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桂
目的:观察复方紫草油对Ⅱ~Ⅳ级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放射治疗肿瘤而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复方紫草油(紫草、黄连、黄芩、黄柏、甘草),纱布覆盖于放射性皮炎创面并适当加压包扎.对照组使用碘伏纱布.结果:用药3天后,复方紫草油治疗组疼痛缓解情况与碘伏组比较,两组显效率经X2检验(P<0.05),紫草油组能明显改善疼痛.用药7天后创面愈合情况组间比较,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经X2检验(P<0.05),紫草油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碘伏组.结论:复方紫草油外用对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治疗有效果明显.
作者:李万胜;唐庆祥;赵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护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今天,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语言艺术的应用在减少医疗纠纷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得当的语言,得体的举止,整洁的衣服,热情的微笑,温和的眼神,在艰涩的护患关系中起到润滑的作用.
作者:黄锋;钟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收治的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与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患者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均顺利痊愈出院,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加强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与早期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华凌;赖亦惠;邱爽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本研究通过成组对照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阴道分娩的流动人口产妇中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该人群阴道分娩后可能出现的产后出血(PPH)提供了研究依据.
作者:张素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典型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及寒战、高热等全身表现.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均有增加.收治尿路感染患者60例,采取合理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党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收治心血管内科患者11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来自多个方面,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并给予相应的防范对策.结论: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积极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护理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和交流,加强对护理记录的书写及管理,可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儿童抽动症主要特点是经常出现日间不自主、难自控的快速抽动表现和不协调动作,常有瞬目,作怪相,摇头,缩颈,耸肩;上下肢局限性抽动.重者还有发声抽动,如犬吠声,出气声,清嗓声,秽语等.环枢关节半脱位是枢椎齿状突与环椎两侧块结构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发性斜颈,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向枕部、耳部放射,颈部活动受限等.虽然目前尚无权威资料显示二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在临床治疗中,发现约有70%的抽动症患儿伴有环枢关节半脱位.2009年1月~2011年3月使用针刺与推拿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中华;黄任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腺红外线扫描仪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年来1625例女性用红外线扫描仪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的1625例中,乳腺炎29例(1.7%),年龄22~26岁;纤维腺瘤58例(3.5%),年龄13~43岁;乳腺癌42例(2.6%),年龄34~76岁;乳腺小叶增生503例(31.0%),年龄23~51岁.结论:红外线扫描是鉴别良恶性肿瘤及不同疾病初筛的重要手段.
作者:周玉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的成功率.方法:对1700例新生儿足跟采血,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采血法,实验组采用改良采血法.结果:试验组1次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明显缩短了采血时间(P<0.01).结论:新生儿足跟采血改良采血法明显优于传统采血法,提高了1次采血成功率,减少了新生儿痛苦.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了解临床科室矽肺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基本构成及优势菌的耐药性,对2009~2010年矽肺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805株病原菌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凤花;潘世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查找不合理用药因素,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1560张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0例中,男860例(55.1%),女700例(44.9%),抗菌药物涉及6类15个品种,其中静脉给药处方998例(63.97%),口服给药处方562例(36.03%),根据药物类别从高至低分别为:头孢菌素类608张(38.97%),大环内酯类523张(33.52%),青霉素类333张(21.35%),林可霉素类42张(2.69%),氨基糖苷类33张(2.12%),磺胺类21张(1.35%).156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单一使用1349张(86.47%),两种抗菌药物联合211张(14.53%),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648张(41.5%),其中1种抗菌药物与1种抗病毒药物联用570张,两种抗菌药物与1种抗病毒药物联用78张.不合理使用处方145张(9.3%).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静脉用药过多、给药频率低等问题.
作者:龚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放置IUD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吲哚美辛肠溶片及安络血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成药制剂安坤胶囊(方中共有牡丹皮、栀子、墨旱莲、当归、女贞子、白芍、白术、茯苓、益母草九味药材).两组均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9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置IUD出血的效果显著.
作者:寇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医护人员言行、服务态度、熟练的业务技巧给产妇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解除了产妇的心理障碍,明显减轻了产妇的心理压力.心理护理在解除产妇对分娩的紧张、恐惧情绪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肺挫伤的CT表现,提高对肺挫伤的认识.方法:84例肺挫伤患者,均于伤后1~3小时内行螺旋CT检查,其中33例行CT复查(1~4次),51例行X线胸片复查.结果:肺挫伤大多数位于肺的表面,靠近或紧贴胸膜.轻度肺挫伤63例,重度肺挫伤21例.CT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4例,小点状影6例,斑片状影30例,小片状影5例,磨玻璃影18例,大片状或肺段影6例,广泛性云絮状影15例.结论:螺旋CT检查可快速、准确诊断肺挫伤,同时可检出合并伤,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孙留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常用药物药理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方法:治疗乳腺增生患者270例,分为乳癖消组、新癀片组及三苯氧胺组各90例,分别给予口服乳癖消、乳病消片和三苯氧胺治疗.结果:三苯氧胺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0.00%和48.89%,明显高于乳癖消组的73.33%和6.67%以及新癀片组的73.33%和7.78%(P<0.05),而乳癖消组与新癀片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提高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
作者:王伟;王英;刘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14例.结果:14例患者中经面罩BiPAP通气,气促、气急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缺氧症状迅速消失.2例意识不清的患者经过通气1小时后,意识清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PO2/mmHg、PCO2/mmHg、pH)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COPD并重度高碳酸血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覃毅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肺底积液是胸腔积液的一种特殊表现,指液体位于肺底和横膈之间的胸膜腔内,多为感染性.报告肺底积液患者36例,分析其临床X线特点,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艳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为哮喘的影响因素及发生率.方法:对58例毛细支气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21例发展成为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有特应性体质、接触过敏原、家族过敏史、人工喂养,父母吸烟等因素的患儿哮喘发生率较高(P<0.05或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哮喘,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过敏原因素、个体特应性体质、环境因素等影响哮喘的发生.高危因素应尽量避免,早期防治.
作者:关玉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阶段,是指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小时;血肌酐≥106μmol/L;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科医生不能仅限于满足每例重症孕产妇的救治成功,更要关注母儿双方佳预后和生存期健康问题.
作者:陈素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执业药师是医院药房、药品零售使用领域中,保证药品和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不可替代的药学技术力量.同时执业药师在临床指导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物中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作者:宋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