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运用阿德福韦酯配合拉米夫定方案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将近期到我院治疗的7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组,对照组37例单纯予阿德福韦酯用药,观察组37例增用拉米夫定片口服,针对两组的总用药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总治愈率达94.6%,与对照组的75.7%相比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的血清HBV-DNA值比较相近,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的HBV-DNA值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不良症状。结论采取阿德福韦酯配合拉米夫定方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展开治疗,总体药效更理想,且安全有保障,值得加强普及。

    作者:许道通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浅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初治效果及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7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从患者入院起责任护士即对其进行详细评估,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饮食及心理护理干预,并达到预期目标;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常规,终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所需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尿糖阴性及血糖在正常范围的患者例数明显增多。结论饮食及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疾病康复有很好的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临床X线检查常见部位骨折漏诊的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X线检查常见部位骨折漏诊的原因,并积极探讨相关解决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常见部位骨折漏诊患者18例,均接受X线检查,回顾性分析X线检查漏诊的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结果胫骨平台骨折4例,手舟骨骨折3例,肋骨骨折漏诊3例,青少年上肢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3例,腰椎横突骨折2例。结论在检查常见部位骨折诊断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从而降低骨折漏诊率,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永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自拟温经通络散热敷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症178例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推拿配合中药热敷的治疗,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方法经腰椎CT检查无髓核脱出及游离,按突出程度分型属于突出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40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热敷进行治疗.结果178例患者中,治愈134例,占总数的75.2%,显效24例,占13.5%,好转16例,占9%,无效4例,占2.2%总有效率97.8%.结论电针配合中药热敷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治疗老年脑血栓的预后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共诊疗74例老年脑血栓病例,依照给药方式划分组别,对照组37例单纯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37例合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用药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小,有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药效上,观察组总治愈率94.6%,与对照组的78.4%相比明显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给药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合用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脑血栓预后,且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普及。

    作者:赵金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乳腺钼靶摄影对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和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的术前钼靶X线和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钼靶X线在乳腺癌病型鉴别及术前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优势。结果在术前钼靶X线检查结果中,诊断为良性肿瘤者3例、漏诊2例、乳头状癌17例、导管内癌20例、髓样癌4例、腺癌3例、小叶原位癌1例,在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中,诊断为乳头状癌20例、导管内癌21例、髓样癌5例、腺癌2例、小叶原位癌2例,钼靶X线与病理检查的诊断一致率为88.0%(44/50)。结论通过钼靶X线摄像可直观反映乳腺癌病灶部位的钙化情况、结构、肿块、血管异常影,可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值得应用。

    作者:李喜凌;杜文环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小儿脑性瘫痪的CT和MR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CT和MR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66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差异,平均分为研究组(n=33例)与对照组(n=33例)两个小组,研究组患者采用MR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诊断的正确率进行比较(主要为阳性率的对比)。结果通过不同的检查后,研究组33例患者中,共诊断出5例脑部积水、4例脑软化、4例脑部发育不良、5例脑膜炎、4例脑白质异常、5例脑缺血,阳性率为81.82%(27例)。对照组33例患者中,共诊断出3例脑部积水、4例脑软化、2例脑部发育不良、4例脑膜炎、3例脑白质异常、3例脑缺血,阳性率为57.58%(19例)。研究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诊出率以及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个体化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个体化护理服务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科随机抽取200例高血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康复护理措施,然后从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方面讲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个体化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荣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