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体会

董新华;李海红;张琪;张苏梅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除严格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复苏外,着重加强在复苏过程中和复苏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8例中,0-3分47例,4-6分21例,其中4-6分21例全部复苏成功。失败5例均为0-1分者。结论在严格执行新生儿新法复苏的同时,着重加强复苏后护理,能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湿性愈合理论及敷料的选择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和研究中一直寻求能够改善压疮治疗效果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 Winter提出“湿润环境愈合理论”,应运而生了湿性疗法,其核心是用“湿性愈合环境理论”指导实践,即使用各种活性敷料促进坏死组织软化、溶解、清除和营造有利于愈合的微环境,即适度湿润、微酸(接近于皮肤pH值)、低氧或无氧及接近于体温的伤口温度。我国近几年,湿性愈合的观念也逐渐被护理人员所认识,并运用于临床。我院采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及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杨兴秀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慢性宫颈炎患者78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78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来我站接受治疗的78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8例)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例)89.74%,(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本文采用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仝春梅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自拟温经通络散热敷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症178例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推拿配合中药热敷的治疗,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方法经腰椎CT检查无髓核脱出及游离,按突出程度分型属于突出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40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热敷进行治疗.结果178例患者中,治愈134例,占总数的75.2%,显效24例,占13.5%,好转16例,占9%,无效4例,占2.2%总有效率97.8%.结论电针配合中药热敷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我院47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

    目的:研究我院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以及用药监护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出现的47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后,47例患者均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严重情况以及临床表现均不尽相同,就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异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23.40%),皮肤疾病(21.28%),神经系统疾病(17.02%),循环系统疾病(14.89%),休克(10.64%),泌尿系统疾病(8.51%),全身反应(4.26%)。结论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对用药适应症需做到准确的掌握,并且准确的掌握患者的机体情况,尽量减不良反应发生的现象,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药,及时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将危害降到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明山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新形势下门诊财务管理的创新

    现如今,我国百姓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对健康问题更加关注。据调查,我国各地区的门诊就诊人数持续增多,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门诊是医院接受人数多的地方,就医者资金消费多样,刷卡、现金层出不穷,且数额不等,零散资金较多。这样一来,就给门诊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有时甚至会出现资金与账目不对等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医院门诊部门一定要强调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应用,改变以往的资金控制方式,实施系统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从而保证收支平衡,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作者:邹小红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3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7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将腹腔镜应用到胆囊切除术中,此治疗方式安全、可靠,具有减少患者所承受的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创伤面积小等优点,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宁建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脑梗死患者搭桥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脑梗死病人搭桥术后引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就我院就诊的32例术前有脑梗死病吏的搭桥术后合并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人实施术后护理。结果30例病人痊愈,1例病人放弃治疗,1例病人死亡。讨论针对病人病况对症治疗及密切监测可早发现和有效的预防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同时针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处理,多数病人成果渡过危险期,痊愈出院。

    作者:薄巧英;蒋艳艳;王苏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急性上腹痛4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上腹痛误诊病例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例急性上腹痛误诊病例,就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4例急性上腹痛误诊病例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以急性上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对引起急性上腹痛的疾病有全面认识,以减少或杜绝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者:奎映仙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血液常规检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血液常规检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检验科血常规200例检测结果,分析其准确度及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结果200例血常规检测结果,复检率为26.50%,分析影响因素有技术、人为因素及试剂和仪器等客观固有因素。结论血液常规检查受相关影响因素诸多,在检验前、中及后都应采取预防措施,提高血液常规检查结果质量。

    作者:张秉西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经治疗后对小儿的护理。方法以我科收治150例的患有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儿童进行分析,采用对照实验法,将患病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采取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观察组儿童进行治疗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喘息频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一定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患儿的喘息频率、并发症发病率、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提高患有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幼儿哮喘发病概率,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

    作者:李亮英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X线膈下游离气体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针对X线膈下游离气体对于急腹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膈下游离气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研究这56例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等。结果这56例患者通过手术后都明确诊断,其中非腹部空腔脏器破裂或穿孔有3例,占5.36%;腹部空腔脏器破裂或穿孔有53例,占94.64%,其中外伤性空腔脏器破裂9例,占16.07%;伤寒肠穿孔5例,占8.9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6例,占64.29%;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例,占3.57%;回肠憩室炎并穿孔1例,占1.78%。结论在诊断腹部空腔脏器破裂或穿孔的过程中,X线膈下游离气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还要注意和非空腔脏器穿孔疾病的区别,以此降低误诊率。

    作者:刘志勇;赵彩虹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医学整合课程教学在科室业务学习中的应用

    科室业务学习是当前临床医务工作人员获取新知识及巩固基础理论的重要途径,其对于医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该学习途径被广泛应用。如果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呆板,且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则会严重影响到整体业务学习效果,因此,科室业务学习活动中,教学或培训方法需要灵活且富有趣味,则会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其能够自主探讨业务学习知识,从而以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水平,这对于医院形象品牌的树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树群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90例真菌性阴道炎病人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显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让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使病人详细了解自身疾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能够有效提高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尹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联合小剂量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氟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氟西汀。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完成治疗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治疗,还可以联合小剂量氟西汀,不但能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可不会提升患者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肖海波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方法抽取60例我科实施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依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病情、心理承受能力、生活习惯等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术前的紧张、焦虑心理显著降低,经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后可以显著的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具有临床上广泛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会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联合用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了解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取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甘露醇。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2组患者临床指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与BI指数进行评估对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2组患者均无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联合甘露醇方案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保障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李永安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新生儿枫糖尿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了解新生儿枫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报告本院确诊的枫糖尿病新生儿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结合文献复习论述本病分型和诊断标准。结果枫糖尿病新生儿主要表现为反应淡漠,吃奶少,吸吮无力,间断性肌张力增高伴抽风发作,体味重,尿有异味。脑核磁共振DWI显示双侧半卵圆中心白质、侧脑室旁白质、内囊后肢、丘脑、脑干以及小脑髓质多发较广泛对称性异常高信号,对应T1WI、T2WI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血遗传代谢病筛查示亮氨酸、缬氨酸增高,尿有机酸检测:2-羟基异戊酸、2-酮-异戊酸、2-酮-3甲基戊酸及2-酮-异己酸增高,均提示枫糖尿病。结论枫糖尿病在新生儿期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漏诊或误诊,确诊需行血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尿有机酸检查,脑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了解神经系统损害情况。

    作者:董崇娟;刘少璐;鞠海超;孙明晓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观察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患者实施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在患者出院后5个月进行随访,按照Harris评价标准对患者髋关节恢复功能进行评分。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4.6±17)min,术中出血量(83.5±21)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2±1.3)月。收回36份随访资料,计优良率为91.67。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操作方面,患者出血量少,且有利于患者术后骨折愈后,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刚;王雪松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阿托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

    目的:研讨在冠心病患者中运用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时间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分组,对照组36例选择阿托伐他汀用药,观察组36例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针对两组的用药疗效与安全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方案实施前,两组各项血脂指标值与Hcy、hs-CRP值对比基本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服药期间,两组均有不适反应出现,但发生率对比基本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取瑞舒伐他汀方案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用药,总体药效要较阿托伐他汀理想,且安全有保障,适合推广。

    作者:杨文斌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变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5例帕金森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普拉克索治疗12周,总结治疗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65例帕金森患者经过普拉克索治疗12周后,治愈40例,好转2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85%。治疗后MMSE、WAIS-RC、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患者采用普拉克索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缓解帕金森病伴发的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坷 刊期: 2015年第7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