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治疗体会4例

崔青松;金明根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危重症, 治疗
摘要:2009年11月收治吉林省首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经治疗治愈出院,此间收治4例危重症患者,现将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为今后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提供线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出血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放置IUD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吲哚美辛肠溶片及安络血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成药制剂安坤胶囊(方中共有牡丹皮、栀子、墨旱莲、当归、女贞子、白芍、白术、茯苓、益母草九味药材).两组均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9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置IUD出血的效果显著.

    作者:寇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14例.结果:14例患者中经面罩BiPAP通气,气促、气急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缺氧症状迅速消失.2例意识不清的患者经过通气1小时后,意识清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PO2/mmHg、PCO2/mmHg、pH)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COPD并重度高碳酸血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覃毅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收治分娩条件相似正常产妇2720例,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沟通、人文关怀等干预措施,以减轻产妇焦虑紧张心理,增强孕妇自然分娩信心.结果:试验组剖宫产率36.10%,低于对照组53.97%,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可降低孕产妇心理应急程度,增强产力,缩短产程,达到顺利经阴道分娩,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郭秀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07例,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参照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分别统计其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率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对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结论: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优化了护理流程,提升了护理服务内涵,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住院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医疗团队的合作,并可减少无效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护理体会

    近年来外科各领域向微创方向迈进,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因其美容效果明显、安全、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得以迅速发展.良好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细致的手术室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支持和保证.

    作者:郭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腺红外线扫描仪在女性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红外线扫描仪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年来1625例女性用红外线扫描仪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的1625例中,乳腺炎29例(1.7%),年龄22~26岁;纤维腺瘤58例(3.5%),年龄13~43岁;乳腺癌42例(2.6%),年龄34~76岁;乳腺小叶增生503例(31.0%),年龄23~51岁.结论:红外线扫描是鉴别良恶性肿瘤及不同疾病初筛的重要手段.

    作者:周玉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滋阴益肾,清热疏肝法防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激素减撤反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清热疏肝法防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激素减撤反跳的疗效.方法:将80例激素减撤阶段的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激素减撤反跳率进行疗效判断.结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滋阴益肾,清热疏肝法可以稳定ITP患者激素减撤时血小板数,减少反跳复发.

    作者:林艳翠;郝卫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收治的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与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患者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均顺利痊愈出院,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加强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与早期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华凌;赖亦惠;邱爽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当前护理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由此产生的医疗纠纷及院内投诉不断增多,这也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热点、难点问题.随着目前大中专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进入临床的实习护士不断增多,由此而带类的相应护理安全、护理纠纷备受重视,更加剧了以上问题的产生.在此类事件发生时,医院需承担经济和名誉的损失,而实习生本人则产生严重心理阴影,导致实习生临床动手能力培训及院校的实习计划不能很好完成甚至影响其毕业和以后的就业.本文对实习护理人员如何完成实习任务,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同时在实习阶段如何避免相关护理纠纷的发生进行探讨,从医疗环境、强调意识、加强沟通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终提高实习质量,帮助护生顺利完成学业.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素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川芎嗪注射液佐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3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佐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4mg/kg,每日2次,以10%葡萄糖稀释后静滴.观察两组治愈率、显效及有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愈、显效、有效等时间方面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等优点,可加速纠正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和血气异常.

    作者:赵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目的:强化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风险教育,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急诊科作为高风险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贺慧玲;刘建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部病灶直接注药治疗复治肺结核176例疗效观察

    空洞型肺结核由于血液循环差,药物难到达病灶或不能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不能杀死结核菌,致使痰菌阴转慢或造成复发.2008~2010年对复治肺结核空洞的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肺穿刺向空洞内注入抗结核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曹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综合医院围手术期患者开展联合专责护理干预的模式研究

    目的:通过对综合医院围手术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身心情况、临床症状的对照研究,观察开展联合专责护理干预(五步法)模式对患者紧张、焦虑、睡眠质量等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波动和满意度调查,探讨该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病房护理及传统的手术室访视工作制度.观察组采用联合专责护理干预模式,即病房护理由责任护士负全责,在常规病房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五步法模式进行工作.即入院后因人而宜,制定专责护理计划→术前访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术中安抚,配合手术做好护理→术后移交,完善患者护理方案→联合干预,做好患者出院指导.观察测定两组在围手术期的紧张、焦虑、睡眠质量等心理情绪变化,入院时及入手术室半小时的血压、心率等生理状态波动情况,并进行术后患者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术前生命体征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而观察组术前及入手术室半小时焦虑值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晚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生命体征波动小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综合医院围手术期患者开展联合专责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前紧张焦虑情绪,稳定生命体征,能为手术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满足患者身心需求.

    作者:张克蕊;殷艳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收治心血管内科患者11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来自多个方面,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并给予相应的防范对策.结论: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积极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护理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和交流,加强对护理记录的书写及管理,可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免费婚前医学检查8536人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婚前医学检查(以下简称婚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提高群众对婚检重要性的认识,达到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目的.方法:对凌源市免费婚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婚检人数8536人,查出疾病709人,患病率8.31%,对检查出的疾病均给予指导意见及医学意见.结论:婚检可以及时发现各种对婚育有影响的疾病,通过卫生咨询和指导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避免遗传性疾病在下一代出现,对优生优育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孟继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冰硼散联合锌硒宝片在制备治疗宫颈糜烂的药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冰硼散联合锌硒宝片在制备治疗宫颈糜烂的药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宫颈糜烂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名150例.治疗组按病变类型辨证加减施治,给予冰硼散外敷锌硒宝4片饭前嚼服,3次/日.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1粒/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冰硼散为传统中成药,由冰片、硼沙、朱砂、玄明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去腐生新功效,局部外敷到宫颈糜烂部位,联合锌硒宝片口服从全身水平改善黏膜上皮抵抗力,促进创面愈合,有效放止创面发生癌变,促进炎性上皮细胞修复,有较好的治愈效果,有效防止复发,费用低廉、痛苦小,方便可靠不行成瘢痕的优点,能满足部分者自然分娩的要求.

    作者:贾俊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液净化患者管路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管路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血液净化管路并发症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并且给于精心护理,导管感染者应用抗生素封管和全身用药治疗;导管血栓形成者用负压抽吸和1万U/ml尿激酶进行管腔正压封管.结果:12例导管感染患者通过3~7次静脉加封管治疗,感染均得以控制;11例导管血栓形成患者,过用负压抽吸和1万U/ml尿激酶进行管腔正压封管,全部再通,无1例出血及拔管.结论:抗生素封管是对血液净化管路感染的有效方法;尿激酶溶栓和早期负压抽吸治疗管路血栓形成效果显著.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介小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路径在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根据临床路径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在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成果及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许小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方法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2008年4月中旬开始启用层流净化手术室,其内走廊及16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系统进行空气净化,其原理是将一切进入手术间的空气,包括新鲜空气及再循环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由天花板匀速流下,污染空气由回风口过滤出手术间.手术间气压始终高于周围气压,使空气只能单向流动,保证了手术间空气的洁净度.通过3年多的运转,各项指标达到洁净手术室的要求,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医案5则

    阴虚咽痛患者,女,32岁,2009年3月10日初诊.主诉:咽部疼痛8年,时轻时重,重时饮、食皆痛,多方就医,未获治愈.诊见:患者咽部色淡,有两块大约0.5cm×0.7cm溃疡,色灰白,两脉寸关洪大.细审其症,咽部虽疼痛较剧,似火毒炽盛,而实为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蚀于咽喉所致.宜用引火归元并解毒法治之.处方:干地黄30g,生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9g,牡丹皮9g,泽泻9g,麦冬30g,附片5g,肉桂5g,射干10g,4剂,日1剂,水煎服.3月16日2诊.自述:初服药,疼痛加剧,第4天已不痛,4剂药服完,咽部只略有不适感觉.诊见:咽部已显红润,溃疡面已愈合,色淡红,两脉如常,已无洪大之象.上方去附片、肉桂、射干,继服6剂以善后.

    作者:胡明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