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
目的:观察与研究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临床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环养血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止血芳酸片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方面,环养血颗粒与止血芳酸片相比效果更优。
作者:沈岩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通过腹腔镜配合胆道镜,研究保肝取石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6例胆道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为进行护理配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因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路护理配合,使得在复发情况和住院时间两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肝取石术来说,采取配合措施,使得有效降低了临床复发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翟晓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急诊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超早期急诊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8%。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溶栓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溶栓率54%,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急诊溶栓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溶栓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妍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是许多肾衰竭病人得以生存和延长生命的必备诊疗措施。而血液透析室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面对的多是急症或危重的患者,病情变化迅速。新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对血液净化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对血液透析护士要求也更高,对血液透析护士身心健康及护理质量产生影响。
作者:沙吾列提·赛依夫汗;杜瑶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患者实施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在患者出院后5个月进行随访,按照Harris评价标准对患者髋关节恢复功能进行评分。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4.6±17)min,术中出血量(83.5±21)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2±1.3)月。收回36份随访资料,计优良率为91.67。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操作方面,患者出血量少,且有利于患者术后骨折愈后,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刚;王雪松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总结早产儿的观察与护理: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对早产儿的特点应有全面的足够的认识。早产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对各种感染抵抗力差,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以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其呼吸中枢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吸入性肺炎等。其吸吮功能差,喷门括约肌松弛,易呛咳,吐泻,体温中枢未成熟,皮下脂肪极少。体表面积相对大,长因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皮肤极为娇嫩,易破损感染等。方法护理人员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心加强护理,首先要为患儿做好保暖护理并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在护理患儿时应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遵照医嘱合理的喂养,在护理过程中要不断巡视,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并作出相应处理。结论要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除治疗措施正确外,精心的护理,细致的观察也至关重要。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功能检查在慢阻肺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5月-2015年11月,选取我院889例接受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COPD组和对照组,其中COPD组患者71例,对照组患者818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的变化情况。结果 COPD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的FEV1、FEV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FEV1、FEV1/FVC水平(P<0.05),并且FEV1、FEV1/FVC水平随着COPD的严重程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可以作为诊断慢阻肺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可以根据检查结果给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慢阻肺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海灵;侯红波;巴哈古力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甘草汤同时煎煮的减毒效果。方法将麻黄、附子、甘草等中药按照不同组合进行配伍煎煮,对比分析不同配伍方式中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及非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并总结其减毒效果。结果附子单剂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占总生物碱的39.34%,麻黄与附子组合配方占11.23%,甘草与附子组合配方占10.45%,麻黄、甘草与附子组合配方占8.76%,相较于附子单剂,经过配伍后得到的酯型生物碱含量明显下降,非酯型生物碱含量升高。结论将麻黄与附子、甘草与附子配伍后可降低附子的毒性,而将三者同时煎煮时监督效果更好,值得中药配伍使用。
作者:王传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抚触方法对足月与早产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身抚触按摩法,实验组采用经络按摩方式进行抚触。40天后,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日奶摄入量、体重、身长和头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40天后的日奶摄入量、体重、身长和头围均优于对照组。日奶摄入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其他三项指标数值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无论是足月新生儿还是早产儿,采用经络按摩法进行抚触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较传统的全身按摩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齐强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小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病例抽取80例进行此次研究,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7月份接收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存在显著差别,实验组比对照组短, P<0.05,而术中出血量以及肠管损伤率则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显著,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小肠内排列术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治疗,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值得推荐。
作者:田书锋;欧阳召一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急性腹腔内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异位妊娠急性腹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以及手术方式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佳护理方案。结果经过积极救治以及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其中有14例患者出血量小于2500mL,22例患者出血量高于2500mL。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给予严密的病情监护,及时判断病情发展情况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维持循环功能,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的生存率,结合心理护理等措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自然;杨玲;李姗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找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治疗,从而分析总结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骶管注射治疗方案的疗效较为确切,治疗方法简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痛苦较小,这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薛利忠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应用于急诊危重症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326例急诊患者依据就诊时间将病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PDCA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救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PDCA组患者满意度及救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病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引导护理人员进行正确评估,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急诊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有效率。
作者:龙晓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科室业务学习是当前临床医务工作人员获取新知识及巩固基础理论的重要途径,其对于医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该学习途径被广泛应用。如果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呆板,且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则会严重影响到整体业务学习效果,因此,科室业务学习活动中,教学或培训方法需要灵活且富有趣味,则会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其能够自主探讨业务学习知识,从而以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水平,这对于医院形象品牌的树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树群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分析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行锁定钢板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采用Dienst功能评估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6.88%,对照组优良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取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骨折的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民;牙生·沙塔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使用B超诊断35例乳腺疾病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中抽取35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有18例患者的乳腺存在良性肿瘤(研究组),17例患者为乳腺癌(对照组),都经过病理的证实并实行B超检验。结果通过使用B超来诊断研究组的准确率为83.33%,对照组的准确率为58.82%,和病理诊断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相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乳腺存在良性肿瘤和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当中,使用B超来进行检查有着一定水准的价值,但在诊断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状况,临床的医师需和其余的诊断措施相结合,来让诊断准确率达到提升。
作者:热依汗古丽·巴吾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在我科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然后将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对于手术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股骨颈骨折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人群体中,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对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方面的影响。方法从我科随机抽取86例胆结石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然后从患者的焦虑状态、疼痛程度以及满意度等方面比较两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建梅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摘除术中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之间就诊的需行胆囊摘除手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65例,依从患者的意愿,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行腹腔镜下胆囊摘除,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摘除,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7.14%,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安全可靠,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加洲;吴先臣 刊期: 2015年第70期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重症药疹多指重症多形红斑型(SJS)、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TEN)及剥脱性皮炎型(ED)等,是较为严重的药物反应,主要特点是病情急、病势凶、死亡率高。科收治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护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施治,精心护理,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体会。
作者:刘珍 刊期: 2015年第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