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道通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腹腔闭式引流,避免了反复胸、腹腔穿刺和可能引起的种植转移,该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通过引流管使积血、积液从胸、腹腔内排出,并导入引流袋内,术后,需要下床活动,由于引流袋需要随身携带,导致病人散步不方便。病人在行走、散步时,需手提引流袋,若用力不当会使引流袋脱离引流管,导致引流管口与外界相通,外界空气直接进入人体内,容易引起逆行感染。为解决此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携带方便且操作安全的封闭塞。
作者:刘荣英;马双;赵静;潘华英;刘丽;舒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肛肠科收治的12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病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2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病例临床疗效显著,发挥中医药特色,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亮;陈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分析卡托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23)及对照组(n=23),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d,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LVFE、VE/VA水平高于对照组,LVMI、LVESV、L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卡托普利,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鉴别乳房肿块良恶性应用彩超检查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乳房肿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超检查,并对其诊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记录。结果通过检查后,60例乳房肿块患者中,共计诊断出46例良性肿块,14例恶性肿块;后经系统性检查发现,14例恶性肿块的准确率为100%,46例良性肿块中存在1例恶性肿瘤,准确率为97.83%,误诊率为2.17%。结论本文采用彩超检查对鉴别乳房肿块良恶性的应用效果显著,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玫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观察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保肝、抗结核以及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有效率为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鞘内给药与脑脊液置换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性好的优点,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宋春华;车海涌;米丽萍;杜玉红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溶血对己糖激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的影响,以找出血浆葡萄糖测定的佳检验方法。方法取血浆葡萄糖浓度<5.0mmol/L、(5.0-6.1)mmol/L、>7mmol/L的标本各25份,每1份分4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三组作为观察组分别进行人为溶血,使其血红蛋浓度分别为Hb<1.5g/L(观察组1)、Hb=1.5g/L(观察组2)、Hb>1.5g/L(观察组3),接着,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标本的血糖浓度,从而比较标本之间的差别。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当血红蛋浓度分别为Hb<1.5g/L、Hb=1.5g/L时,其检测结果与未溶血标本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红蛋浓度分别为Hb>1.5g/L时,检测结果与不溶血组比较,血糖下降较为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浆葡萄糖检测方面,溶血对己糖激酶型法测定血浆葡萄糖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干扰,因此,为了不断提高检验室的血糖测定水平,实验室在使用己糖激酶法进行测定血糖时应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
作者:吴金锁 刊期: 2015年第70期
出院结账是医疗服务链中的一项内容,传统的结算方式较为繁琐,并且结账率不高,为此,经过对结算方式不断改革与优化,及时性结算方式诞生,其在出院结账中应用大大改变了传统结算的不足,不仅优化了出院程序及节省出院时间,而且还有效提高了结账率,与此同时,患者对这样的结算方式表示较高的满意度,由此可见,及时性结算方式在出院结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也优化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这对于后期医院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说,及时性结算值得在出院结账中实施与应用。
作者:姜发荣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通过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31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人工氧气呼吸、卧床静养休息、严格细心护理,同时加之硝酸盐以及低分子肝素等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采用研究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剂量为每天8-10毫克,方法是睡前口服,其后根据患者病情具体情况,改变剂量。对比研究组与实验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期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显著优于研究组的74.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两组,通过治疗患者28天和56天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较研究组好(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同时能够进一步改善血浆C--反应蛋白(CRP)指标。
作者:张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蒙药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蒙药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该36例病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同期36例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蒙药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组病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67%,远高于同期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56%,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蒙药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确切,值得临床医师广泛应用。
作者:达来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病患采取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选取3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病患采取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并对两组病患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两组病患的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病患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作者:曹振华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运用阿德福韦酯配合拉米夫定方案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将近期到我院治疗的7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组,对照组37例单纯予阿德福韦酯用药,观察组37例增用拉米夫定片口服,针对两组的总用药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总治愈率达94.6%,与对照组的75.7%相比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的血清HBV-DNA值比较相近,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的HBV-DNA值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不良症状。结论采取阿德福韦酯配合拉米夫定方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展开治疗,总体药效更理想,且安全有保障,值得加强普及。
作者:许道通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并体会中西两医配合医治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患者的治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5年期间收治的244例因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实行研究,将她们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单纯用西药对患者实行治疗,研究组则选取中西医配合对患者实行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临床的治愈效果。结果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出对照组许多(P<0.05),且随访了2年过后的妊娠几率也显著比对照组高许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两医配合医治由于输卵管受到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症临床的治愈效果明显好于单一使用西药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妊娠率,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伟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背部弹力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应用超声对8例背部弹力纤维瘤的超声表现,观察肿物的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及与周围组织粘连等,结合手术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背部弹力纤维瘤8例均行手术切除,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弹力纤维瘤。结论根据超声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对弹力纤维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梅;王海英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分析对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和护理宣教的效果评价。方法对我科发现的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在护理宣传教育前后和随访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情况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宣教前、护理宣教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6个月后以及随访1年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吸烟、每日运动小于半小时、不合理饮食、心理失衡、体重指数、病情掌握等的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和护理宣传教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血压。
作者:曾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小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病例抽取80例进行此次研究,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7月份接收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存在显著差别,实验组比对照组短, P<0.05,而术中出血量以及肠管损伤率则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显著,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小肠内排列术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治疗,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值得推荐。
作者:田书锋;欧阳召一 刊期: 2015年第70期
异位ACTH综合征患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于漏诊。很多患者因高皮质醇血症、低钾性碱中毒导致病情进行性恶化,失去佳治疗机会,本文作者对2例糖尿病合并异位ACTH综合征进行报道,以期对异位ACTH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洋;柳沙利;苏阳;刘小庆;赵瑛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2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甲组(n=36)和乙组(n=36),甲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穿孔单纯修补术治疗,乙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Taylor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甲组患者术后1、2、3天BAO水平均高于乙组,甲组复发率11.11%,高于乙组0.00%(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腹腔镜下Taylor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治疗效果优于腹腔镜下穿孔单纯修补术,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较为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亚民 刊期: 2015年第70期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重症药疹多指重症多形红斑型(SJS)、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TEN)及剥脱性皮炎型(ED)等,是较为严重的药物反应,主要特点是病情急、病势凶、死亡率高。科收治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护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施治,精心护理,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体会。
作者:刘珍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究了解内固定治疗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传统暴露双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治疗方案为钢板锁定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根据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2.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8.0%,两者对比有统计学价值(P<0.05);对比2组患者如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症状,对其应用内固定治疗方案,相对于传统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牙生江·吐的;艾尔肯·司马义 刊期: 2015年第7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以其对临床护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3年5月在糖网病科住院的77例增殖期糖网病患者进行基础资料采集,并在护师指导下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测。结果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生活压力、所食油脂、对治疗效果担心程度与否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患者发生焦虑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作者:高建红 刊期: 2015年第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