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和预防措施

倪智敏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 控制策略, 综述
摘要: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由于流动人口骤增,现代抗结核药物的普遍应用,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明显增多.我国虽然在耐多药结核病监测系统、医院和结防机构合作、设立定点医院和制定耐多药结核病规划等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国家层面的政策的缺失、医防合作效果差、人力资源紧张和抗结核药物管理混乱等不足.可能的建议是完善医防合作、制定定点医院补偿机制、加强结核病防治人员的培训、制定政策规范抗结核药物的销售和开展患者的保护性措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硝普钠结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普钠结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原抗心衰药物不变,观察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口服硝普钠结合胺碘酮.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口服卡托普利.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心功能均较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0%,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较治疗前减慢,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胸比率缩小(P<0.05),LVEF较治疗前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率、心胸比、LVEF等指标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硝普钠结合胺碘酮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

    作者:阿斯古力·阿布都热合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目的:强化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风险教育,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急诊科作为高风险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贺慧玲;刘建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移位的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

    对52例成人移位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螺钉、LCP钢板等多种内固定方法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肱骨头切除成形术治疗,随访27例术后大功能恢复结果,LCP钢板治疗三部分、四部分骨折效果满意.克氏针固定强度差,仅合适骺离骨折及老年二部分骨折患者.涉及肱骨解剖颈伴骨缺损者,块状植骨既利于肱骨近端结构形态恢复,又利于增加内固定稳定性.老年肱骨近端三部分、四部分粉碎骨折、肱骨头切除成形术是一种方法简便、疗效尚可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利;梁永宁;李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用整体护理观念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的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人的佳护理.现就如何在基层医院搞好整体护理的实施与应用工作探讨如下.

    作者:乔淑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因素及防范措施

    由于工作性质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由于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经常连续在密闭的环境中工作,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在工作中经常面对手术器械、针头等锐器,在工作中若不注意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重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损伤和全面切实的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避免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受伤害,降低血液性传播疾病的危害及其他职业性损伤,根据手术室的职业情况对损伤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及防范措施,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与感染.

    作者:黄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编号为FTWS007课题样本中体检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24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6例.按析因设计A组服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B组服罗格列酮,C组服二甲双胍,D组虚设不服药;治疗3个月后对各组患者的卵巢大小、BMI和血清中LH/FSH、Homa-IR、T、TG,进行均数比较的多元方差检验.结果:显示两药无交互作用;疗后患者的卵巢体积,血清中LH/FSH、Homa-IR、T、TG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罗格列酮组稍大于二甲双胍组.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疗效大,单独用药时罗格列酮的疗效稍大于二甲双胍.

    作者:伍丽群;周晓梅;韦端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药疹肝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肝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收治药疹肝损伤患者96例,进行调查,查看病例,汇总分析.结果:96例药疹肝损伤致敏药物与皮疹类型的关系:药物导致药疹肝损伤从低到高的常见药物有中药、中成药、胰岛素、造影剂、还原型谷胱甘肽、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TAT、狂犬疫苗、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结论:抗生素和解热镇痛类药物是导致药疹肝损伤的主要药物.

    作者:蒋绿英;陈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喉结核误诊为急性会厌炎体会

    急性会厌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1],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被误诊为急性会厌炎的喉结核之临床表现、CT检查特点,并总结、分析了误诊原因及治疗经验.

    作者:王庆;王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天智颗粒治疗失眠症引起的记忆障碍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治疗失眠症引起的记忆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失眠症伴记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均给予维生素B族、谷维素、豆腐果苷、解郁安神及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组加用天智颗粒口服,疗程8周.两组分别于用药后4周,8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表测定[1],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8周时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天智颗粒治疗失眠症引起的记忆障碍有明显疗效.

    作者:贾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社区家庭输液的潜在问题及管理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和地方各级领导对民生问题的关注,社区卫生工作已经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目前,由于老年人的不断增多,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要求提供家庭医疗服务的越来越多.

    作者:刘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早期干预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挽救生命、降低残疾、预防复发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脑出血好发年龄50~70岁,死亡68例,占所有脑出血患者的37.78%,冬春季高发.结论:脑出血主要是因高血压病合并小动脉硬化所致,少部分由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所致.

    作者:郭新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儿高热的护理体会88例

    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是儿科常见的症状.凡体温>正常范围称发热,凡肛温超过39℃为高热[1].2010年1~12月收治高热小儿8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石丰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皮监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测胆红素(TCB)在新生儿早期诊断、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监测血中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中的应用及观察.方法:收治新生儿黄疸患者100例,分别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检测法、血清胆红素测定法,再对结果进行对比,探讨经皮胆红素仪检测法的准确性.结果: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测定数据相关性较好(P<0.05).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较血清胆红素测定,无创伤,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地对新生儿黄疸进行筛查、动态观察、判断疗效等的方法.TCB动态测量对预防新生儿特别是新生儿早期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翟慧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拟止咳散佐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止咳散佐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将其分为口服自拟止咳散佐治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自拟止咳散佐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何腊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尿路感染60例护理体会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典型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及寒战、高热等全身表现.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均有增加.收治尿路感染患者60例,采取合理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党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APN排班模式在护理改革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评价APN排班模式在儿科中的实施.方法:将护士13人,每天设A、P、N 3班,A班4人(A1、A2、A3、A4),上班时间8:00~16:00;P班2人(P1、P2),上班时间15:30~23:00;N班1人,上班时间22:30~8:00.结果:与传统排班模式比较,APN排班模式实施后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APN排班模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升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曹(瑜)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液净化患者管路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管路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血液净化管路并发症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并且给于精心护理,导管感染者应用抗生素封管和全身用药治疗;导管血栓形成者用负压抽吸和1万U/ml尿激酶进行管腔正压封管.结果:12例导管感染患者通过3~7次静脉加封管治疗,感染均得以控制;11例导管血栓形成患者,过用负压抽吸和1万U/ml尿激酶进行管腔正压封管,全部再通,无1例出血及拔管.结论:抗生素封管是对血液净化管路感染的有效方法;尿激酶溶栓和早期负压抽吸治疗管路血栓形成效果显著.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介小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多结节甲状腺肿的CT表现与病理学对照分析

    本研究着重探讨、分析多结节甲状腺肿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及鉴别诊断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凯;张元立;夏大玉;张闯伟;陈菊花;王建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降低剖宫产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剖宫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挽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随着剖宫产和麻醉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成熟,电子胎心监护仪的普遍使用,民众对医疗质量的几乎苛求,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干扰了孕妇自然分娩过程,给妇女带来了生殖健康危害,给儿童造成生理、心理和行为障碍及增加家庭的人力、经济上的负担,由简单的医疗问题转变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提高对剖宫产的正确认识,规范剖宫产的适应证和产科行为,提高产科质量,促进生殖健康,支持阴道分娩,降低医疗费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完善医疗体制改革等,着实需要开拓临床路径,降低剖宫产率,对我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2006~2011年的临床探索,实施从孕前到产褥期历经4个阶段的指导措施,提高接产技术,对降低剖宫产率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时爱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深入推进计生宣教,构建健康生育文化

    人口问题不是单一的行政指令或某几项政策措施就能应对的,它是一个系统应对的综合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根本和主体,说到底仍然是产生生育行为和选择生存方式的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计生问题,首先必须通过技术和管理规范人的生育和生存行为.而要规范人的生育和生存行为,又必须规范支配人的这一行为的意识和制度.这客观上就提出了计划生育宣传同生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要求.

    作者:李莉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