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庆希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住院患者的增多,住院期间发生跌倒造成的后果不容忽视,跌倒也是老年人常见严重的问题之一,我科历来重视对老年患者跌倒的防范,但跌倒事件仍有发生,现对我科5例住院老年患者意外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找出安全隐患,有效防范老年患者跌倒意外发生,保证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
作者:魏永洁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用临床患者344例,其中细菌感染组184例,非细菌感染组160例,正常对照组128例,检测其早期血中PCT、CRP和WBC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PCT和CRP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科感染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贾新勇;张月玲;申燕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其康复速度。
作者:邱晓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变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5例帕金森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普拉克索治疗12周,总结治疗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65例帕金森患者经过普拉克索治疗12周后,治愈40例,好转2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85%。治疗后MMSE、WAIS-RC、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患者采用普拉克索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缓解帕金森病伴发的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坷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其自我护理行为情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6例),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随后,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出院一个月后的自我行为量表评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及其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本研究现实结果可以了解到,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护理模式干预下,其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自我护理行为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
作者:陈小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分析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行锁定钢板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采用Dienst功能评估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6.88%,对照组优良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取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骨折的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民;牙生·沙塔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颅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并发颅神经病变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46例2型糖尿病并发颅神经病变的病例资料显示,以动眼神经表现受累19例,外展神经表现病例17例,面神经受累病例10例,其中神经受累单侧44例,双侧2例,所有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c1)平均大于9.5%,血糖控制水平高于12.5mmol/L。结论血糖水平持续增高是引发颅神经病变的主要因素,增强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的饮食,同时有效地服用调节血脂、降低高血压及控制血糖药物对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颅神经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艾哈买提·牙哈甫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细胞病理学刮片在皮肤和黏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皮肤和粘膜病变患者263例,对皮肤和粘膜病变患者的皮肤和粘膜进行刮片检查,其中有173例获得组织病理学核对,观察细胞病理学刮片的诊断准确率以及细胞标本的采集满意度。结果良性病变、恶性肿瘤、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的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2.9%、93.6%、100.0%、85.0%,总诊断准确率为92.5%。载玻片刮片法采集标本的满意度为90.2%,显著高于针吸细胞法满意度的66.5%(P<0.05)。结论细胞病理学刮片在皮肤和粘膜病中诊断准确较高,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安全性也很高,值得临床诊断推广。
作者:华春秀 刊期: 2015年第70期
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是产科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近两年来,我们针对医疗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讲行总结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邓云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登记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翠娟;刘彦强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在妊娠中期引产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妊娠中期引产的62例孕妇,所有孕妇均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优质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比较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中期引产患者中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护理工作中,给予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杨玲;张自然;李姗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除严格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复苏外,着重加强在复苏过程中和复苏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8例中,0-3分47例,4-6分21例,其中4-6分21例全部复苏成功。失败5例均为0-1分者。结论在严格执行新生儿新法复苏的同时,着重加强复苏后护理,能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董新华;李海红;张琪;张苏梅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脂六项检测在肝胆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间接诊的患肝胆疾病的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对两组患者的血脂六项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TC、TG、HDL-C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ApoA1、ApoB100指标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六项检测在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通过腹腔镜配合胆道镜,研究保肝取石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6例胆道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为进行护理配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因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路护理配合,使得在复发情况和住院时间两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肝取石术来说,采取配合措施,使得有效降低了临床复发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翟晓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质控分析平台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至今报告传染病报告卡、附卡、转诊卡及培训考核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每月召开专题质控分析会以及质量通报,采取多种反馈方式,对我院在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结果2013年至今,我院报告传染病疫情20余种,共2698例,报告率100%,及时率也达到96.44%,填写完整率为93.81%,规范率也达到91.1%;经专题培训后考核中,全院医务人员平均成绩96.4分。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是预防并控制传染病的前提,要充分发挥质控分析平台的作用,加强医务人员知识和意识,将静态管理转化为动态管理,全面提高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周凤梅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功能检查在慢阻肺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5月-2015年11月,选取我院889例接受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COPD组和对照组,其中COPD组患者71例,对照组患者818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的变化情况。结果 COPD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的FEV1、FEV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FEV1、FEV1/FVC水平(P<0.05),并且FEV1、FEV1/FVC水平随着COPD的严重程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可以作为诊断慢阻肺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可以根据检查结果给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慢阻肺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海灵;侯红波;巴哈古力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现如今,我国百姓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对健康问题更加关注。据调查,我国各地区的门诊就诊人数持续增多,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门诊是医院接受人数多的地方,就医者资金消费多样,刷卡、现金层出不穷,且数额不等,零散资金较多。这样一来,就给门诊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有时甚至会出现资金与账目不对等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医院门诊部门一定要强调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应用,改变以往的资金控制方式,实施系统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从而保证收支平衡,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作者:邹小红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了解探析IgA肾病患者接受化瘀通络解毒中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经中医辨证分型为血阻络型IgA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以其接受治疗方案差异为标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应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化瘀通络解毒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完成2个疗程后评估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2.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IgA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化瘀通络解毒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保障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秦佑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穿孔原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治愈22例,显效37例,有效10例,临床有效率为97.18%(69/71),其中有3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给与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得到恢复,除了1例胃肿瘤所致的穿孔患者之外,其余70例患者在随访结束时基本恢复健康,均无复发病例。结论针对不同穿孔原因、穿孔部位的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比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孙永强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对早期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病例中抽取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5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增加早期干预以及康复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月龄的发育商情况差别显著,实验组的发育商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早期干预以及康复疗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发育商,值得推荐。
作者:王斌 刊期: 2015年第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