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云
目的:探讨减少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出血的措施.方法: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438例,研究组247例,术前先经直肠置入卡前列甲酯栓1mg,术中切除肌瘤前先用止血带套扎宫颈部位,再行肌瘤切除术;对照组191例,入院完善检查和术前准备后直接行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与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发热率及出院时间虽然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经直肠置入,术中切除肌瘤前应用止血带捆扎宫颈部位,两种方法相结合,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红;侯萍;彭川伟;陈龙;张英;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及献血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献血反应,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惊厥、抽搐、失去知觉及低血压等症状,这些献血不良反应严重制约着无偿献血活动的健康发展,所以做好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是保障无偿献血活动健康发展及采集血液质量和数量的保证,本文对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探讨,以保证无偿献血活动健康发展.
作者:殷响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为哮喘的影响因素及发生率.方法:对58例毛细支气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21例发展成为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特应性体质、接触过敏原、家族过敏史、人工喂养,父母吸烟等因素的患儿哮喘发生率较高(P<0.05或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哮喘,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过敏原因素、个体特应性体质、环境因素等影响哮喘的发生.高危因素应尽量避免,早期防治.
作者:关玉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结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原抗心衰药物不变,观察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口服硝普钠结合胺碘酮.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口服卡托普利.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心功能均较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0%,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较治疗前减慢,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胸比率缩小(P<0.05),LVEF较治疗前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率、心胸比、LVEF等指标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硝普钠结合胺碘酮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作者:阿斯古力·阿布都热合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电生理检测在临床诊断尺神经肘段损伤中所体现的价值.方法:对收治的尺神经肘段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收治有符合尺神经肘段损伤的患者48例电生理诊断标准中所表述条件,临床诊断率85.61%.结论:临床中电生理检测可以对尺神经肘段损伤进行明确诊断.
作者:孙智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点之一,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医院实际,对基层医院感染科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变对策.
作者:彭文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和F波检测.结果:150例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异常128例,异常率85.33%.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DP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水晶;包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因此,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问题.目的:实习护生通过临床实习掌握专科技能和知识.方法:每轮护生入科后首先由教学组长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然后安排给各位带教老师专人带教.带教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果:护生能成功掌握专科的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内容,适应护患角色的转换.结论:严谨的带教作风培养了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王丽君;宋旭;张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微创外科手术已获得社会公认.但开展LC早期常易出现并发症[1].有些并发症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2003年8月~2011年8月开展LC术921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秀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07例,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参照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分别统计其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率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对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结论: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优化了护理流程,提升了护理服务内涵,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住院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医疗团队的合作,并可减少无效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解出生缺陷的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10.55%,出生缺陷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缺陷前5位是手足及四肢畸形,总唇裂、腹部消化系统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加强优生优育宣教咨询,重视婚前、孕前、孕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陈忠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室肾脏替代疗法的基本治疗方式,通常情况下患者只需要每周2~3次,每次4~5小时的门诊血液透析治疗,就能够满足生命需要.有部分患者因为各种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本文透过2010~2011年透析数据,阐述如何减少血液透析病人住院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迟荣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血栓患者96例,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肠溶阿司匹林片75m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ESS平均分值:1天60.9±11.5,7天66.8±32.3,14天74.7±32.8,21天82.2±17.2;对照组1天56.9±24.8,7天62.4±23.8,14天63.8±25.4,21天73.7±3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
作者:赵纯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12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要求取环且对米索前列醇有禁忌证的绝经妇女6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辅助药;观察组于术前7天顿服尼尔雌醇5mg,患者术前1小时服用米索前列醇600mg.结果:观察组126例,取环困难17例,取环困难13.5%,对照组68例中取环困难33例(48.5%).观察组成功取出120例,成功取出率95.2%,对照组,成功取出45例,成功取出率6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扩张宫颈,手术容易操作,痛苦少,取环成功率高.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高度的致残性,使患者丧失生活及工作能力,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语言、心理等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其生活和工作质量.国内外康复医学证明,恰当的治疗、护理与康复训练,可大程度地减少脑部病变对正常活动的影响.
作者:王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部严重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方法:选择肺部严重损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30例,对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27例患者低钠血症于1周内逐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纠正,低钠低氯性脑病的临床症状也于低钠血症纠正的同时逐渐好转.2例死于呼衰,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低钠血症做到及早发现,正确治疗,可缩短病程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于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急腹症为外科及妇产科常见的病症,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快,诊断困难常被误诊.其原因与首诊科室只重视与本科有关的症状,而忽视了妇科病史及体征有关.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妇科急腹症患者52例,误诊23例,误诊率44.2%.其中外科转入22例,23例均经手术确诊、病理证实,现分析如下.
作者:石新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根据临床路径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在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成果及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许小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评价APN排班模式在儿科中的实施.方法:将护士13人,每天设A、P、N 3班,A班4人(A1、A2、A3、A4),上班时间8:00~16:00;P班2人(P1、P2),上班时间15:30~23:00;N班1人,上班时间22:30~8:00.结果:与传统排班模式比较,APN排班模式实施后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APN排班模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升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曹(瑜)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前置胎盘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2010~20011年收治前置胎盘孕妇38例;其中17例伴发出血性休克.在无充足血源的条件下,成功地抢救17例前置胎盘出血性休克孕妇,现将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利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