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后溪、人中治疗急性颈腰部扭伤105例体会

岳大庆

关键词:针刺人, 后溪, 活动治疗, 腰部扭伤, 共同特点, 疗效明显, 局部疼痛, 活动受限, 功能障碍, 扭挫伤, 活动度, 承受力, 生理, 颈部, 几率, 患者, 方法
摘要:颈部与腰部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其活动度较大,承受力也较大,故发生扭挫伤的几率也较多,其共同特点是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近年来,用针刺人中、后溪的方法,同时让患者配合自身局部主动活动治疗此病,疗效明显,体会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新生儿转运安全管理策略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护理策略.方法: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准备专用救护车及转运设备,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负责前往求助医院,稳定患儿病情后,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结果:安全转运危重新生儿173例,转运过程中病情相对稳定167例,恶化6例,死亡0例.结论:先进的设备和齐备的物品是安全转运的基础和保障,专业的医护人员是安全转运的保证,转运前稳定病情、转运途中监测与救护是成功、安全转运的关键.

    作者:苏惠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门诊处方3600张调查分析

    目的:提高处方治疗,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门诊处方3600张,对其从处方书写和合理用药两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1702张(47.28%),其中书写不合格处方1456张(40.44%),用药不合理处方143张(3.97%).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医师、药师和护士业务学习,医药护三方监督,全面提高处方质量,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差错和纠纷

    作者:刘崇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质量管理

    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质量管理,是血液检验实验室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是保证血液标本在采集、运输、接收、保存、销毁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是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制定相应的质量程序及标准操作规程、加强标本处理过程中的培训及管理,对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血液标本在采集、运输、接收、保存、销毁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控制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茵;何秋荣;郭美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当的影像检查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以减少不必要的电离辐射.方法:2460例疑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临床观察治疗者,均行X线平片及CT扫描检查.结果:以CT检查诊断为标准.X线平片筛查灵敏度78.61%,特异度99.09%,假阳性率(误诊率)0.91%,假阴性率(漏诊率)21.39%,符合率82.11%,CT检查接受辐射的mA量是平片检查的50倍或以上.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CT检查阳性符合率高且可靠,但接受辐射量高.X线平片检查乃不失为初次选择检查的必要手段之一,临床症状典型者且与X线征象相吻合者可免去CT检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和不必要的电离辅射.

    作者:王和良;刘佩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辽宁首例亚硝酸盐致死事件的调查处理

    食品安全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性命和健康.但是部分食品加工业者法律知识淡薄,利欲熏心,使非法加工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件仍有发生,尤其是一些事件后果严重,性质恶劣,提醒监管部门时刻提高警惕,丝毫不能放松.2010年4月5日发生1起食物中毒事件,致1人死亡,1人中毒住院治疗,一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了事件调查的全过程,经过采样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终确定为一起非法添加亚硝酸盐导致的严重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鲁一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下拱墅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状及对策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自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拱墅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医护人员服务的现状,分析改变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以拱墅区为研究基地,采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合卫生网站数据及内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研究.结果: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也存在财政补偿不到位、服务数量减少等问题.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初见其效,但还有很多工作亟待完善和落实,如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改革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等.

    作者:冯真;郭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目的:强化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风险教育,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急诊科作为高风险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贺慧玲;刘建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探讨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的日益发达,人员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许多新的传染性疾病在流行[1],如几年前的SARS、近几年的禽流感、甲流感等;而且之前的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性病等发病人数也呈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对我国居民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各种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有利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临床的常见病、特殊性病种,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是必需的和必要的,而健康教育对传染病患者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2].现就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性、掌握传染病知识的必要性及防控的长期性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劲松;何艳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临床调查

    目的:探讨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临床预防应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统计分析用药情况、疗程、联合用药指征、给药时机、术前、术后预防用药对比,病原学检查等.结果:240例患者中有231例使用过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96.2%;平均住院时间10天;人均使用抗菌药物5.8天;一联用药206例,使用率89.2%,二联用药25例,使用率10.8%,围手术期用药42例,使用率17.5%;微生物送检2例,送检率0.83%.结论: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中存在用药疗程偏长、联合用药不合理、围手术期使用不规范等不规范之处,应加强用药指导,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仲玉芬;马学彬;张玉柱;王志妍;于志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日渐增长,我国是老年人口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3%,这一方面标志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医疗保健和社会问题.

    作者:赵慧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和患者的健康水平.方法:通过问卷形式,对100例患者的临床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临床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随机抽取20名护理人员就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和探讨.结果:住院患者对用药相关知识、各项护理操作、预防疾病发生的诱因、自我护理功能锻炼的知晓率低.对口头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施教护士的相关知识、教育方法满意度低.结论:临床健康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护理、管理和患者及家属3个方面,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作者:白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清洁灌肠患者的舒适护理

    清洁灌肠是通过灌肠导泻的方法,以清除肠道内的粪便和积气,从而达到减轻腹胀,清洁肠道的目的,为手术、检查、分娩作准备.由于清洁灌肠需要对患者多次进行反复灌洗,直到排出清亮无粪渣的灌肠液为止.因此许多患者常常因反复插管、频繁排便时引起的肛门疼痛以及大量液体进入肠道时产生的腹部胀痛、排便失控等情况而感到痛苦不堪,并直接影响到肠道的清洁效果.

    作者:徐伍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硝普钠结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普钠结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原抗心衰药物不变,观察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口服硝普钠结合胺碘酮.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口服卡托普利.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心功能均较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0%,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较治疗前减慢,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胸比率缩小(P<0.05),LVEF较治疗前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率、心胸比、LVEF等指标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硝普钠结合胺碘酮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作者:阿斯古力·阿布都热合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和F波检测.结果:150例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异常128例,异常率85.33%.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DP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水晶;包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治疗子宫肌瘤129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9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手术成功率,术后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全组117例手术成功,中转开腹手术12例,成功率90.7%(117/129);成功施行LAVH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98分钟(78~164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114ml(87~195ml);术后12小时进流质饮食,8~47小时肛门排气,术后住院时间6~9天,平均8.4天.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创伤小,腹腔干扰轻,患者恢复快.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造影剂(对比剂)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随着CT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造影剂应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对造影剂的要求也更高,从而更加受到医、技人员的关注.

    作者:唐育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我管理在肝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总结自我管理在肝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术后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并用自制表格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实施,提高了肝癌患者术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了患者的生活信心,同时也调动了患者和家属积极学习自我管理方法的主动性,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俊玲;王红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联合检测血清与胸水细胞中的CEA、CA125和CYFRA21-1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水细胞中上述肿瘤标志物在提高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2009年收治不同TMN分期的NSCLC患者56例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6例,均合并有胸腔积液.分别检测其血清CEA、CA125、CYFRA21~1水平,其中CEA、CA125采用化学发光法、CYFRA21~1采用ELISA法检测.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上述患者胸水细胞CEA、CA125及CYFRA21-1的表达.结果: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表达水平在肺癌组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的表达水平,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25、CYFRA21-1在癌性胸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疾病胸水中的间皮细胞.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胸水细胞肿瘤标志物其敏感性较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高,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其特异性较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胸水细胞肿瘤标志物高,两种检验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率.

    作者:罗虹烈;谢占强;程可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中的正性作用与负性作用、用法,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测,更好地治疗或延缓糖尿病肾病及其它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作者:李鹏;汪丽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惠州惠城区产前筛查网络的建立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性研究

    目的:研究惠州惠城区产前筛查网络的建立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性预防手法的结果,分析其取得的效果.方法:联合多部门的婚育资料建立产期筛查网络,并对新婚、已怀孕和高危孕妇等利用化学发光法、血红蛋白电泳等检验方法来筛查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等疾病,并输入网络系统中.结果:网络系统能快速、方便在多部门中进行信息的反馈,使得各部门间的基层夫妇的婚育数据情况达到无缝链接,及时反馈信息,能有效减低婴儿出生缺陷.结论:通过产前筛查网络能有效提高惠州惠城区群体的人口素质,降低婴儿的出生缺陷几率.

    作者:薛玲;李杏梅;黄凤媚;余秋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