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梅
目的:分析观察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保肝、抗结核以及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有效率为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鞘内给药与脑脊液置换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性好的优点,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宋春华;车海涌;米丽萍;杜玉红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于巨大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我院住院分娩巨大儿的患者83例,其中剖宫产组43例,阴道分娩组40例。对比两组婴儿的出生体重、1 min和5min apgar评分以及难产率对比两组婴儿的出生体重、1 min和5min apgar评分以及难产率。结果剖宫产组婴儿的平均出生体重、1min apgar评分和5min apgar评分与阴道分娩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的难产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对可疑巨大儿者,阴道分娩、剖宫产均是一种安全的分娩方式,但对于阴道分娩容易出现的肩难产等并发症需积极处理,以此不会给母婴造成较大伤害。
作者:色音其其格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因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我院的及时抢救以及精心的综合护理后,2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疗有效率100%。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在对护理质量以及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萍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心脏并发症的临床抢救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总结继发心脏并发症的临床抢救措施。结果心脏并发症是急性脑梗死并发症中常见的类型,针对这些疾病应积极预防,早期处理,为临床抢救提供条件。结论急性脑梗死常引发内科并发症,而心脏并发症尤其为主要,针对这类疾病要及早进行预防和控制,预防肺部感染和心理衰竭是关系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海峰;王海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就诊的156例单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为78例,对照组用达克宁栓,治疗组用珠海市新依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XYK-6000系列医用综合臭氧治疗仪,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9%,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蓝氧技术中的蓝氧水溶液用于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爱玲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对早期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病例中抽取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5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增加早期干预以及康复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月龄的发育商情况差别显著,实验组的发育商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早期干预以及康复疗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发育商,值得推荐。
作者:王斌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病人实施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与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病人舒适度高于对照组,而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陈利静;王娜;郭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讨论120急救护理中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9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都在完成了护理措施以后,由护理工作人员分别从恐惧、紧张、悲观、焦虑等几个方面实行统计,研究组患者的几项指标通过统计发现都比对照组的少。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在实行了有效的心理护理以后,上述情况都得到了好转。两组在抢救与完成护理措施以后,对于医治的主动配合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实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项统计指标都好于对照组。结论120急救护理工作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优良的心理素质与敬业精神,还应有医疗风险与自救意识。
作者:姜良丽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经治疗后对小儿的护理。方法以我科收治150例的患有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儿童进行分析,采用对照实验法,将患病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采取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观察组儿童进行治疗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喘息频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一定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患儿的喘息频率、并发症发病率、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提高患有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幼儿哮喘发病概率,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
作者:李亮英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方法抽取60例我科实施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依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病情、心理承受能力、生活习惯等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术前的紧张、焦虑心理显著降低,经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后可以显著的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具有临床上广泛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会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9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7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77.8%),其中2例有下腹痛;2例(22.2%)无典型症状。结论 CSP症状常不典型,辅助检查首选经阴道彩超。MTX全身用药、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病灶切除术是CSP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恰当均可取得良好效果;血β-hCG是随访监测、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敬秀;黄海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时间诊疗的56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分组,对照组28例单纯予阿司匹林用药,观察组28例选择阿司匹林与依达拉奉方案联合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方案实施前,两组的NIHSS、ADL评分比较基本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两项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更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症状。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用依达拉奉与阿司匹林方案治疗,药效理想、安全,且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段庆希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其自我护理行为情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6例),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随后,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出院一个月后的自我行为量表评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及其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现实结果可以了解到,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护理模式干预下,其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自我护理行为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
作者:陈小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讨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产科在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共收治36例产后出血病例,根据给药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8例单纯予缩宫素肌注,观察组18例联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片治疗,针对两组的产后出血防治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产后2h与24h的出血量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SBP、DBP及HR指标上,两组给药前、后的平均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方面,两组给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症状。结论联合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片治疗产后出血,要较单药治疗更具效果,且安全有保障,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彬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对社区护理互助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102例我科室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互助模式,控制影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治疗一年后,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做评估。结果经过开展全面干预的护理互助模式,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干预的社区护理互助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加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任素霞;孙利花;史翱翔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在妊娠中期引产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妊娠中期引产的62例孕妇,所有孕妇均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优质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比较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中期引产患者中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护理工作中,给予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杨玲;张自然;李姗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临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实施抢救的98例HCH患者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所采取的抢救方案分成A组25例(外科手术治疗)和B组73例(保守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急救后后遗症情况。结果:经比较,A组和B组的抢救成功率、急救后6月内的后遗症发生率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HCH患者的临床抢救中,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脑出血量、出血部位、意识状况选择针对性的急救方案(包括手术、保守治疗等)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显著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实践。
作者:高秀梅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抚触方法对足月与早产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身抚触按摩法,实验组采用经络按摩方式进行抚触。40天后,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日奶摄入量、体重、身长和头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40天后的日奶摄入量、体重、身长和头围均优于对照组。日奶摄入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其他三项指标数值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无论是足月新生儿还是早产儿,采用经络按摩法进行抚触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较传统的全身按摩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齐强 刊期: 2015年第70期
随着剖宫产率提高,瘢痕妊娠增多,剖宫产瘢痕妊娠出现突然阴道出血或子宫破裂。
作者:柳庆珍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病患采取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选取3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病患采取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并对两组病患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两组病患的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病患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作者:曹振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