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仁;郑容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内科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施加人性化服务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比较其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住院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闫玉花;李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病例介绍X X,女,54岁。上世纪90年代末因上前牙邻面龋行11、21、22镍铬烤瓷活髓牙单冠修复。2011年因11、21出现间隙就诊,检查:11、21唇倾,间隙2mm,松动Ⅰ°-Ⅱ°;牙片11、21牙根重度吸收,22牙根正常;牙龈无红肿、无牙周袋。患者无自觉症状,否认外伤史。拔除11、21,见牙根仅存4mm,腭侧可见牙石,表面不平,去冠后的牙体未见原发或继发龋坏,未见牙扭转及牙体预备过量情况(如图)。
作者:甫京京;张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讨论血液检验对不同类型贫血患者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0例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血液检验的贫血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液检验情况,其检测指标主要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比容(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结果不同类型的贫血病患者,其血液中 McH、McHc、McV、rdW 的各项指标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本研究表明,对贫血性患者采用多方面的血液检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诊断和鉴别的准确率。
作者:王同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135例普外科手术输血患者的输血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35例普外科手术进行输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其输血指征、输血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等。结果135例患者中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例伴有慢性贫血而多次输血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1例出现发热。结论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应严格把握输血适应证及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作者:侯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 ct 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病征的临床观测和 ct 检查的操作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 ct 检查经验总结。结论 ct 对脑囊虫病的诊断有显著的效果,横断面成像及密度分辨率高,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东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 icP 患者29例,对所有患者经根据 icP 的治疗原则给予治疗和护理,包括缓解瘙痒症状,加强监测,适时终止妊娠等。结果终所有产妇均顺利生产,3例产妇自然早产,5例产妇干预早产,仅1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所有新生儿均全部成活。结论 icP 会对产妇和胎儿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应重视孕产期保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加强孕产期护理,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预后。
作者:李慧;岳芬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了解单排 ct 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研究胃癌患者的 ct 表现。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0例患者的 ct 表现作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比较。结果在对60例胃癌患者单排 ct进行分析后,观察到胃癌患者 ct 表现包括胃壁增厚、胃内肿块、周边组织浸润等。结论单排 ct 可直观检测到患者胃癌的大小、形态、类型、临近组织浸润等,辅以胃镜、病理可进一步诊断胃癌,为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苑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人口学特点、致伤病因及致伤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病年龄、致伤病因及致伤部位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中以男(76.9%)为主,发病年龄段以20~29岁和30~39岁两个年龄段为主,分别为21.8%和37.2%;主要的致伤原因为交通伤(59.0%),其次为摔伤(16.7%)和斗殴伤(12.8%);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45例(57.6%),以多部位损伤为主(33.3%),以唇区(20.0%)常见;34例患者合并有骨折(43.5%),骨折部位以下颌骨为主(50.0%);17例患者合并全身损伤(21.8%),其中常见的合并伤是颅脑损伤。结论青中年男性为颌面部外伤发病高危人群,交通事故伤为其外伤主要病因,软组织损伤以多部位软组织为主,下颌骨为主要骨折部位,颅脑伤为其常见的合并伤。
作者:范忠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院前急救的病例88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护患沟通后患者家属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院前急救中常会出现医疗纠纷等问题,采取有效的护患沟通后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且患者家属能够有效的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
作者:于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的计数检测措施。方法通过在实验室运用仪器和样本的化验,掌握血小板的属性,总结出系统的检验措施。结论科学准确的掌握血小板的计数检测措施,了解和掌握血小板的医学特点,为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薛吉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给予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运动指导。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此类住院病人的生活质量且能够长期维持,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朱家祯;段虹宇;陈伟霞;张吉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特点,以高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质量,减轻其痛苦。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产妇中随机性抽取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并将其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中采用的是常规性护理,研究组中采用的是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效果和特点。结果研究组中采用护理干预后出血发生率和在2h、24h 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产妇产后出血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出血的发生率和出血量,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应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积极护理,做好机械通气监测、人工气道管理及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探讨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感染率或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选择24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应用呼吸机通气的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时进行吸痰及合理的气道管理。结果24例患者18例(75%)完全脱机恢复自主呼吸,2例转院,2例因经济原因及家属要求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应用机械通气患者在积极救治原发病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的人工气道管理及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包惠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 n 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方法选取我院17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均给予相应基础药物治疗,康复组按要求进行早期康复干预训练,入选时及6个月随访时对各组进行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和血清 nt-pro BnP 水平测定。结果入选时各组血压、心电图检及血清 nt-pro BnP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时,康复组再次住院例数和其中因心功能恶化再次住院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 st-t 段改善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训练前比较,康复组血清 nt-pro BnP 显著下降。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安全性较好,可降低 nt-pro BnP 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陈昌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0引言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1],多发于成年人,病程长,症状顽固,反复,往往给人不易治愈的印象,患者常有咽干,咽痒等症状。我科采用中药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新萍;薛翠娥;周广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讨论骨科肿胀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因肿胀、体温高,使患者食欲不振,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创伤早期局部可行冷敷,如用冰袋、冰水纱布覆盖伤处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使损伤破裂的小血管及时凝固止血,减轻肿胀;后期可采取中药熏洗,促进回吸收,减轻肿胀。
作者:吕志丹;邹玉杰;张忠杰;许冬梅;李羚玮;徐连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对老年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患者30例,年龄60~76岁,随机分为术前 aHH 联合尼卡地平降压组(aHHn 组, n=15)和对照组(n=15)。于术前1h 分段实施 aHH,使红细胞压积(Hct)下降至28%左右。分段采集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 co、cVP、MaP、Hr 、Hct、sBP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血液的稀释(q ≥6.14,均P <0.05)。观察组 cVP 值 tl 较 t0升高(q=3.44,P <0.05),对照组 t2及 t3明显低于 t1(q=4.23、5.17,均P <0.05)。观察组 co 值 t1~ t3时刻较 t0提高(q ≥4.96,均P <0.05),对照组 t2及 t3明显高于 T1(q ≥8.76,均P <0.05)。结论老年患者分段实施术前 aHH 联合尼卡地平降压,对机体的氧代谢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代里根;李玉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思路。方法回顾2例患者的诊疗过程:根据其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家族史等诊断为 HHt,并属于中医脾肾两虚型。服用补肾健脾中药,一个月为一疗程。结果两例患者出血现象明显改善,并且所伴脾肾两虚证候得到纠正。结论补肾健脾法治疗 HHt 方法可行,补肾健脾中药治疗 HHt 疗效确切。
作者:孙凤;高明洁;雍彦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0引言SAPHO 综合征(synovitis,acne,pustulosis hyperostosis, osteitis)即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为临床少见病。多发于成年,大多数预后良好。本文报告2例病例,并结合文献对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作者:鞠文峰;王艳苓;杨建;郑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患者90例,并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西药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林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愈疡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中西药物治疗组45例,有效42例,有效率93.3%;对照组45例,有效33例,有效率73.3%。经统计学处理P<0.05。
作者:余音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